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91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155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47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1.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对波流环境中的垂向圆管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出口边界采用人工海绵层加零梯度条件以减小数值反射,且保证自由出流;入口边界分别采用线性叠加和非线性叠加的波流边界条件,通过与物理实验数据对比发现,采用非线性叠加的边界条件时模拟精度更高。数模结果表明,在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射流体上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水团”现象,射流平均速度矢量较纯流环境中更靠近底床,这与前期实验观察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12.
海洋内波具有振幅大、流速强和周期短等特点,可对海上施工和水下作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南海北部陆坡海域是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频发的海域之一,研究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的影响对深入了解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在反气旋涡过境时的传播特征、提高该海域内波预报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布放于南海北部东沙群岛西侧陆坡海域的潜标观测数据,针对2017年3月一个反气旋中尺度涡经过潜标站位的过程,探讨了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反气旋涡影响,内孤立波的平均振幅减小28.6%,其主要原因是中尺度涡导致等温线下压,进而对内孤立波的振幅产生抑制作用,其影响过程可用趋浅温跃层理论描述。②反气旋涡影响期间,内孤立波的平均波速由1.26 m/s增大到1.47 m/s,增幅约16.7%,反映了反气旋涡对内孤立波波速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主要是由中尺度涡边缘流场引起背景流场变化所致,而中尺度涡引起的温盐场变化对内孤立波波速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13.
鲍健  陈正寿 《海洋工程》2022,40(2):78-87
管内流动会影响输流管的振动响应,目前关于输流弹性管涡激振动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内外流对细长输流弹性管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首先在不考虑内流的情况下将弹性管涡激振动数值预报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再者考虑内外流耦合作用情况下,对不同内流流速下细长输流弹性管振动位移时—空分布、顺流向最大平均偏移、振动轨迹、内部横向涡的形成与分布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外流流速相比,内流流速的增加虽然难以改变弹性管的主振模态,但对沿管体的振动强度影响显著。顺流向最大偏移处管体运动轨迹发生明显的变形和跳跃。在剪切外流和均匀内流对弹性管的联合作用下,沿管跨方向模态间能量转换频繁,伴随着间歇性出现或消失的沿弹性管传播的行波组分,这主要归因于复杂的双重流固耦合系统(外流—管体,内流—管体)。在内流以附加质量力、离心力和科氏力形式的激励下,弹性管内二次流现象明显。在振动过程中,内部横向涡沿管壁生成、脱落并逐渐散布于整个横截面。  相似文献   
914.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 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 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 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底层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并探讨了地形粗糙度和内潮对底层湍流混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东北部各站位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量级约为10-4~10-3℃; 温度变化趋势与正压潮变化趋势不同, 温度能谱显示多数站位在全日和半日频带区间出现谱峰, 温度变化更多地受斜压潮影响, 全日、半日内潮起主要调制作用。陆坡-深海盆过渡区及深海盆底层的湍动能耗散率量级为10-10~10-9m2∙s-3, 涡扩散系数量级为10-4~10-3m2∙s-1。观测数据未能显示底层湍流混合与地形粗糙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底层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与过去观测到的南海北部深海盆内潮的南北不对称性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915.
一次夏季低涡系统中MCS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7月11-13日,黑龙江省西部连续出现3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雷电等天气。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MCS环流、中尺度及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低涡系统下MCS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地面辐合线和干线是触发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重要因素。高低空一致的切变线和辐合线促使MCS的发展,MCS向不稳定能量区移动。假相当位温、K指数、沙氏指数和上干下湿的水汽条件及上冷下暖的温度平流等物理量因素对MCS发生发展有重要指示作用。飑线发生在MCS云团强度梯度大的前边界,该地域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地。  相似文献   
916.
LI-7500分析仪仪器表面加热效应对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CO2通量观测结果影响显著,利用Burba校正方法对提高观测站CO2通量观测精度、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估算、全球CO2交换量估算和气候变化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临泽站绿洲玉米农田的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和小气候观测系统所获得的一年数据,利用Burba校正方法分别对LI-7500分析仪光路中的感热通量、大气潜热通量、CO2通量以及NEE的季节变化过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LI-7500分析仪底部窗口和支杆部分热量交换是光路中感热通量校正量的主要贡献者,平均分别为6.81 W·m-2和2.68 W·m-2,其加热效应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和电子元件运行产生的热量;加热效应对潜热通量影响最小,平均校正量仅为0.24 W·m-2;Burba校正对CO2通量和NEE的季节变化影响显著,其平均校正量分别为19.14μg· CO2·m-2·s-1和313.21 mg·C·m-2·d-1,而且气温越低加热效应对通量的影响越显著;除生长季空气中水汽浓度显著高于非生长季而导致潜热校正量较大外,生长季其他各通量的校正量明显小于非生长季,生长季光路中感热、周围大气潜热、CO2通量和NEE日校正量分别为6.94 W·m-2、0.33 W·m-2、12.86 μg·CO2·m-2·s-1和161.58mg·C· r-2·d-1,分别是非生长季的60.4%,220.0%,50.6%和37.4%.若未进行仪器表面加热效应的Burba校正,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累计高估的绿洲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为25.85 g·C·m-2和88.47 g·C·m-2.  相似文献   
917.
一次西南涡持续暴雨的GPS大气水汽总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 (GPS-PWV)、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降水量资料和探空站比湿资料,对2010年7月15—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探究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 (西南涡) 发生、发展前后GPS-PWV的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发生时,GPS-PWV通常在短时间内有急剧的上升,并在西南涡形成前达到最大值;西南涡完全形成时,GPS-PWV急升结束;西南涡东移,GPS-PWV继续下降到最低,降水趋于结束。与水汽通量散度相比较,水汽散度垂直通量能更好地描述暴雨过程中的强上升、辐合辐散运动以及水汽输送情况,它与GPS-PWV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GPS-PWV的急升与陡降对大暴雨的形成与减弱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18.
一次鲁南大暴雨过程成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8月26日鲁南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与热带气旋、西风槽及700hPa以下台风远距离倒槽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东南气流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建立了不稳定层结,冷空气触发不稳定层结,引起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导致大暴雨产生;暴雨区位于θse高能舌与低能舌交汇的能量锋区上,并与水汽通量密集带处相对应;高层MPV1正的大值区对应着低层负值中心的垂直迭加的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  相似文献   
919.
利用加密自动站资料、风廓线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气象资料,对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和2012年3月17~18日发生在华北北部的2场相似形势的典型雨转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雨转暴雪天气过程都发生在过渡季节,并伴随雨雪转换,850hPa有明显锋区,锋前有倒槽发展,雨转暴雪出现在850hPa湿正压位涡项负值区(MPV1〈0)、湿斜压位涡项正值区(MPV2〉0)、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大值区和700hPa的锋生函数脊线的重叠区域。700hPa出现冷平流中心且高度降低,近地层偏东风的有组织增强,850hPa温度≤-4℃,地面温度≤1℃是雨转雪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20.
亚洲东部冬季地面温度变化与平流层弱极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资料计算NAM指数和标准化温度距平,对17次平流层弱极涡事件时亚洲东部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流层环流异常比对流层温度变化超前约15天,地面温度变化的最大距平出现在平流层弱极涡后期,大约以40°N为界,北部比正常年份偏冷而南部偏暖。文中通过位势涡度的分布和变化以及500 hPa东亚大槽的变化讨论了其影响过程和机理,在弱极涡初期和中期,自平流层向下,高位涡冷空气主要局限于60°N以北。从弱极涡的后期开始,在45°N以北地区,高位涡冷空气向南扩张,在对流层中上层,极地附近的高位涡冷空气扩张到45°N附近。同时,500 hPa东亚大槽虽有加强,但低压区向东延伸,而贝加尔湖附近的高压脊显著减弱,致使槽后的偏北气流减弱,槽后冷空气主要影响中国华北、东北及其以北地区,造成这些地区偏冷。而40°N以南地区,从弱极涡的后期开始有南方低位涡偏暖空气向北运动,同时冷空气活动减少,地面显著偏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