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4篇 |
免费 | 482篇 |
国内免费 | 6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249篇 |
地质学 | 2055篇 |
海洋学 | 298篇 |
天文学 | 177篇 |
综合类 | 145篇 |
自然地理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61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1948年 | 5篇 |
1945年 | 3篇 |
194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31.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3)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盆地模拟技术,结合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演化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两套烃源岩,烃源岩具有"北厚南薄"的发育特征,在凹陷中—北部深洼带最为发育,往南厚度变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Ⅰ—Ⅱ1),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烃源岩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北部洼陷和中部洼陷的深洼区,但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具有形成低熟油的基本条件,为研究区油气聚集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2.
塔里木盆地古近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古近纪是塔里木盆地由海向陆转化的时期。当时该区的海侵来自研究区西侧的古地中海分支,物源则主要是盆地北部的南天山以及南部的昆仑山,沉积中心在库车坳陷西部以及塔西南坳陷带的西部。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发育砾岩、砂岩、碳酸盐岩及膏盐岩,沉积环境有滨岸、漏湖、潮坪及扇三角洲等,塔西南坳陷以碳酸盐岩和膏岩为特征,从东到西发育开阔台地、近岸局限台地、蒸发盐台地、辫状河三角洲环境等,二者之间即在塔北隆起及北部坳陷带位置为宽阔的古隆起区。始新世晚期-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整个盆地以滨浅湖为主,发育粉砂岩与泥岩互层沉积,塔西南坳陷虽然仍发育多个海相层,但海水的影响明显比始新世早期弱,当时主要古地理单元有海湾渴湖、滨浅湖、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总体上,塔里木盆地在古近纪经历了早期以扇三角洲为主的浅水环境到晚期的滨浅湖及海湾溻湖环境,古近纪研究区的古气候以热带-亚热带的干旱气候为主。 相似文献
133.
腾格里沙漠122个盐湖分为石盐、石盐-芒硝、石盐-白钠镁矾及芒硝(石膏)4种类型。盐湖含盐系厚度一般4~9m,总体呈现下部为含盐碎屑沉积,上部以盐类沉积为主,构成储卤层,卤水赋存其中,由湖岸至湖心储卤层厚度增长。含卤层理渐小,卤水含KCl渐高。盐湖中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以芒硝、石膏为主的硫酸盐矿物、石盐以及粘土矿物。盐湖卤水以晶间卤水为主。许多卤水含K+大于2g/L。K+含量最高的红盐池,平均含量达19.14g/L。对钾矿而言,在盐湖分布相对集中地区,有一定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54与80坐标系转换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4北京坐标系与80西安坐标系转换计算,属54系与80系不同参考椭球下高斯—克吕格投影数据转换计算,因全国不同区域重力场的变化而无法用一个固定的参数或公式推算,能否另辟途径实现其精确算法。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基础理论,研究二者互换随机数学模型,以福建省区域为例,成功实现大批数据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135.
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调查及其与其它相关区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岸线绵长,所属岛屿众多,除了台湾岛和海南岛两个大岛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小沿海岛屿及众多的珊瑚岛,如我国三沙市的南海诸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根据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该海区的调查研究,对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海区的海藻区系进行初步的植物地理学研究,以探讨我国该海域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以及与邻近海区海藻区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与北太平洋西部海藻相同种数最多的是区系性质为热带性的南海南区,因此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具有很明显的热带性。另外,三沙市南海诸岛海藻区系与印度洋海藻区系有很多共同成分,两地共有种数高达184种,为南海诸岛海藻总数的63%,进一步证明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区系属于暖水性印度—西太平洋区,印—马亚区。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兴蒙—新疆北部及邻区早石炭世地层十分发育,动植物化石丰富。根据生物群综合分析,将该研究区归入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域和特提斯域,并进一步划分为3个省,8个亚省。西伯利业省以管孔贝大量发育为特征,缺少大长身贝类,珊瑚不甚发育,植物少见,为安加拉植物群;哈萨克斯坦—蒙古—兴安省以管孔贝类和大长身贝类共同发育为突出特征,珊瑚较发育,但分区特征不明显,并有大量异珊瑚类,植物为安加拉植物群;塔里木北缘—西秦岭省以南方型生物群大量发育为主要特征,大长身贝类最为发育,缺少管孔贝类,珊瑚数量十分丰富,并有假乌拉珊瑚大量发育,植物以华夏植物群为主。早石炭世古生物地理分区与板块关系密切,晚泥盆世末,西伯利亚板块南移,与哈萨克斯坦板块汇聚,到早石炭世早、中期,两大板块基本上处于相近似的古生物地理环境,与此同时,塔里木板块逐渐北移,与哈萨克斯坦板块海水相通,致使哈萨克斯坦板块广大海域出现南、北动物群混生现象。早石炭世末,三大板块海域相连,除各地沉积和构造古地理环境尚有差异外,中石炭世开始,腕足类,类及珊瑚等动物群均显示出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7.
传统观点认为,碳酸盐岩中的缝合线是在岩石负载或构造应力作用下压溶形成的,是一种化学压实作用的产物。对缝合线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其具有“四性特征”,即完整性、亲烃性、排孔性及胀裂汇聚性。综合以上“四性”认为,缝合线主要是岩石在负重或构造应力作用下烃类(或泥质)使岩石发生胀裂形成的一种锯齿状裂缝,是烃类(或泥质)开辟的排烃通道,压溶作用对缝合线的贡献还有待研究。与碳酸盐岩相比,泥岩不发育缝合线,主要在于泥岩优势孔隙半径较大,烃类可以通过微孔以渗透方式向外排放,不需要形成缝合线。通过缝合线形成机理探讨,查明了碳酸盐岩与泥岩排烃方式的区别,进而对碳酸盐岩与泥岩封盖性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在GPS定位坐标系统中进行精密计算的复杂性,通过使用MATLAB来处理协议天球坐标系的定义及转换问题,以此来确定GPS卫星星座在天球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通过使用MATLAB来模拟其原理及计算过程,可大幅度提高GPS定位坐标系统中的计算速度以及精度。 相似文献
139.
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基于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分布特点与研究现状,按照岩溶形态组合研究其环境的思路,对400km2的石林形态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石林形态的系统类型。石林组合形态可分为四个层次,石柱表面溶蚀形态30种以上,分割石柱体的溶蚀沟形态3种;石柱形态6种,其中的4种可称之为石林;石林地貌组合有7种。云南石林形态系统反映了石林多样性,其内含的信息(岩溶地质信息、区域环境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值得深入研究,以深化石林地质遗迹景观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