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2篇 |
免费 | 587篇 |
国内免费 | 12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篇 |
大气科学 | 79篇 |
地球物理 | 314篇 |
地质学 | 3165篇 |
海洋学 | 1670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360篇 |
自然地理 | 5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58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312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94篇 |
2008年 | 305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288篇 |
2005年 | 246篇 |
2004年 | 215篇 |
2003年 | 188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6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01.
102.
由吡喹酮和克螨特组成的复配制剂对小球藻、轮虫、蚤状溞、水蚯蚓和卤虫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复配制剂对轮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3.9mg/dm^3(24h)和3.03mg/dm^3(48h).安全浓度(SC)为0.0432mg/dm^3;对蚤状溞的LC50为345.14mg/dm^3(24h)和17.5mg/dm^3(48h),SC为0.0135mg/dm^3;对水蚯蚓的LC50为636.80mg/dm^3(24h)和79.07mg/dm^3(48h),SC为0.366mg/dm^3;对卤虫无节幼虫的LC50为201.84mg/dm^3(24h)和8.91mg/dm^3(48h).SC为0.00519mg/dm^3,复配制剂对水环境生物的破坏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3.
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地区广泛分布,它的形成和演替深刻地改变了土壤表层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而影响了荒漠地区一年生植物的种子传播、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过程。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生物土壤结皮对一年生植物影响的研究,综述了生物土壤结皮对一年生植物的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各研究结论中存在争议的原因,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对一年生植物种子传播、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影响的内在机理,指出了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地区植被组成的筛选作用,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采用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微阵列GeoChip 5.0技术,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年代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生物土壤结皮(BSC)为对象,分析BSC演替过程中参与铁代谢的功能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基因变化特征,研究微生物铁代谢对BSC演替的响应及调控。结果表明:真菌参与铁吸收和转运过程,古菌参与铁转运和贮存过程,细菌则在铁代谢吸收、转运和贮存过程中均起主要调控作用。门水平上,BSC铁代谢功能微生物组成变化对演替的响应不敏感,BSC铁代谢微生物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SC铁代谢功能基因多样性的显著提高和三类铁代谢过程基因信号强度达到最高水平需要经过61 a的演替。调控BSC铁吸收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亚铁氧化酶编码基因iro;调控原核生物铁转运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羟基苯甲酰丝氨酸铁外膜转运体编码基因cirA和Fe(Ⅱ)转运蛋白编码基因feoB,真菌铁转运过程主要依靠含铁细胞转运体和铁氧化酶高亲和力的作用;调控铁贮存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固定相类核蛋白编码基因dps。在BSC演替阶段末期,上述铁代谢功能基因强度的显著增加促进了微生物的铁代谢潜能。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微生物铁代谢潜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牙形石微量元素对生物绝灭事件的响应: 以二叠-三叠系全球层型剖面第一幕绝灭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系统地利用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牙形石化石, 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获取牙形石微区原位元素含量信息.结果显示, 牙形石的Ce异常和稀土总量出现快速的波动, 它们均反映出P/T之交环境(氧化-还原、生态条件等) 的不稳定性.这些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很好地与古海洋环境和生物绝灭事件耦合.这一研究将为系统探索全球古生代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时限与古海洋化学及古生态变化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并有望对这些重要科学问题提供有效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8.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下二叠统生物礁古油藏及隐伏礁预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广西宁明县亭亮下二叠统茅口组生物礁古油藏,为十万大山盆地已暴露破坏的礁古油藏之一。该古油藏的含沥青储层主要分布于礁体的上部和顶部,含沥青礁灰岩厚达98m以上,礁储层次生溶孔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控于深埋有机溶剂作用,同时在空间上还与礁顶部古风化壳和不整合面密切相关,论文深入探讨了礁古油藏形成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埋藏一构造发展史,有机质演化史及成岩孔隙演化史三者的配置关系和成藏机理,另据地震和电法资料 相似文献
109.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长江流域鱼类种类丰富、资源量大、特有性高、经济种类多,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流域内鱼类生物多样性由于面临河流梯级开发引起的洄游阻隔、生境破碎和水文情势等改变的严重威胁,种群下降趋势明显.为保护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有必要更新水工程规划理念和设计技术,修建鱼道等必要过鱼设施,进行水库生态调度,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