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716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姜瑛  刘先利 《矿产与地质》1998,12(5):313-317
在辽东半岛元古宙陆间裂谷某些矿床岩石矿物研究中,发现北瓦沟铅锌矿床含有一定量的块硫锑铅矿,常与方铅矿、黄铁矿、脆硫锑铅矿、硫锑铁矿、金银矿等共生,呈连晶或包裹产出,且与金银矿关系密切。当铅锌矿出现块硫锑铅矿物时,在镜下且见有韧性变形特征时,必见金银产出,其金银含量与块硫锑铅矿含量呈消长关系。因此,认为块硫锑铅矿的产出是寻找金银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82.
从桂西地区金砷汞锑元素的区域分布探讨金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3.
华南巨型锑矿带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巨型锑矿带位于中国南方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接合过渡地段,锑矿床都产在沉积地层中,具有显著的层控性,常有整合的层状矿体出现,赋矿地层都显示异常高的锑丰度,充分显示了与沉积盆地演化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矿石的硫同位素受赋矿地层层位和沉积相的控制,碳同位素特征反映了深部因素与浅部过程的耦合,铅同位素则暗示研究区地层及其中锑矿化的亲缘关系和统一演化历史.锑是一个趋于在地壳浅部富集的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因此成熟度越高的地壳块段锑的丰度越高,锑矿产出概率也越大.华南巨型锑矿带的形成乃是扬子陆块南缘沉积盆地长期演化的结果,可能与这一岩石圈块段长期以来强烈的物质分异和再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84.
湖南省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尤其是锑、钨、铅、锌等矿种的资源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在世界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对大宗矿产铁、煤的需求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85.
竺可桢 《气象学报》1930,6(5):120-127
民国十八年九月十六号至二十一号,在丹麦京都哥哥海根,举行第七届国际气象台台长会议。是项会议,每间六年,仅集一次。各项科学,本无国界;而气象一科,尤赖国际之合作,世界各国际气象台各种行政问题,胥於  相似文献   
86.
贵州晴隆锑矿稀土元素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晴隆锑矿含矿层及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ΣREE变化较大,但REE配分模式较固定,以明显的负Ce异常、Eu正异常、分配曲线相对平缓为特征。对比该区玄武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图后发现,两者差异较大。结合镜下岩(矿)石的结构和矿物组合特征以及野外实际资料,认为锑等矿质元素是盆地流体通过花鱼井、雷钵硐等NE向的深大断裂运移,由于氧化还原、温度和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沉积赋存于"大厂层"中。  相似文献   
87.
原子荧光测定食品中总砷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标《GB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原子荧光-湿法消解测定总砷的方法中存在的难于控制完全消解样品、测定结果不稳定,试剂用量大的问题,对原方法进行了3点改进。一是利用浓硫酸沸点高,能脱水碳化破坏有机物的特性,通过高温浓缩硫酸对样品进行两次脱水碳化消解,使样品消解的更完全,且节省试剂;二是针对样品中砷形态的多样性,加强温度控制,低温消解、降低易挥发砷化合物的损失,高温加速样品消解,缩短操作时间;三是加盖小漏斗制造回流,减少易挥发砷化合物的损失,使方法易操作、节省试剂。用改进的方法测定菠菜粉(GBW10015)、海带粉(GBW08517)和虾粉(CNAS T0442)中的总砷,不少于6个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均位于参考值范围的中间部分,且RSD值均小于7%,表明改进的方法准确、稳定。结果还表明,200℃的硫酸、高氯酸的混合酸和高温浓硫酸均能有效消解样品中砷甜菜碱和砷糖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身边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卫生防疫部门对饮用水中的检测项目的灵敏度和检出限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等都很难满足实际要求,由于我国多少城市饮用水多数采用地下水,所以地下水的检测要求也不断的在提高,作为地下水质中的重要污染指标砷、锑、汞的检出限及限量值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传统方法只能通过富集、吸附、蒸发浓缩等手段才能满足要求,但这将使得分析流程变长,准确性变差,试剂使用量过大。  相似文献   
89.
贾茹 《吉林地质》2014,(2):129-131
本文分析探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低质量浓度的砷、锑、铋的方法实验。  相似文献   
90.
本文采用半定量化的植物大化石技术、腐殖化度分析和烧失量方法,重建长白山地哈泥沼泽表层50cm湿度变化过程,探讨控制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试图揭示该地过去175年的气候变化,考察植物大化石在大陆性气候下的敏感性。根据~(210)Pb技术和AMS~(14)C定年法确定剖面年代。结果表明,哈泥沼泽表层50cm以泥炭藓泥炭为主,植物大化石除趋势分析揭示植被演替是由水位变化造成的,且3种指标揭示的哈泥沼泽表面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0~22cm(约公元1983~2008年)表面湿度明显偏大;22~34cm(约1925~1982年)处于干燥时期;34~50cm(约1834~1924年)沼泽表面湿度较高。通过与最近的靖宇站的气象数据和长春地区的湿润指数对比,发现3种指标重建的表面湿度与降水数据或者湿润指数比较吻合,与温度关系次之,沼泽表面湿度增大发生在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均高的年份。由此推测,降水可能是引起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也说明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对沼泽表面湿度变化仍然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