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7篇
  免费   2967篇
  国内免费   3539篇
测绘学   2940篇
大气科学   1573篇
地球物理   3032篇
地质学   10402篇
海洋学   1804篇
天文学   222篇
综合类   1060篇
自然地理   990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762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899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640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550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502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390篇
  1992年   376篇
  1991年   391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7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粘土矿物的组成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来测定,其中,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在数量上模拟和比较粘土矿物组合的比值特征。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是以Biscaye方法为基础建立的(Biscaye,1965)。通过100个样品的两种程序分析对比后,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得到了巩固。其中,第一种程序是将粘土矿物固定在玻璃片上(Moore和Reynolds,1997),  相似文献   
992.
基于FLUENT的海洋内孤立波数值水槽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FLUENT商业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在标准κ-ε湍流模型下,采用VOF方法追踪两层流体内界面,通过给定入口速度和水位的设置造波边界法,建立了可有效模拟弱非线性内孤立渡的分层流数值水槽,并与仿物理的双板造波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设置边界法所造的波形与理论值符合较好,这为数值分析内孤立渡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提供了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局部微分求积法(LDQ)对非线性薛定谔(Schr dinger)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别模拟了单深水孤立波运动,同向双深水孤立波追赶碰撞耦合运动,高阶孤立波振动和孤立波的反射与透射现象,得到各情况下的数值结果。从数值模拟及图像中揭示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性质和特点,阐述深水孤立波形成的物理意义、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分析在不同初值条件下波形的变化特点,验证了LDQ法对该类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层底部低的分布趋势。东海海域的积分初级生产力(IPP)和积分新生产力(INP)均低于南海北部海域,f比值为东海海域>南海北部海域,东海海域新生产力(NP)对初级生产力(PP)的贡献大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植物对氨盐的吸收速率(ρNH4)显著大于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ρNO3)(P<0.05)。水柱平均新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是影响冬季调查海域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盐度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西北冰洋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连续提取法对选自西北冰洋的32个表层沉积物进行分析,测定了Cr、Cu、Pb在全样中及其在P1-2、P3、P4、P5中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离岸距离增加,水深加深,Cr、Cu、Pb含量呈增高的趋势.研究区陆架沉积物中Cr、Cu、Pb含量分别为60.66、14.77、16.65μg/g;深海沉积物中Cr、Cu、Pb的含量分别为80.40、41.70、25.62μg/g.元素赋存形态分析表明,Cr、Cu、Pb主要赋存在残渣态,残渣态中三元素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4.97、19.67、17.56μg/g,占元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3.58%、75.02%和83.76%.三元素在各赋存形态中的含量分布是:Cu为残渣态>有机质和硫化物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及碳酸盐态;Pb和Cr则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质硫化物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态.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在不同赋存形态中的含量分布与北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类似.  相似文献   
996.
多普勒天气雷达和L-波段探空雷达在探测中尺度天气方面,各有长处.前者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缺点是需要反演.后者数据直接且要素多,但为局地数据,存在代表性的问题.利用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廓线和300 m分辨率的探空数据相结合,可以很好的解释2006年8月26日发生在青岛的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的演变.在这次过程中,300 m分辨率的探空数据捕捉到了2 km左右高度上的冷平流信息,而多普勒雷达反演数据显示,温度平流对于对流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多普勒雷达反演数据还揭示,在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仍然存在的背景下,冷平流的持续作用,引起了青岛上空大气状态的变化,导致整个降水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997.
多波段海洋内波SAR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SIR-C/X-SAR 南海海域多波段数据,分析了海洋内波 SAR 图像特征与雷达波段的关系.对上升型和下降型的海洋内波 SAR 图像,内波图像特征在 X 波段最为明显,C 波段次之,L 波段最弱.利用布拉格共振散射理论分析了内波图像特征在不同波段存在差异的原因.基于 M4S 海面微波成像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波段的海洋内波 SAR 图像特征,模拟分析结果与数据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8.
The geophysical model function (GMF)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kscattering and sea surface wind, so that wind vec- tors can be retrieved from backscattering measurement. The GM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cean wind vector retrievals, its performance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accuracy of the retrieved wind vector. Neural network (NN) approach is used to develop a unified GMF for C-band and Ku-band (NN-GMF). Empirical GMF CMOIM and QSCAT-1 are used to generate the simulated training data-set, and Gaussian noise at a signal noise ratio of 30 dB is added to the data-set to simulate the noise in the backscat- tering measurement. The NN-GMF employs radio frequency as an additional parameter, so it can be applied for both C-band and Ku-band. Analyse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by the NN-GMF is comparable with the σpredicted by CMOIM and QSCAT-1. Also the wind vectors retrieved from the NN-GMF and empirical GMF CMOIM and QSCAT-1 are comparable, indicating that the NN-GMF is as effective as the empirical GMF,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universal form.  相似文献   
999.
法向承力锚是一种新型的拖曳嵌入式系泊基础.这种锚的工程应用仅有10 a时间.国内在此项技术上尚属空白.通过实验系统的设计,介绍了针对这种新型拖曳锚展开模型实验研究的实验平台.利用一些新型传感器和巧妙的机件设计,不仅实现了实验量测方法的创新,而且达到了经济实用的目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整个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