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6篇 |
免费 | 723篇 |
国内免费 | 5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250篇 |
地质学 | 2099篇 |
海洋学 | 304篇 |
天文学 | 177篇 |
综合类 | 147篇 |
自然地理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21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61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1948年 | 5篇 |
1945年 | 3篇 |
194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其与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至少发生过两次以上的地震事件。地震构造运动将地球内部积累能量快速地释放,可能是磷质来源和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方式或通道。海水中磷等无机营养盐分的增加,海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又有利于磷的聚集。 相似文献
162.
扬子地区发育地层所记录的南沱冰期在时间上与Marinoan冰期相当,被认为是\"雪球事件\"的产物,受到广泛关注。借助于重庆秀山长河桥剖面的南沱组冰碛岩上覆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和页岩样品的精细采集,选取冰碛岩之上2.5 m内的地层进行同位素比值和元素含量测试,并尝试性的使用酸不溶物的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对冰期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盖帽白云岩C同位素数据基本符合海水分层混合模式特征;U/Th值也反映出该地区在雪球后经历了由缺氧—贫氧环境向贫氧—氧化环境的迅速转变,可能反映了雪球后缺氧富有机质的深部大洋水随上升洋流上涌并被迅速氧化的过程;强烈的Eu正异常的出现,可能与埃迪卡拉纪海底火山、热液活动频繁出现或近源热液活动相关;盖帽碳酸盐岩样品中出现Ce轻微负异常,表明其形成于弱氧化环境;87Sr/86Sr值和Y/Ho值均呈现伴有大量陆源碎屑物输入的特点;盖帽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可以反映当时的大陆风化背景,其化学蚀变指数(CIA)稳定在72左右,说明当时的大陆环境具有温暖湿润的特征,化学风化作用强度中等。综上所述,在南陀冰期结束后,秀山长河桥剖面的沉积环境经历了缺氧-贫氧环境向贫氧-氧化环境的迅速转变,同时,随着上升洋流的出现原有的冰期海水分层被迅速破坏,并可能伴随着地表径流的不断增强,同时热液活动在这一时期也频繁发生。在这一时期,剖面附近的大陆环境也迅速由冰期过渡为温暖湿润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3.
利用岩芯观察、粒度统计、古生物对比、测井分析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研究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始新世三垛组一段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坡缓浅水沉积背景下除了发育传统认识中由构造控制的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转换面,还可形成另一类由气候控制的、浅水三角洲与河流沉积之间稳定的浅水-陆上沉积环境变化界面。以气候主控等时界面为基础,借助地层切片直观分析了浅水三角洲与河流相的沉积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并验证了该界面的可靠性。两类等时界面的综合约束为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4.
165.
江西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初始岩浆流体出溶——来自似伟晶岩壳的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大湖塘地区是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矿集区内近年查明的世界级超大型钨矿产地,白钨矿体主要呈细脉浸染状缓倾于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位于区内一矿带的成矿母岩顶部发育完好的似伟晶岩壳,壳层的组构特征明显,由母岩向含矿围岩,依次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长英质细晶岩→石英长石似伟晶岩→长石石英似伟晶岩→含白钨矿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壳内石英的阴极发光岩相学研究显示,石英巨晶、斑晶、基质和石英脉大多经历了早阶段主晶石英,中阶段扩散交代石英和晚阶段渗滤充填石英3个生长阶段。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早阶段石英的生长是一个流体加速沉淀的过程,中阶段和晚阶段流体对主晶石英均有叠加改造,其微量元素呈降低趋势。各类石英均表现为富碱金属元素、中高温(≥483℃)、低Li/Al(0.01~0.50,大多小于0.24)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来源,石英的生长具有岩浆—热液过渡性质。综合研究表明,大湖塘一矿带似伟晶岩壳是初始含矿岩浆流体出溶的产物,其形成过程中动态的物理化学条件促进了成矿元素W由母岩向围岩搬运富集。 相似文献
166.
167.
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基于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分布特点与研究现状,按照岩溶形态组合研究其环境的思路,对400km2的石林形态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石林形态的系统类型。石林组合形态可分为四个层次,石柱表面溶蚀形态30种以上,分割石柱体的溶蚀沟形态3种;石柱形态6种,其中的4种可称之为石林;石林地貌组合有7种。云南石林形态系统反映了石林多样性,其内含的信息(岩溶地质信息、区域环境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值得深入研究,以深化石林地质遗迹景观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8.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