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52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现代盐水楔河口湾底沙推移速度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波是底床沉积物受到由水流和/或波浪产生的剪切作用起动、变形而成的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底形,其代表了流体——沉积物体系的一个基本的动态特征。但Kostaschhuk,R.A.等(1989)认为在河口区直接测量沉积物迁移速率、总量和方向极其困难,而底形迁移可被用于估算作滚动、滑动和跳动的底沙推移速率。另外,河口区的沙波规模较大,沙波的迅速迁移及其伴随的大量底沙推移所带来的危害程度更大。因此,开展对河口区沙波运动速率和底沙推移速率的定量研究,将对认识和提高河口区的工程建设的灾害防治和预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并将推进盐水…  相似文献   
992.
徐啸 《台湾海峡》1998,17(1):9-15
本文在现场实测资料及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针对嵩屿电厂三期工程具体特点,分析了九龙江河主取水口水域的自然条件和河床冲淤变化计算了取水口附近泥沙回淤量,并对取水口区域岸稳定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嵩屿电厂三期取水口建成后,其附近泥沙回淤强度为25-27cm/a。  相似文献   
993.
虾峙门水道口门区动力和动力沉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浙江舟山群岛东部峙门口门区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在分析水动力特性和和悬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采样资料,论述了虾峙门口门区的动力沉积特性。文章指出,虾峙门口门区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和以长江口粘性细颗粒泥沙为主体的泥沙供给,形成以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为主,粗粉沙以上粒级泥沙单颗粒重为沉积为副的沉积机理,这种沉积机理与口门区不同地貌部位水动力对沉物改造的差异相结合,发育了水道口门区的动力学沉积特性。  相似文献   
994.
岚山海岸近年来侵蚀严重,海岸侵蚀的自然因素主要由波浪引起,较大浪出现的季节和波浪尺度决定了海岸侵蚀发生的时间和强度。本文分析了岚山海区的波浪特征,并探讨了岚山海岸侵蚀的原因及波浪作用下海岸侵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5.
杭州湾深水航道东试挖槽浮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杭州湾深水航道东试挖槽中浮泥进行观测和淤泥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槽中浮泥产生和消失的规律,认识到浮泥的固结是东试挖槽中泥沙回淤的主要形式。这对研究拟开挖的杭州湾深水航道东段的泥沙回淤规律,确定适航水深和航道维护方案等都有着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建立一维水深平均悬沙模型,对典型潮流控制的海湾内不同悬沙组分对潮流的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模型以泥沙的水平输运、再悬浮和沉降为主要物理过程,以M2,S2分潮及余流为主要动力因素,反演了湄洲湾支水道内粉砂、淤泥组分含量的时间序列,采用2007-08潮位、潮流、悬沙、底质同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三角傅里叶分析,将悬沙的时间序列分解为12个主要的谐波分量,模型分解得到的主要傅里叶分量具有M2分潮两倍的角速度与1/4日潮周期,该分量粉砂组分振幅6.1 mg/L,淤泥组分振幅1.5 mg/L;次主要傅里叶分量具有M2分潮的角速度,振幅受水平输沙、余流、M2分潮流共同影响,粉砂组分振幅4.9 mg/L,淤泥组分振幅1.2 mg/L。由于粉砂组分单位起动能力强、沉降速度高,且淤泥组分由于粘结力等因素起动条件较高,粉砂组分振幅高于淤泥组分。测站位置余流与涨潮流方向一致,余流致使涨潮过程中粉砂组分含量所占百分比上升,而落潮过程下降,淤泥组分则相反。  相似文献   
997.
根据龙口湾海域海流、悬浮泥沙等实测资料,利用Morlet小波分析与单宽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了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悬浮泥沙的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分布上,研究区的悬浮泥沙分布呈现人工岛外悬沙浓度大于岛内水道海域的分布特征;垂向上,各站位平均含沙量由底层向表层逐层递减,特征明显。悬浮泥沙浓度在潮周期的变化较为复杂,各站位悬浮泥沙浓度在单日内一般出现2~4次峰值;悬浮泥沙浓度峰值往往滞后于流速峰值0.5~2 h;悬浮泥沙浓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以12~16 h尺度为主要周期。研究区单宽输沙通量主要介于2.64~24.68 gs~(-1)m~(-1);整体上呈现人工岛外海域悬沙通量高于人工岛内的平面分布格局。悬浮泥沙输运方向与潮致余流方向基本一致;受余流、地形、悬沙浓度等影响,各个输沙分项对输沙率的贡献相差较大,平流输运在悬沙输移中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垂向净环流输沙。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通过建立一维水深平均悬沙模型,对典型潮流控制的水道内悬沙运动特征进行研究。模型以泥沙再悬浮、沉降和平流为主要物理过程,动力因素包含M2、S2分潮及余流,采用湄洲湾2007年8月潮位、潮流、悬沙、底质同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三角傅里叶分析,将悬沙的时间序列分解为12个主要的谐波分量,其中主要分量包括:M2分潮作用下产生的具有M2倍潮角速度的1/4日分潮项,M2与S2分潮共同作用下且角速度为两分潮角速度之和的1/4日分潮项,及水平悬沙梯度、余流与M2分潮共同作用下具有M2分潮角速度的半日潮项。悬沙在时间上的平均值受到余流、悬沙水平梯度、M2分潮流及悬沙起动条件等因素控制。余流导致了悬沙序列中相邻周期之间的不对称性。反映泥沙特性的参量对悬沙的曲线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泥沙沉降速度影响悬沙的相位,并影响其振幅;再悬浮有关的参量仅影响各谐波分量的振幅,但不影响相位。  相似文献   
999.
小清河口附近海域泥沙运动特征及风场对泥沙输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斌  黄海军  严立文  梅冰 《海洋学报》2009,31(2):104-112
根据对莱州湾内小清河口附近海域的海流、含沙量、底质类型分布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该海域的泥沙输运趋势及底床冲淤变化情况。从整个海区来看,含沙量总体趋势为由岸向海逐渐增大,并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在小清河入海口东北方向海域有一含沙量高值区;底质泥沙的分布沿纵向等深线显示了自岸向海由粗到细的分布规律,沿横向呈北细南粗的特征;浅滩泥沙局部搬运是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河口北侧海域有一较大侵蚀区,淤积区主要分布在河槽以南的滩涂和近岸区域,风场对该海域泥沙输运影响非常显著,小清河河口附近区域在一般天气下海水较清,如遇海向大风,则水体浑黄,但风后悬沙很快沉降,水体又变清。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风场对该海域的影响,其影响大约是无风时平均值的10倍。  相似文献   
1000.
Representativity of biota in the biosphere also have similar significance in the lithosphere after their death. Recently, taphonomic representation of biota in the lithosphere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minimizing the biases in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s includ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September 2001, a sediment trap was installed at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Loch Coire Fionnaraich (LCFR), a small, oligotrophic mountain loch in northwest Scotland for a taphonomic study of cladoceran zooplankton. The trap was emptied on a seasonal basis, where an average 0.14 g dry material was recovered in each season, January, May and August 2002 respectively. A sediment core was also taken from near the sediment trap location. The top 0.5 cm section, the 'core' was used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trap sediment samples. The planktonic Cladocera consisted of Bosmina coregoni and appeared to have excellent preservation in the trap assemblages. Moreover, some common littoral Cladocera such as Alonella excisa and Aloha guttata appear to be less well preserved in the fossil assemblages. Large littoral taxa such as Eurycercus lamellatus and Aloha quadrangularis were rare in the trap but relatively common and well preserved in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aphonomic processes play a dominant role on deposition of fossil remains of Cladocera and caution should be taken while inferring the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s whilst using fossil assemblages recovered from the lake centre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entire cladoceran community in the l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