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9篇
  免费   4137篇
  国内免费   5019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4016篇
地质学   19769篇
海洋学   117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26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830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718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114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836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811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861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778篇
  1998年   753篇
  1997年   735篇
  1996年   741篇
  1995年   722篇
  1994年   687篇
  1993年   587篇
  1992年   622篇
  1991年   526篇
  1990年   485篇
  1989年   401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9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9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基于地震的发生与断裂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为了科学合理并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未来地震重点危险区域,以安徽为例,利用由深浅部对比、宏微观构造解析所给出的新生代构造活动性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结果,对一些重点部位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长时间尺度的地质构造最新研究揭示的活动性较强区域,与根据近代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反映的危险性较大区域,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特征,从而为未来地震重点危险区域的判定提供了新的较为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2.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合肥盆地是与大别造山带同因同期形成的山前前陆盆地,在发育过程中盆地东部受郊庐断裂影响较大。盆地基底为华北板块的南缘,岩性主要由古生界组成,沉积盖层发育较全,厚达12000m。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共划分4个一级构造单元,形成“三坳围一隆”的构造格局。主要大断裂4条,南倾、东西走向,横贯全盆,其性质为先逆后正的转换断层。该盆地形成∈-O、C-P、J1-2、K1-2、E五套烃源岩,中央隆起是油气的主要指向,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93.
南雄断裂带构造演化及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尚海 《铀矿地质》2010,26(5):257-263
文章从粤北地区受南雄断裂带控制的南东侧盆地沉积建造组合、构造岩成分特征等入手,探讨南雄断裂带的发生发展、构造动力演化及不同阶段断裂组合形式和铀矿床区域定位规律,提出与南雄断裂带强烈挤压阶段相配套的北西向张性断裂系统是幔源岩浆作用及其深部热流体侵入通道和铀矿体赋存部位的观点。下一步工作重点应针对北西向张性断裂的隐蔽性特点,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手段,查明北西向断裂地表出露的确切位置、产状变化及其空间展布规律,配合钻探工程揭露验证,不断深化对区域铀成矿规律的认识,扩大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4.
渤海湾盆地与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和成因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和苏北-南黄海盆地为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但由于所处的构造背景不同,导致石油地质条件相差很大,对比两者在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上的异同对于探讨两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际资料并分析大量研究成果认为:两盆地均为陆相断陷盆地,内部凹陷受生长断层控制而呈"箕状",在断裂特征、活动性等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在盆地结构、断裂展布等方面差异明显;盆地浅部构造的形成是深部物质活动的响应,深部热隆升对渤海湾盆地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引起苏北-南黄海盆地裂陷的原因,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对两盆地基底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滨太平洋构造域板块多次转向、俯冲是两盆地裂陷和内部构造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大量深部物质向东、东南逃逸而影响两盆地的演化过程。结合盆地形成的影响因素,在区域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分六个阶段解释渤海湾盆地和苏北-南黄海盆地的形成演化。  相似文献   
95.
地幔柱构造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航寿 《铀矿地质》2009,25(4):193-201
地幔柱构造理论是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热点,是当今地球科学——地质学、构造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学和气象学等许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前沿领域。它的形成和演化及动力学观点被称为继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后的第3次地学浪潮,引起了中外地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地幔柱构造研究现状作了概略介绍,以期在铀矿地质领域内引起关注.起到传递信息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沁水盆地地层剥蚀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沁水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遭受了多次剥蚀,但其累积剥蚀量一直悬而未决,不利于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本文在沁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方法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法和构造剖面法,较为准确地确定了沁水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累积地层剥蚀量。研究表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在燕山运动时期遭受最高地温,其后回返抬升并伴有地温梯度下降。参照济阳坳陷连续沉积剖面建立了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的关系,经地温梯度校正后,计算出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最大埋深,从而得到其此后抬升过程中的累积剥蚀量,经与声波时差法、构造剖面法计算结果对比,三者计算结果较为符合。研究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沁水盆地累积地层剥蚀量在1400~3300m之间,其中盆地中部剥蚀量较少,一般小于2500m,盆地边缘剥蚀量较大,可达3000m以上。主要剥蚀时期为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地层剥蚀量可达2000m以上;其次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剥蚀量一般小于1000m。  相似文献   
98.
邓万明 《地学前缘》2003,10(2):471-478
在青藏高原及邻区考察了新生代火山岩 ,并对西藏的 5个火山岩省进行了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火山岩的源区特征。西昆仑省喷发了钠质熔岩 ,而其它省均为钾质熔岩类 ;甘肃礼县新生代盆地主要以超镁铁质熔岩为主 ;云南的金沙江北段、腾冲以及滇东南的火山岩类在岩石组合、喷发时代和意义上独具特色。文中以陆内俯冲、岩石圈深部的大地构造演化 ,特别是“壳幔过渡带”的部分熔融 ,对它们的成因及科学意义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99.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 ,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主要有动热退变质作用、剪切 -扭动裂隙成矿作用、构造带内岩石与流体交换作用、构造扩容带成矿作用 ,这些成矿成晕作用均发生在特定的构造动力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0.
闽北地区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其中铅、锌为区内优势矿种,广泛分布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以前震旦纪龙北溪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中最为多见。其成矿特征可分为热液型铅锌矿床、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及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矿床。其形成受地层、岩浆、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控制较为明显,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中的绿片岩、压扭性断裂及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应是本区铅锌矿床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