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494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71.
低径流量条件下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口水动力及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ECOM-si,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导致流域极端低径流量的前提下,研究在未来(2030、2050和2100年)海平面上升过程中,长江口淡水资源分布及总量变化过程,探讨河口三大重要水库取水活动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对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盐水入侵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也为长江口水源地建设与水库取水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999年冬季、2006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期间长江径流量均为自1980年以来的同期最低,且长江口均发生了极为严重、影响巨大的盐水入侵,考虑到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选取上述3个时期的径流量作为上游边界条件。结果表明,长江口淡水资源在1999年冬季径流量条件下随海平面上升而减少,至2100年大、小潮期间淡水总量相比于2012年分别减少42%和41%,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增加70%以上;在2006年秋季径流量条件下,淡水资源随海平面上升而减少,但在海平面上升至2050年情况下,河道水位抬升使进入北支的径流量增加,削弱盐水倒灌,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减少40%~50%;在2011年春季径流量条件下,淡水资源在海平面上升至2100年后大、小潮期间分别减少43%和20%,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增加1~3 d。  相似文献   
872.
孟良  燕双建  赵兴龙 《地下水》2008,30(5):48-48
深层承压淡水含水层只有静储水量,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持续下降,从而形成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大,同时也产生了开采激发补给量。即深层承压水的弹性释水量,侧渗补给量,自下而上的越流补给量,还有含水层的砂土层因承压地下水头下降,地下水浮力减少,导致的地层碎屑颗粒间隙被压缩,造成地面下沉,而被挤压排出的地下水量。在介绍了淄博黄泛区的承压水含水量的情况和解释清楚了静储水量和净性释水量的基础上,计算了该地区深层承压水的储量。  相似文献   
873.
林仲虔 《矿物岩石》1995,15(4):38-43
赤水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气藏是1991年初发现的,其储层主要发育在雷一^1中段。储集岩主要为溶孔粉晶云岩,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及溶孔。受沉积环境控制,成岩早期的淡水溶蚀作用是形成储集性的主要原因,导致雷一^1亚段的储层具明显的成层性,而印支期抬升引起的风化淋滤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储集性。成岩期的石膏充填则是使储集空间遭破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四性研究”,充分利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各种微电  相似文献   
874.
以揭示河北平原深层碱性淡水化学形成机制为主要研究目的, 选择河北平原深层碱性淡水发育的保定、沧州地区为典型研究区, 应用水文地球综合分析方法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技术, 探讨了深层碱性淡水水化学性质、分布规律及形成的自然环境; 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深层地下水质量平衡反应模型, 研究了从山前至滨海整个水流路径上所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水、岩间的质量交换, 从而揭示了深层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的内涵及深层碱性淡水水化学形成机制.主要结论是深碱性淡水是由山前补给区HCO3-Ca·Mg水逐步演化而来, 从山前至中部平原, 在地下水环境由开放转为封闭的过程中, 方解石、白云石溶解和沉淀, 钠长石、石膏、岩盐和菱铁矿的溶解, Ca-Na阳离子交换是控制其形成和演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875.
根据 2006 年 5 月对东海沿岸 9 个区域贝类的监测结果,探讨分析了调查海域的6种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按照海洋生物质量 ( GB 18421 - 2001 ) 评价标准评价了监测海域贝类的石油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东海沿岸的9 个海域的 6 种受测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分布范围1.28 ~ 37.6 mg / kg ( 湿重 ),平均含量10.78 mg / kg,总体上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 ( 15.0 mg / kg );6 种贝类体内种间石油烃平均含量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是:牡蛎>毛蚶>四角蛤蜊>文蛤>贻贝>泥蚶,其中牡蛎平均含量达到 15.62 mg / kg,超出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从区域分布看,长江口和江苏如东沿岸海域的牡蛎石油烃的平均污染指数较高,分别为 1.91 和 1.19,受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876.
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等经常造成近海富营养化.选用大型海藻或大型海藻与贝类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开展富营养化海区生态修复,在介绍富营养化海区特征及治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不同修复生物及其组合对不同富营养化海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贝类不宜单独作为修复生物;大型海藻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的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提高溶...  相似文献   
877.
严律  朱首贤 《海洋通报》2021,40(2):133-141
利用2018年夏季在西南黄海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海温、盐度和溶解氧(dissoloved oxygen,DO)分布特征.海区西侧的江苏沿海有明显的冷水带,冷水带对应表层较高的DO浓度.在海区南侧的长江口附近,盐度由南向北升高,上部海水DO浓度高,下部海水DO浓度低.综合现场观测数据、CCMP (Cross Calib...  相似文献   
878.
2016年以来,秦皇岛地区多次出现麻痹性贝类毒素导致的中毒事件,但对于该海域脂溶性藻毒素的污染状况仍不够了解。2020—2021年,本研究通过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为期1年的现场采样调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检测了浓缩浮游植物和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的污染状况,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浮游植物样品中的潜在有毒藻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秦皇岛近海浮游植物样品和贝类中均可检出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2,PTX2),其中2021年4—5月浓缩浮游植物样品中的PTX2毒素含量达到最高值1.36ng/L,贝类中的PTX2毒素也主要在该时段检出,4月26日3种贝类中均可检出PTX2,含量最高达到1.10μg/kg。对浮游植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样品中检测到的鳍藻序列数与毒素含量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推测PTX2毒素主要来自样品中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等。综合一年的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