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于深水盆地早期勘探,地质资料匮乏,钻井极少甚至没有钻井资料,无法满足储层反演的精度要求,制约了对勘探目标的评价.为了解决此问题,以某深水H区为例,运用地震层序模型理论,对地震数据进行时频分析,求得虚拟反射系数,通过道积分进而得到虚拟井的波阻抗曲线,完成虚拟井的构建.通过模型试算和利用相邻工区实际钻井资料的对比分析,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石炭系为例进行少井波阻抗反演,以此结果研究砂泥岩发育位置、剖面形态和厚度.波阻抗资料可分辨最小厚度为20 m,比常规剖面分辨率(30 m)高,可用于沉积相分析.但是用波阻抗资料进行泥岩视厚度计算,所得结果与钻井揭示厚度相比,相对误差为 12%~-15%.经过误差分析得知,相对误差与含泥率服从单峰态分布规律,且受沉积相控制.采用相控误差法校正泥岩视厚度得到真厚度,计算结果为勘探阶段烃源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适于陡坡带砂砾岩体的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油气藏成为了重点勘探对象之一,但陡倾角的大断层、非均质性强的砂砾岩体使得常规的叠后偏移成像方法成果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采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开展针对性的叠前预处理技术、精细的速度模型建立和关键参数的合理选取等研究,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较常规三维叠后时间偏移处理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成像剖面,且输出的道集可以用于砂砾岩体储层描述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W12-x油田WⅢ,Ⅳ段储层为例,依据W12-x油田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W12-x油田WⅢ,Ⅳ段储层的岩-电和井-震响应模型,分析了主力储层对应的电性特征和地震波、阻特征,建立了岩相-阻抗概率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储层地震属性约束储层随机模拟的一般研究流程,并据此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准确识别复杂储层变得愈发重要,地震反演已成为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本文对蒙占国塔木察格盆地南部凹陷1 800 km2地震资料进行波阻抗反演研究,研究工作包括测井曲线的标准化校正、地质框架模型的准确建立及其它反演参数的正确选取.波阻抗反演结果为研究沉积相划分、砂体空问展布的认识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区主要日的层南屯组沉积物源多、相变快和在地震剖面上无法追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云 《中国煤炭地质》2012,(7):59-60,72
煤炭企业对地质安全保障的期望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查清煤层赋存形态、构造、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条件、岩浆岩侵蚀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已远超规范。以岩心、测井为约束条件的波阻抗反演,可有效提高目标地质体的预测精度。Jason反演所导出的结果是一宽频带的反射系数序列和宽频带的波阻抗数据,同时加入了低频分量,使反演结果能正确地反映地层变化规律。实例表明,在波阻抗剖面上,不仅可以预测出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反映煤层夹矸及围岩的变化规律及煤层受岩浆岩侵蚀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入启动函数拓展传统的地层转换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奇异性信息量化地层速度的突变特征,并基于传统的褶积模型研究奇异性信息在波阻抗到合成地震记录之间的传递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记录中较好地保留了地层介质的奇异性特征,因而从地震记录中提取的奇异性信息除了可以帮助进行地震解释外,还可以作为介质波阻抗反演的有力的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9.
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是波阻抗反演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波阻抗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常规模型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受钻井数量影响明显,钻井数量越多,模型的准确性越高。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勘探费用昂贵,钻井数量非常少,很难通过常规方法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特别是在沉积体横向特征变化较大时,地震反演的可靠性受到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立体层析速度反演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域、成像域立体层析速度反演的计算过程,综合数据域立体层析与成像域立体层析的优势获得了高精度速度模型;然后结合有限的钻井进行标定,构建出地震反演所需的低频模型,有效提升了低频模型的精度,使其达到可真实反映较大规模地质异常体的尺度;最后,将其应用于南海深水区W构造的勘探实践,提升了反演结果横向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应用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雷林源 《物探与化探》1998,22(6):408-414
本文讨论了探地雷达(GPR)应用中的四个基本问题:(1)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波阻抗;(2)电磁波在地层分界面上场强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3)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波相位;(4)GPR的探测深度。为GPR的资料解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也会促进资料解释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