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127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154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73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登陆台风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热带气旋研究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台风登陆从传统的台风路径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国际台风研究的重点,例如WMO的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美国的天气研究计划(USWRP)和澳大利亚的某些研究项目都把台风登陆作为重点课题投入研究。陈联寿在全国第11届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了台风登陆的PDP计划,指出台风登陆阶段是研究台风、海洋、地形(岛屿、海岸、浅海区大陆架)3者相互作用的唯一手段。也是考察预报警报、社会响应和风暴灾害3者相互影响的良机。登陆台风引起的暴雨、台风大风、风暴潮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把登陆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对登陆台风研究也有不少成果,笔者从登陆台风的气候特征、陆地路径、强度变化以及登陆台风暴雨等方面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982.
使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IO)整编的海洋上层(海表至400m)热储量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力状况季节变化的正压特征,指出与SST的分布不同,热储量在北纬5°N~10°N之间有一东西贯穿整个太平洋的带状热储量低值区,其季节变化率的分布特征分为两种,一是11月至2月为代表的“北半球冬季型”和5~8月的“北半球夏季型”,3月、4月和9月、10月为过渡阶段. 北半球10°N和2°N的季节变率的时间变化反位相,南半球的10°S、2°S?其季节变率随时间变化的位相则比较一致且与沿10°N位相大致相反. 东太平洋季节变化明显早于中、西太平洋,具有明显自东向西传播的特征. 10°S与10°N之间东、西太平洋的季节变率随时间的演变也基本上呈现反位相特征.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利用1970-2001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知在阳江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一般不会对韶关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影响粤北地区,在热带低压倒槽和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则会造成韶关的明显降水过程,而热带气旋登陆后往北偏东移动,进入广西东北部或广东的西偏北地区或穿过韶关,韶关地区都有大范围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984.
管磊  陈锐  贺明霞 《遥感学报》2002,6(1):63-69
海表温度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参量。ERS/ATSR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精精度的海表温度,以满足气候研究的要求。利用美国海洋大气局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在热带太平洋的浮标数据和日本气象厅在西北太平洋的浮标数据对1991年至1992年间ESR-1/ATSR数据反演的海表温度进行了印证。在热带太平洋,三通道双观测角算法反演的ATSR海表温度与热带浮标海表温度的平均偏差为-0.22K,标准偏差为0.25K;在西北太平洋,平均偏差为-0.51K,标准偏差为0.61K。结果表明,即使在火山气溶胶的影响下,ATSR海表温度在热带太平洋仍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其设计目标。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式LOWTRAN-7,对印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5.
上海“0185”特大暴雨的MCS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林 《气象》2002,28(1):30-33
在分析影响系统的基础上,结合GMS-5卫星云图、WSR-88D雷达资料对2001年8月5日夜间上海城市特大暴雨作了初步剖析。分析发现,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更替发展加强是产生强降水的直接原因;有利的环流背景导致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产生和稳定少动;上海三面环水的特殊地理条件为中尺度对流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986.
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热带气旋中的β偶极涡环流,结果可见,在中层的偏差流场上,有清晰的β偶极涡环流,即涡旋中心以西为气旋性环流,以东为反气旋性涡旋,理论分析表明,该β偶极涡环流是由地转涡度平流造成的。  相似文献   
987.
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NCEP 1960 ~ 1997 年月平均 500 hPa 高度、1000 hPa 的风场和温度、JM A 海表温度资料及 NCA R O LR 资料进行合成分析, 给出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T C)偏多年与偏少年的前秋冬季不同的大气环流、O LR 和海表温度场特征, 从中可看到冬季风活动对 T C 年频数异常有影响。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异常的概念模型, 并且进行了试用, 其结果表明该概念模型对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短期气候预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8.
热带次表层海温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 ,与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 0~ 4 0 0m海水海温距平场的相关关系 ,发现南海夏季风在 12 0m层的信号最强 ,并且与ENSO循环有关。根据相关场反映的信息对季风强度与海温场分类 ,针对其中 4种情况对 12 0m层海温距平和 85 0hPaU分量进行合成分析 ,发现热带海温异常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 ,季风强弱反过来改变海温分布。最后给出了对季风和ENSO预报有指示意义的海温及风场分布  相似文献   
989.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余晖  端义宏 《气象学报》2002,60(6):680-687
应用 35a的资料 ,分析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TC)强度变化的基本统计特征 ,包括年代际、年际、月际、日变化和区域分布等。主要结果有 :(1)西北太平洋TC平均增强速率为 4.97hPa/6h ,标准差是 4.5 4hPa/6h。平均减弱速率为 5 .15hPa/6h ,标准差是 4.17hPa/6h ;(2 ) 2 0世纪 6 0年代中后期TC强度变幅小 ,进入 2 0世纪 70和 80年代后有所增大 ;(3) 11月TC平均增强速度最快 ,2月最慢 ,8月是TC强度变幅较小的月份 ;(4) 0 8时 (北京时 ,下同 )TC平均增强速度最快 ,14时最慢 ,平均减弱速度无明显日变化特征 ;(5 )TC发展较快的一个主要区域是 12 .5~ 2 0°N ,132 .5~ 15 0°E ,TC平均减弱速率的高值区在岛屿和大陆沿岸。在南海中部活动的TC平均强度变幅不大。依据平均值与标准差的数学涵义 ,给出了TC强度稳定、缓慢变化和迅速变化的标准。在对各级强度变化发生频率的年代际、年际、月际、日变化以及区域分布特征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给出了在大陆和岛屿附近迅速增强样本和在远离陆地的洋面上迅速减弱样本的一些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990.
Climatological laws are studied for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 occurrence and the date of the yearly first landfall,which take place in the Guangdong province or pose serious threats on it from 1951 to 1999,using the data in the Yearly Book on Typhons.A new method that has developed over recent years for the study of temporal sequences,the wavelet analysis,is used,in addition to more common statistical approaches.By analyzing two wavelet functions,HAT and MORLET,we hav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ransfor proaches.By analyzing two wavelet functions,MHAT and MORLET,we hav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velets provided that ther conditions remain unchanged.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variance of MORLET wavelet has better indication of primary periods; period-time sequence charts can reflect major affecting periods for individual sections of time;when compared with the orginal sequence,the chart shows a little shift.On the other hand,such shift is absent in the MHAT wavelet.but its higher frequency part of variance covers up the primary periods to make its variance less pedominant as compared to the MORLET wavelet.Besides,the work compares two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an amplifying factor a.It is found that primary periods can be shown more clearly in the variance when a takes the exponential of 2 than it takes values continuously.Studying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 date of first appearance for periodic pattern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primary peroids extracted by this approach a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by wavelet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