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海涠洲岛火山岩国家地质公园,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广西第一大岛。  相似文献   
42.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南部21kt的北部湾海域,面积26.88km2,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海中,四面环水,天水相连,自古以来被视为"海上秘境",素有"蓬莱仙岛"之称。因岛上保存着丰富的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旅游价值的火山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43.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是油田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应用Logistic生长曲线统一表征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并建立了涠洲油田群不同主力产层的油田含水上升模式。研究表明以涠洲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凸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以角尾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s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而以流沙港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则具有凹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应用涠洲油田不同主力产层典型的含水率上升方程,结合区域产量规划研究,预测了涠洲油田群的产水量情况,为油田群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研究方法对油田开发管理及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动感的岩石     
北海涠洲岛火山岩国家地质公园,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广西第一大岛。  相似文献   
45.
广西石油、天然气矿产发现于1935年。1936年两广地质调查所派员调查。1958年在百色盆地打出天然气,1959年打出石油。1975年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在北部湾涠西南凹陷打出工业油气流。近40年来,先后在百色盆地和北部湾涠西南凹陷探明12个小型油气田。  相似文献   
46.
广东湛江硇洲岛是典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属于热带气候,适宜底栖生物生存。底栖动物作为生态指标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于2011~2012年在硇洲岛潮间带五个位点进行底栖软体动物采样,以研究软体动物的季节演替变化,结果检出软体动物有4纲49科71属共104种。其中双壳纲39种,占总数的37.50%;腹足纲59种,占总数的56.73%;多板纲4种,占总数的3.85%;头足纲2种,占总数的1.92%。种类数秋季最多共61种,春季32种,夏季51种,冬季55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为19~33种。有8个种类为3个季节共有种,有12个种类为4个季节共有种,季节种间更替率为0.58~0.76,春秋季种间更替率最高,夏秋季种间更替率最低。优势种10种,其中1个物种为全年优势种,有2个物种为3个季节共有种。不同物种在潮间带分异明显,中潮区软体动物有58种,低潮区软体动物有44种,高潮区软体动物只有3种。调查显示各季节软体动物栖息密度变化明显,按降序排列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季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45~3.42,年均值为2.99;季度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3~0.66,年均值为0.58;季度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2.42~4.61,年均值为3.73; 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为0.69~0.80,年均值为0.76。调查显示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相关性分析发现栖息密度与悬浮物和总有机碳正相关(P<0.05)。优势种的转变与沿岸上升流的强弱以及养殖废水的不规则排放有关。软体动物的栖息密度与大型海藻的分布呈相反趋势,低潮区软体动物栖息密度小,与其结构和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7.
彭静  杨艺 《热带地理》2012,32(6):639-646
不同的族群来源和地理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语言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分布特征,在海岛背景下尤其如此。以自然地理空间上的涠洲岛(不涉及同一行政区划的斜阳岛)作为研究区域,以其方言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北海市地名志、内部影印资料、访谈材料和笔者于2004―2009年4次上岛调研考察所得资料作为数据源,通过对北部湾涠洲岛村落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岛上方言文化景观的形成受不同文化源流的影响,形成了由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三大块构成的方言文化景观和区域差异,分别呈片状、板块状和方言岛分布,呈现出由岛中心向四周扩散直至沿海的圈层状分布格局,是最能反映涠洲岛多元文化内涵的“活化石”,对于认识方言传播规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8.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的研究历史、现状与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多年来涠洲岛珊瑚礁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认识:1)近20多年来涠洲岛活珊瑚覆盖率呈快速下降趋势,北部活珊瑚覆盖率由2005年的63.70%下降到2010年的12.10%,东南部由1991年的60.00%下降到2010年的17.58%,西南部由1991年的80.00%下降到2010年的8.45%;2)处于相对高纬度区域的涠洲岛珊瑚礁,是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珊瑚向高纬度或相对高纬度海域迁移的珊瑚避难所这一假说的理想区域;3)涠洲岛的珊瑚礁直接发育于火山基岩之上,是检验达尔文关于环礁成因假说的理想场所;4)涠洲岛珊瑚礁主要受到极端气候事件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是研究珊瑚礁响应人类活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天然实验室。因此,涠洲岛珊瑚礁除了与其他珊瑚礁一样具备重要的资源、生态与环境特征之外,还具有独特的科学研究价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保护,为南海珊瑚的北向迁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9.
"美丽广西·美丽地质遗迹景观"系列游记季,喜欢享受海水的人们,我建议大家去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的火山是死火山,我们尽可放心置身于火山地质遗迹的美景中,漫步在松软的珊瑚碎屑沙滩上,品味奔涌的潮水中流淌的火山独特风情;驻足在平滑的五彩火山岩滩上,享受喧嚣的浪花中沉淀的大自然那遗世的恬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火山口应该如日本的富士山般,火山口就在锥形山体的顶端,但为什么很多慕中国最大、最年轻火山岛——涠洲岛之美名而来的人们,从西角码头上岸开始,一路上找寻,却找不出那么一点点高耸的锥形山峰呢?夏  相似文献   
50.
选取了断层的产状、断层力学性质、断层断面曲率、断面压力、最大主应力与断层走向夹角、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和断层沿走向形态等8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模型。在不同的平面位置、不同的剖面深度半定量评价了研究区与4个主要局部构造相关的9条目标断层现今时期封闭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断层封闭性角度来优选,W10-1构造和W10-3构造最佳,W9构造中等,W10-2构造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