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30篇 |
地质学 | 128篇 |
海洋学 | 37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研究对湘江下游河床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认识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甄别人为源与自然源重金属的基础上,估算了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结果表明:SiO2、TiO2、Al2O3、Fe2O3、K2O等主量元素及V、Co、Cr、Ba、Sc、U、Sr、Ga、Ge、Rb、Nb、Y、REE等微量元素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相对稳定(Cv<0.2),分布相对均匀,且富集不明显(EF<2.0,Sr明显亏损)。而MnO、MgO、CaO、Na2O、P2O5等主量元素,及Cd、Mn、Cu、Pb、Zn等重金属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大(Cv>0.25),分布极不均匀,且沉积物中重金属明显富集(EF>2.0)。主成分及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沉积物中不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主要赋存于难溶硅酸盐矿物相中,为自然源元素。而沉积物中显著富集的重金属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等矿物相中,为有人为源叠加的元素。故针对不同来源特征的元素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背景值计算,求得沉积物中47个元素的背景值。再利用元素比值等方法对所得背景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湘江沉积物元素背景值合理,可用作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52.
张修桂先生的《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于2006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引论"和四篇十二章,70万字. 相似文献
53.
以西辽河红山水库修建后上游河道调整为例,说明了除来水来沙等的变化所引起的河流系统调整外,存在由于河流系统可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水库水位上升后造成的溯源淤积发展中,主、支流河道、上、下游河段冲淤相互影响,槽,滩淤积相互转换,地生态系统调整的影响下,产生的可调要素的复杂多向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54.
汉江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坝下游近坝段枯水位较建坝前下降明显,500~800 m3/s流量下,2021年较运行前坝下水位累计下降2.47~2.55 m,对工程安全及效益发挥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水文、断面、水下地形等观测资料,对枯水位下降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兴隆水利枢纽的拦沙作用有限,皇庄以上沙量减少是兴隆以下河床冲刷加剧的重要原因,高水调平导致的年内枯水上滩几率下降和航道整治护滩工程是强冲刷过程中“滩淤槽冲”的核心因素。坝下游河段枯水河槽冲刷及汉口最低水位下降是造成兴隆近坝段枯水位下降的直接原因。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显示,对兴隆坝下水位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兴隆站输沙率的锐减。此外,航道整治工程、河床边界条件对枯水位下降也有十分重要的驱动作用。兴隆坝址及下游河段的河床组成偏细,2012-2022年虽然河床剧烈冲刷,但床沙组成没有出现粗化的现象,预计河床仍将继续冲刷下切,枯水位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5.
緒言民國二十七年五月初本所有長潭工業區地質調查計劃,由本所及湖南地質調查所同人分幅調查。著者担任湘潭以南之洪塘幅,五月九日前往工作。所用地形圖,係湖南陸軍測量局民國四年所测製者,縮尺爲二萬五千分之一,等高線距爲十公尺 相似文献
56.
河床地区地气测量找隐伏断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四川省石亭江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的地面解译过程中,当地特殊的河床、河滩地貌限制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应用。而通过积累式地气测量成功获取了当地隐伏断裂的位置和宽度信息。不仅验证了遥感解译对隐伏断裂预测的可靠性,还给出了更精确的定位信息,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河床、河滩地区,积累式地气采样克服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出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7.
简略回顾了糙率研究的历史状况,收集山西44个水文站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后,认为影响河道糙率的主要因素是河床质组成、岸壁特征、植被状况和水流的平面形态,宽深比对糙率有影响,而比降、含沙量、流域面积大小对糙率没有影响.之外,断面上下游河道的地形、地貌和障碍物决定糙率曲线线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大型水库运行改变了坝下游水沙条件,引起河床冲淤、洲滩形态等适应性调整,尤其是近坝段沙质河床的响应最为敏感。以三峡大坝下游近坝段沙质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1955-2018年水沙数据与1975-2018年地形资料,研究了河床冲淤量及河床形态、洲滩形态演变及联动关系等。研究表明:伴随流域来沙量减少,1975-2018年河床为累积冲刷态势,枯水河槽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93.1%,同步发生洲滩面积减少、深泓下切;以2009年分界,滩槽冲淤逐渐由"低滩冲刷,高滩淤积"逐渐向"低滩、高滩均冲"转变;受来沙量锐减、河道采砂活动等影响,2013年以来河床冲刷强度显著增大,疏浚抛泥对滩槽冲淤的影响较小;航道工程实施前滩群演变关联性强,太平口心滩发育与头部下移引起腊林洲边滩上段面积减小并后退,对应腊林洲边滩尾部面积增大且淤宽,使得三八滩面积减小且右缘蚀退,金城洲逐渐由边滩演变为心滩;航道工程实施后太平口心滩与腊林洲边滩上段关联性减弱,受航道工程及疏浚抛泥等影响腊林洲边滩下段淤宽,引起三八滩维持面积持续减小、右缘后退及左移态势,促使金城洲萎缩且分散。 相似文献
59.
60.
床面稳定性条件在永定新河河床演变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悬移质不平衡车沙方程的深入研究,认为河床的冲淤变化不仅取决于河道水流的挟沙能力,还应受到床面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引入了床面失稳流速的概念,并把它们应用到永定新河河床冲瘀演变模型计算之中,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有良好的符合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