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9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106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1606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46篇
自然地理   6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建筑用地钉桩数据组织、空间数据存储模型、数据一体化生产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基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进行建筑用地钉桩数据管理,建立建筑用地钉桩数据库;建立建筑用地钉桩数据存储模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建筑用地钉桩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实现了AutoCAD平台与GIS平台无损数据交换;建立了建筑用地钉桩数据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建筑用地钉桩数据生产一体化、网络化管理及分发服务,具有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尽管南海已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多种成因模型,包括挤出模型、弧后扩张模型、古南海俯冲拖曳模型等,但因其所处构造位置特殊,周边构造环境经历了复杂的改造,所有成因模式均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从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入手,结合南海实测数据,提出南海形成的弧后扩张—左旋剪切模型。认为南海是古南海往北俯冲的弧后盆地,菲律宾海板块往北漂移形成的大规模左旋走滑是南海扩张的触发因素。印度—欧亚碰撞产生中南半岛挤出主要影响西南海盆扩张方向,使得扩张轴从近东西向转为北东向。南海及邻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演化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早白垩世开始澳大利亚板块往北漂移,新特提斯洋往北俯冲消亡,导致弧后扩张,形成古南海;2)晚白垩世末—始新世,古南海往北俯冲,导致弧后拉张形成陆缘裂谷;3)早渐新世,受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大型左旋走滑影响,在原有裂谷的基础上从东往西海底扩张,形成南海;4)渐新世末,受俯冲后撤的影响,扩张中心往南跃迁,同时受西缘断裂左旋活动的影响,扩张轴从近东西西逐步转为北东向;5)早中新世晚期,南沙地块—北巴拉望地块与卡加延脊碰撞,南海扩张停止。  相似文献   
99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本文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演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具有弧后扩张洋盆的性质,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中期洋盆初步形成,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洋盆全面形成,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洋盆逐步萎缩,到古新世至始新世关闭。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洋中脊扩张型(MORB型),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与洋内俯冲相关的俯冲带上盘型(SSZ型),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带内侏罗纪至白垩纪其他岩浆岩主要为前弧玄武岩类(FAB型)。显示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从早侏罗世开始发生了洋内俯冲,并同步向北向冈底斯带之下主动俯冲消减和向南向喜马拉雅地块之下被动俯冲消减,持续发展到晚白垩世,在古新世至始新世俯冲碰撞消亡转化为结合带。  相似文献   
994.
土地确权案引发的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0引言 1994年某市人民政府为辖区某村1宗集体土地颁发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该市某一居民声称该宗地应是他个人的,原因是1951年土改时此宗地分给了某人(有土地证证实),他于1953从其手中购买(此说无证明),鉴于此,要求居委会出面为其要回该宗土地。其事实是从1953年该宗地就由某村民使用至1955年秋,并以此土地及地上附属物加入了村前进初级社。后折价归村集体所有至今。所以市政府为该村颁发证书行为事实根据确实可行、程序合法、适用法律适当,是无可非议的。  相似文献   
995.
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农民建造住宅的物质保障,也是农村发展非农经济以及兴建乡村公共设施和兴办乡村公益事业的基本物质要素。集体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法律意义上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指法定主体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该使用权以一定方式进行处分,使其主体发生变化。其流转行为主要在土地二级市场进行,实质上是使用权主体的变动。  相似文献   
996.
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一直是土地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在县、乡两级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17年,深知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的意义并不限于保护耕地;它是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的一道关口,关系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是涉及农民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在全国上下关注“三农”问题的形势下,搞好农村宅基地管理,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就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7-8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我省通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验收,恢复农用地转用和征地的正常审批,为做好建设用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问题日益凸显.为盘活土地存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济宁市组织力量对全市土地利用及建设用地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盘活土地存量,保障建设用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由于国冢不断收紧“地根”,而枣庄又面临城市搬迁,全市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此,该市把盘活挖潜存量土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化解用地矛盾,保障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突破方向。一是开展了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查摸底。在去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今年1—3月份开展了大规模的存量建设用地、低效用地的排查摸底。摸清全市现有各类闲置土地共计2.1万余亩。二是充分挖掘整合往年已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对因政策原因不能投资的工业项目,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价值日益显现出来,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经营和管理好城镇国有存量建设用地,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认真作好土地资产经营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