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深海钻探揭示的古新世-析世界线许多全球性变化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这些变化表现在岩性,粘土矿物组合,大陆植物群,大陆哺乳动物,钙质超微化石,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大气环流强度,海洋环流模式,海平面等方面,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地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确认古新世-始新世地层界线是全球构造事件的结果,表现为全球板块边界重组,扩张中心和转换断层模式改变,海底热液活动呈一至二个  相似文献   
32.
由位场异常高分辨率探测地质界线:增强解析信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高辨率技术,用于对接触带和断层之类地质界线成像,通过追踪由两个水平梯度的n阶垂向导数值的一个垂直梯度组成的增强解析信号极大振幅,可以确定地质界线的轮廓。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唐山和卢龙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中的牙形刺再次进行研究,厘定了过去报道的一些重要属性,并对最具地层间意义的Cardylodus的几个种的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属的两个进化系列,第一支进化系列是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Cordylodws primitivus-C.proavus-C.caboti-C.intermedius-C.angulatus;而另一支  相似文献   
34.
中国东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我国东部不同地层区一些代表性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位开展了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积环境差异和成岩蚀变影响,界线层位的δ18O值变化较大,规律性不明显,δ13C值变化虽小,但在界线处均发生不同程度漂移?漂移的层位与寒武纪-奥陶纪主要生物群面貌变化的界线相一致?综合各方面资料分析,笔者认为,碳同位素组成的漂移很可能由晚寒武世到早奥陶世时期内海平面的升降所引起.  相似文献   
35.
深海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深海二叠(P)--三叠系(T)界线研究现状,介绍了深海P-T界线附近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缺氧事件及生物绝灭和复苏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深海P-T界线,缺氧事件和生物绝灭研究的分歧、不足及其症结。  相似文献   
36.
从层序地层学研究试论华北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季强  章雨旭 《地质论评》1997,43(3):241-248
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过渡沉积可划分为三个层序:凤山层序、两河口-红花园层序和大湾层序,凤山层序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SB2),而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与大湾层序之间的界面为I型层序界面(SB1)。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应置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下界面,在徐州地区为三山子组(狭义)与韩家组之间,在北京西山为韭园组微晶丘与冶里组之间。  相似文献   
37.
华南石炭纪岩关-大塘界线期牙形石地层分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树刚  M.科恩 《地质通报》2004,23(8):737-749
系统采集不同沉积相区和连续沉积的剖面,即浅海台地相广西柳江龙殿山剖面、台缘缓坡相云南施甸鱼硐剖面和台内盆地相广西柳州碰冲剖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华南岩关一大塘界线过渡期牙形石的产出丰度和相分布,在恢复生物演化序列的基础上,对各剖面首先详细分带,再进一步综合成系统的5个牙形石带,即Gnathodus typicus—G.cuneiformis带、Gnathodus typicus—Protognathodus cordiformis带、Scaliognathus anchoralis—Gnathodus pseu-dosemiglaber带、Gnathodus praebilineatus带和Paragnathodus horrtopunctatus带。以生物系统发生为标准,严格限定各带的界线,并与北美、西欧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为建立杜内阶一维宪阶界线的全球层型(GSSP)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8.
黔西南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的精确测定是进行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地层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 ,其临界层位的玻屑凝灰岩为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岩性标志。应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对玻屑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 U- Pb年代学分析 ,结果为 2 39.0± 2 .9Ma(2σ)。这是首次直接从界线层位准确测定的下—中三叠统界线的锆石 U - Pb同位素年龄。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剖面地层连续 ,牙形石分带清楚 ,临界层位发育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的玻屑凝灰岩 ,是极好的区域等时标志层。这一剖面有望成为国际下—中三叠统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39.
权属调查是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审核有效权源证件,现场勘丈,核实界址点和界址边长,从而确定土地权利人的土地权属、界线及使用现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往,测绘工作往往对权属调查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权属调查是土地部门的工作,或是地籍测量的一项辅助性工作,并不具备太高的技  相似文献   
40.
杨书辰  宫进忠  董杰 《物探与化探》2004,28(1):23-25,31
以现代地层学多重划分为理论依据,以岩石地层单元组的密度、磁化率、剩余磁化强度及厚度加权算术平均值等物性参数为研究对象,以有序地质量最优分割方法为数学手段,进行河北省全区综合地层柱物理地层界线的厘定,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