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8篇 |
免费 | 359篇 |
国内免费 | 2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120篇 |
地质学 | 1133篇 |
海洋学 | 50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97篇 |
自然地理 | 1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兰蕾李友川孙玉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5):121-129
通过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色谱-质谱、孢粉与藻类分析,认为白云凹陷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烃源岩的发育、质量与分布严格受沉积相控制,恩平组时期的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浅海相发育以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为主、丰度高的好烃源岩,其中,浅海相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中,藻类贡献较三角洲平原亚相略高;珠海组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半深海相分别发育以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为主、丰度中等的烃源岩和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有机质丰度低的差烃源岩。 相似文献
32.
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油田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期时,非主力油层接替主力油层将成为必然趋势。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一直以来被作为非主力油层。为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必须精细研究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有效指导油田开发的调整挖潜。利用密井网、岩矿鉴定等资料对杏南地区葡I油层组前缘亚相储层进行研究,将三角洲前缘细分为枝状、朵状、席状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砂体的成因类型,描述了不同类型砂体在平面上、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和组合关系,不同砂体内部性质的差异以及砂体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从平面、层间、层内以及微观特征等方面研究了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指出不同三角洲前缘储层中剩余油的富集位置。 相似文献
33.
洪潮水面线是指导水利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对保障地区防洪安全至关重要。河道地形作为关键影响因子之一,其变化对洪潮水面线有着极大的影响。以西北江三角洲河网为对象,在分析其河道地形近几十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一维水动力模型探讨了河道地形变化对三角洲区域整体洪潮水面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人类活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的采沙活动的影响,西北江三角洲的河道地形整体呈冲刷状态,其中90年代前后最为显著;(2)对于西北江三角洲腹部及其以上区域,基于2005年河道地形的区域整体洪潮水面线较1999年的结果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1.8 m(18%);对于三角洲尾部区域,基于2005年河道地形的洪潮水面线略高于1999年的结果,增高幅度小于0.1 m(2.5%);(3)潮汐及比降变化对洪潮水面线的增高作用强于河道冲刷引起的下降作用是三角洲尾部近口门河道2005年河道地形的洪潮水面线高于1999年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研究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地层;晚更新世玉木亚间冰期、全新世中期(大西洋期)海侵阶段的地貌景观及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5.
36.
37.
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成岩作用的重建及其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
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
9.8%和5.8×10-3μm2). 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
晚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酸性孔隙流体及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及导致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介质. 相似文献
38.
39.
淮南煤田二叠系三、四含煤段古水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淮南煤田二叠系三、四含煤段5千余个钻孔资料的系统分析和煤矿开拓巷道中古流向的实际测量,获得大量有关古水系的第-性资料。研究认为可与现代珠江三角洲上的水系进行类比、进而推断三、四含煤段沉积时的环境为-种由多条陆源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型三角洲。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