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篇 |
免费 | 548篇 |
国内免费 | 2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05篇 |
地质学 | 1248篇 |
海洋学 | 488篇 |
综合类 | 71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7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深水悬链锚泊线既为上部浮体运动提供恢复力,同时也提供阻尼力,其中阻尼力主要是由于上部浮体运动牵动悬链锚泊线局部振动和整体运动耗散能量而形成的拖曳粘性阻尼力.利用单根锚泊线由于上部浮体运动而吸收的能量来计算锚泊线的拖曳粘性阻尼.锚泊线和海床之间的接触作用基于刚性海床假定,利用Morrison公式计算锚泊线的惯性力和拖曳力荷载.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非线性时域动力分析,分别计算静水条件和考虑流速分布两种工况下,上部浮体发生慢漂运动、波频运动以及两者组合运动时的锚泊线动力响应,比较不同工况下锚泊线的最大张力和粘性阻尼. 相似文献
83.
84.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6)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网箱养殖的船载式投饵系统。【方法】投饵系统主要由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动力装置、抛撒装置和集中控制系统组成,并安装固定于船舷,进行饵料投喂。其中,以PLC作为集中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触摸屏界面实现设备的启停、投料速度调控、运行状态监控及网箱饵料投喂数据的记录等。对投饵系统样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与结论】投饵系统的投饵速度在0~230 kg/min范围内可调,投饵量精度误差为0.1~1.6 kg,满足容积为127.3~1 145.9 m3的深水网箱投喂要求,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5.
86.
87.
鲁武马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多套超深水、超大型、富含天然气藏的重力流沉积砂体。以始新统砂体为解剖对象,分析区内重力流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砂体以巨厚层状产出于深海泥岩内部,并与周围泥岩截然接触,测井曲线表现出宏观均一性;岩心揭示此类巨厚砂体是由多期单砂体叠置而成,单砂体是由底部高密度颗粒流和顶部低密度浊流两部分组成,且经历过强底流改造。鲁武马河流三角洲强大物源供给决定了区内砂体分布面积和体积规模;深海滑塌、块体搬运等重力流沉积过程控制了沉积体粒序构造和内部结构;海底区域性强底流持续冲刷并携带走单砂体顶部细粒沉积物,残留了底部“干净”的中粗粒砂岩;多期沉积事件和频繁水道迁移决定了砂体纵、横向叠加展布,并最终形成了区内厚度巨大、岩性宏观均一且连通性极好的超大型深水重力流沉积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88.
秦岭核桃坝石炭系深水相遗迹化石,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剖面位于陕西凤县核桃坝,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核桃坝剖面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粉砂岩、泥灰岩和灰岩;中、上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在中部浊积岩中产遗迹化石:Nereites fengxianensis ichnosp.nov.,Acanthorhaphe cf. A. incerta Ksiazkiewicz,Chondrites ichnosp.,Planolites ichnosp.等。其 相似文献
89.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联合攻关,以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攻关实验,取得了长足进步,直接带动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油气勘探发现和成果,形成了针对深水海域的长电缆地震勘探技术、适用于西部复杂山地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宽线地震勘探技术、高原地震调查技术、复杂地区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针对火山岩覆盖区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应用于复杂山地的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等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集成.本文介绍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取得的这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成果.提出了今后在复杂地区开展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有关思路. 相似文献
90.
目前深水水道的分类方案较多,本文基于深水水道的形态学特征,且聚焦于单一型深水水道,将其划分为顺直型(曲率介于1~1.25)、低弯度S型(曲率介于1.25~1.5)和高弯度S型(曲率>1.5)。其中,顺直型水道侵蚀作用最强,往往不发育天然堤沉积,无侧向加积;低弯度S型水道发育天然堤,并具有侧向加积;高弯度S型天然堤及侧向加积最为发育,决口扇常与之伴生。深水水道的曲率是水道形态的直观表现,曲率大小主要受深水地貌即深水地形坡度的影响。在上陆坡区域,地形坡度较大,沉积物能量强,深水水道以顺直型为主。中陆坡区域,随着地形坡度的减缓,水道的弯曲形态也逐渐增加,形成低弯度S型,直至下陆坡,水道演变为高弯度的S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