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7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710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1067篇
地质学   1504篇
海洋学   45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文章设置饱水及随后失水处理自然生长的5种喀斯特植物叶片,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各植物光合过程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盐肤木(Rhus chinensis)PSII反应中心活性及电子传递受严重失水影响,而其稳定的光能转化及光化学效率得益于叶绿素浓度的不断增加;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的叶绿素浓度逐渐升高随后趋于稳定,构树PSII反应中心对失水敏感,其活性及光能转化对随后持续失水逐渐适应。金银花光合结构及PSII反应中心表现稳定;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叶绿素浓度从第4小时开始增加,光合结构趋于稳定,电子传递速率及光能转化逐渐增加;杨梅(Myrica rubra)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化学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42.
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9~12月四川地区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细网格模式、GRAPES_GF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全球模式和西南区域模式(South West Center-WRF ADAS Real-time Modeling System, SWCWARMS)2m温度168h预报时效内的系统性偏差特征,采用滑动双权重平均法分别对三种模式温度预报产品进行偏差订正,并集成得到各时效2m温度的订正场,结果表明:(1)三种模式的预报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整体上EC模式的预报最优。(2)三种模式对于低温和高温的预报,在全省均大致呈现负的系统性误差,特别在高原及过渡区表现的尤为明显。(3)订正后三种模式的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均方根误差减小1.4~2.5℃,大部分地区平均误差维持在±0.5℃之间,在系统性偏差较大的地区,订正效果更好。(4)两种集成方案预报结果接近,且均优于三种模式的订正预报。  相似文献   
143.
144.
迁安紫苏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河北省迁安县水厂地区的紫苏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紫苏辉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分别给出了18.7亿年和19.6亿年的~(40)Ar保存年龄。这两种矿物的年龄谱的视年龄的梯度变化表明,紫苏花岗岩形成后是缓慢冷却的。3.9亿年左右的一次热事件,造成了放射成因~(40)Ar的丢失。根据热历史和封闭温度的研究,从27亿年(侵入到该区紫花岗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到19.6亿年,紫苏花岗岩岩体的抬升速率为6.5m/Ma,但从19.6亿年到18.7亿年,其抬升速率高达111m/Ma,具有明显的构造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145.
选择地处西北半干旱区、又具有代表性的黑木沟标准剖面,逐一测试其土层中的碳酸钙与干容重,进而由相关参数推算各土层的碳酸钙的沉积速率(V,下同),这是笔者的尝试。结果表明,该剖面中的碳酸钙的沉积速率,均有自下而上递增的趋势,各层总平均速率为0.20g/cm2·103a  相似文献   
146.
根据断层错动资料和小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运用弹性力学的叠加原理,对临汾裂谷作三维有限元模拟,反演其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临汾裂谷现今主要受南东东-北西西向引张力作用,辅之以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同时在裂谷的中心叠加有底层拖曳的深部作用。  相似文献   
147.
能形成所谓“肘状拐弯”的断错水系,必是先有冲沟,后被断错的水系。而先有断层,后溯源侵蚀发育的冲沟则不能形成”肘状拐弯“的断错水系。因此,断层一侧沟的长度—断尾沟长度与断层年龄无关,最终与断层运动速率之间的关系也不易确定。  相似文献   
148.
内陆封闭湖泊自生沉积作用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自生沉积速率主要受湖水蒸发量和补给水的化学成分控制,并受湖面变化影响。西藏色林错沉积物岩芯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变化揭示了当地12000年以来的气候和湖面变化,其中12000—10000aB.P.干旱、低湖面,10000—4200aB.P.温湿、湖面上升,4200年以来的干旱、湖面波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9.
长江三峡仙女山断层带微构造及变形环境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树仁 《地质科学》1994,29(3):220-227
在宏观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仙女山断层带的微观变形特征。估算了断层带发育过程中两个主要变形阶段的温度、应力和应变速率,探讨了微观变形机制和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150.
应用箱状模型的理论,建立了茶卡盐湖及其外围水系的箱状模型,在测定茶卡盐湖丰水季节和枯水季节卤水的水量及流入湖区河水、泉水的流量的基础上,计算了茶卡盐湖溶洞水上渗补给湖水的平均速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