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015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2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1998年11月在长江口及周围海域进行了一个航次的环境调查,并在室内以中肋骨条藻为实验藻种,应用营养加富生物测定法对本海域浮游植物的营养需求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大致根据离河口的远近将此海域分为3个部分:近河口光限制区、过渡带光和磷酸盐限制区、远河口氮盐限制区.P与N分别为潜在营养限制因子的界线大致沿盐度为31的等盐线.并指出,以溶解无机氮磷比的判断标准,在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区域会高估磷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浅析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及其判断方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海洋中哪一种营养盐是限制因子抑或刺激因子 ,众多学者各有说法。一般认为 ,开阔大洋为氮限 ,近海为磷限制 ,个别海区有硅限制 ;在高营养盐、低叶绿素海区有铁限制。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 :铁是刺激因子 ,不是限制因子 ;许多海域硅是主要限制因子。为了活跃学术争鸣和讨论 ,本刊编发了此文 ,希望不同学术见解者能参与研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 ,叫“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93.
罗非鱼放养量对盐碱水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放养不同密度的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 niloticus)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影响的研究结果。罗非鱼的放养量为 5个水平 (0~ 8.12 kg· m-3 )。结果表明 ,随着罗非鱼放养量的增大 ,蓝藻、金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量、p H、和 TN:TP比值下降 ;相反 ,绿藻、硅藻、原生动物、浮游植物叶绿素 a含量、浊度、总碱度、电导率、TN和 TP均增加 ;而在生物量上小型硅藻和绿藻占优势使浮游植物小型化。  相似文献   
994.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上行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勇  焦念志 《海洋科学》2000,24(10):30-33
生态学上的所谓上行(Bottom up)效应是指非顶级营养级生物的下一营养级食物供给或营养盐供给。海洋生态学中通常所说的上行效应主要指的是营养盐供给对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1海洋生态系统中可能对浮游植物生长有调控作用的营养元素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营养盐的调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但如果营养盐浓度过低 ,则会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产生限制作用 ,过高则有毒害作用。Redfield1934 ,1958年指出 ,海洋中颗粒物质的组成基本保持C∶N∶P=106∶16∶1这样一个原…  相似文献   
995.
白令海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 1 999年 7月~ 9月中国首次北极考察期间 ,在白令海进行的一组浮游植物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实验从 7月 2 3日开始 ,8月 5日结束。培养瓶为两个对照 ,硝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2、4和 8倍 ,磷酸盐添加为海水浓度的 2、4和 8倍。培养瓶在“雪龙”号甲板上的流水控温槽中培养。在培养的第 5天 ,对照、硝酸盐组和磷酸盐组浮游植物增长的趋势一致 ,叶绿素 a增长为初始浓度( 0 .55mg/m3 )的 3.5~ 4.5倍。在培养的第 1 0天 ,硝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达到 1 7.6~ 2 4 .0 mg/m3 ,大大高于对照 ( 7.6~ 9mg/m3 )。磷酸盐组叶绿素 a浓度为 9.3~ 1 1 .4mg/m3 ,比对照有所增加 ,但不如硝酸盐组明显。实验结束时各瓶的叶绿素 a浓度都降低。添加较大浓度营养盐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的增长要大一些 ,但是并不明显。本实验说明 ,虽然从营养盐的绝对浓度和比例上看 ,都没有明显的 N或 P限制 ,但是白令海潜在着硝酸盐的限制。虽然营养盐的浓度对浮游植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浮游植物吸收的营养盐的绝对数量才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6.
厦门西侧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于1997年10月与1998年4月,研究了厦门西侧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厦门西侧涨域微微型浮游植物在类群组成和丰度分布上存在的着在的时空变动;在类群组成上,富含藻蓝素的蓝细菌(PC细胞)在大多则站占优势(秋、春平均分别为78%、41%),而真核微微型浮游植物(EU细胞)在九龙江口占优势(秋季高达80%~100%);在丰度分布上,PC和富含藻红素的蓝细菌(PE细胞)呈秋季大于春季,而EU细胞秋春季则相近。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盐度是影响厦门西侧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和丰度的关键因子,但其与细胞丰度的相关关系因季节不同而异;结果还表明,厦门西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组成的多样性与该海域的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7.
The production of dimethylsulfide (DMS) and 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 by marine microalgae was investigated to elucidate more on the role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in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s in the global biogeochemical sulfur cycle.Axenic laboratory cultures of four marine microalgae–Isochrysis galbana 8701,Pavlova viridis,Platymonas sp.and Chlorella were tested for DMSP production and conversion into DMS.Among these four microalgae,Isochrysis galbana 8701 and Pavlova viridis are two species of Haptophyta,while Chlorella and Platymonas sp.belong to Chlorophyta.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our algae can produce various amounts of DMS(P),and their DMS(P) production was species specific.With similar cell size,more DMS was released by Haptophyta than that by Chlorophyta.DMS and dissolved DMSP (DMSPd) concentrations in algal cultures vari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ir life cycles.The highest release of DMS appeared in the senescent period for all the four algae.Variations in DMSP concentrations were in strong compliance with variations in algal cell densities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A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DMS and DMSPd concentrations in algal cultures,and there was a time lag for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DMS concentration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MSPd.The consistency of variation patterns of DMS and DMSPd implies that the DMSPd produced by phytoplankton cells has a marked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DMS.In the present study,the authors’ results specify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the marine phytoplankton to DMS(P) produ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DMS concentrations in oceanic water.  相似文献   
998.
依据2006~2007年夏、冬两季的北黄海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浅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夏季北黄海Chl a的平均含量为30.75 mg·m-2(7.64~92.57 mg·m-2),冬季平均含量为18.72 mg·m-2(3.04~50.55 mg·m-2),与夏季相比显著偏低(P<0.05).夏季Chl a浓度的垂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层现象,最大值基本出现在次表层;冬季大部分海域垂直分布均匀.夏季水柱初级生产力含量的平均值为471.2 mg·m-2·d-1(70.1~1 308.2 mg·m-2·d-1),其分布大致呈现近岸海域高、东部开阔海域较低的格局;冬季平均值为125.4 mg·m-2·d-1(72.6~245.5 mg·m-2·d-1),约为夏季的1/4,且分布较均匀.北黄海夏季磷酸盐可能成为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因素,而冬季无机氮和磷酸盐可能同时成为限制因子.夏季和冬季的海表温度与表层Chl a浓度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44(P=0.01,n=73)和0.41(P=0.01,n=71).  相似文献   
999.
崎岖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1年冬(2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首次对崎岖列岛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与枯水期(2月)、丰水期(7月)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法和环境质量单项评价标准指数法,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崎岖列岛附近海域共有浮游植物6门45属90种,其中赤潮生物有33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夏季(4.25×104个/dm3),秋季(3.85×104个/dm3),春季(2.66×104个/dm3),冬季(5.20×103个/dm3).底泥中发现的藻类有80种,其中赤潮生物有31种,并发现一些甲藻孢囊及休眠孢子.底泥藻类丰度为12~612个/g,平均值为68个/g.主要有害赤潮生物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东海区的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项圈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onilatum,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裸藻Eutreptiella gymnastica等.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该海域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则超标严重,水质已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春季东海产卵场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07年5月在东海产卵场及其邻近海域(26°50′~34°07′N,120°50′~123°59′E)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经Uterm(o)hl方法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55属144种,其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优势物种为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具齿原甲藻(Prorocendrum denta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1×103~1158.6×103个/L,平均值为78.9×103个/L;细胞丰度在表层较高,随水深增加而降低;表层的高值主要分布在长江口至南麂列岛的成淡水交汇处以及象山外海域.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总体水平较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与细胞丰度呈镶嵌分布,细胞丰度较高的区域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