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16篇 |
免费 | 4516篇 |
国内免费 | 17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91篇 |
大气科学 | 1044篇 |
地球物理 | 1117篇 |
地质学 | 12783篇 |
海洋学 | 2636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4644篇 |
自然地理 | 40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412篇 |
2023年 | 616篇 |
2022年 | 754篇 |
2021年 | 881篇 |
2020年 | 687篇 |
2019年 | 700篇 |
2018年 | 456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586篇 |
2015年 | 698篇 |
2014年 | 1696篇 |
2013年 | 1145篇 |
2012年 | 1548篇 |
2011年 | 1584篇 |
2010年 | 1492篇 |
2009年 | 1569篇 |
2008年 | 1556篇 |
2007年 | 1246篇 |
2006年 | 1459篇 |
2005年 | 1257篇 |
2004年 | 1008篇 |
2003年 | 887篇 |
2002年 | 849篇 |
2001年 | 718篇 |
2000年 | 695篇 |
1999年 | 560篇 |
1998年 | 531篇 |
1997年 | 534篇 |
1996年 | 430篇 |
1995年 | 408篇 |
1994年 | 342篇 |
1993年 | 307篇 |
1992年 | 319篇 |
1991年 | 328篇 |
1990年 | 273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广西钦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钦州湾沉积物进行采集,测定了沉积物中的Zn、Pb、Cu、Hg、Cd、As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钦州湾沉积物中Zn、Pb、Cu、As、Cd、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0.0×10-6、31.3×10-6、19.8×10-6、11.31×10-6、0.083×10-6、0.046×10-6。沉积物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单因子指数污染程度依次为Cu(1.15)Pb(1.14)As(0.93)Cd(0.92)Zn(0.90)Hg(0.51),多种污染物综合效应指数为5.56,为较低的中等程度污染;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参数大小顺序为Cd(27.71)Hg(20.58)As(9.32)Cu(5.75)Pb(5.69)Zn(0.90),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69.95,属于低潜在生态危害的范畴。 相似文献
962.
中国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本质所在,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不仅能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化,而且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复杂资源环境问题。在梳理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及研究脉络基础上,从哲学和环境史、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人地关系综合表征方法等四方面评述了中国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① 伴随着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涵的不断演变,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丰富了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和方法体系。②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不同研究方法各具特点,并且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总体上是往综合集成方向发展,如生态足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是人地关系综合集成研究的有益探索。③ 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发展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耦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加强新技术手段和新研究方法的运用,完善资源环境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综合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63.
汀江流域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汀江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依据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县市的作物所需畜禽粪尿肥的最大量、畜禽污染物产生量和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并对畜禽养殖影响水环境进行分析.从调查中分析中可知,流域集约化养殖场大多分布于中上游的长汀河、旧县河和汀江干流段,地理分布过于集中,局部地区环境风险较大.结果表明,畜禽粪便环境承载量较大的河流依次为:长汀河、濯田河、旧县河、黄潭河、汀江干流、永定河、桃溪河,整个流域的畜禽污染已对环境产生风险,尤其是长汀河、旧县河流域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64.
965.
刘庆成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18(1):43-47
本文介绍的油气勘查中的放射性测量,是一种油气普查新方法。它是利用油田上出现的负异常(或叫偏低场),反映了油气田的大体轮廓的基本原理进行的。前人及作者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虽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对机理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966.
今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日益增大的实际,认真分析国土资源保护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研究制定措施,从推进三大工程入手狠抓整改落实,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的保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67.
银根-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埋藏深、地质复杂及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银根-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油气勘查程度低,相关研究成果少.鉴于此,本文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周缘露头,借助近30条剖面的详细调查,分析了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包括了泥岩、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等,海相生物丰富.暗色泥岩是石炭系-二叠系的主体,是潜在的烃源岩和盖层;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发育,碳酸盐岩多呈透镜状且硅化普遍,砂砾岩相对较少,三者构成石炭系-二叠系重要储层.岩石组成及展布特征表明,石炭纪-二叠纪期间,本区张裂频繁,火山作用强烈,远离陆源区,水体深而宁静,利于生烃物质发育.期间,区内主要发育了浅海相、广海海岸相、碳酸盐台地相、辫状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火山喷发相等沉积类型.其中,浅海相和局限海岸相主要形成了烃源岩和盖层,其他沉积则形成了储层,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造就了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68.
969.
土壤磁性用于油气勘查的一个研究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坊—固安研究区内两条剖面上的已知油藏上方土壤的磁化率、天然剩磁强度、Q值的异常特征不易辨认。对油田上方土壤样品进行交变退磁清洗后,其剩磁的构成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区别于非油藏上方土壤剩磁的构成。利用这一特点,寻找油气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0.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in China, more and more disparities have emerged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t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field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also has been the task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handle. Nevertheless,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impacts of physio-geographical patterns (PGP)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has been ignored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paper, a quantitative method was adopted to assess the marginal effects of the PGP on spatio-temporal disparity using the partial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step by step following its key scientific thinking. Total GDP, per capita GDP, primary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and secondary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we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as the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impacts of PGP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built by researchers,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d the temporal impacts of the PGP on spatio-temporal disparity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and then explain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at each development st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disparity in China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PGP, and that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rate could be employ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PGP on spatio-temporal disparity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