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82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福建、广东、广西24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构建华南前汛期暴雨强度指数,揭示了前汛期持续性暴雨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理。研究表明: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经历了多发(1961-1972年)-少发(1973-1991年)-多发(1992-2012年)3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多发期,具有持续时间较长且强度增强的特点;由于前汛期降水的低频振荡受热带低频信号北传的调制,因此,导致这种显著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成因是热带低频信号北传的周期和强度的年代际差异,当热带低频信号北传至华南时低频周期长(短)且强度强(弱),则前汛期易出现持续时间长(短)且强度强(弱)的持续性暴雨。  相似文献   
142.
使用1951—2014年广西河池市红水河龙滩站的月流量和同期海温、500 hPa位势高度、850 hPa矢量风资料,基于相关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研究了红水河汛期流量与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以及印度洋海温异常影响红水河流量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距平分布的三种模态,包括前期夏季印度洋海温距平EOF16—8、EOF12—4、印度洋海温距平EOF12—4和EOF32—4,与红水河汛期流量显著相关。用这三个模态的时间系数、龙滩站前期4—5月平均流量和南印度洋2、3和4月偶极子指数可以很好地模拟龙滩站汛期流量,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红水河径流预测的物理因子。印度洋海温异常影响红水河汛期流量的途径可以概括为,印度洋海温冷水年,冷异常可在四个季节持续。春季冷海温可使北半球春季南支气流上小槽波动强烈,南支槽加强,水汽输送显著增强;夏季可显著增强夏季风气流,使更多的水汽输送到红水河增大径流量;秋季和冬季,印度洋的冷海水减弱了北半球冬季环流形势,诱使西北太平洋水汽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使红水河有更多的水汽汇集增大龙滩站流量。反之,印度洋海温暖水年时,四个季节的海温持续增暖,使北半球中纬度低气压系统变得不活跃,冬季形势进入早、而结束晚,中国东部受干燥气流控制时间长,春季和夏季副热带高压增强,同时,夏季风减弱,水汽输送较少,使汛期红水河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   
143.
CFSv2模式产品在汛期海南热带气旋频数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2—2014年汛期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频数、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CFSv2模式历史回报数据,分析了热带气旋频数特征及同期环流特征,并利用逐步回归构建基于模式有效预测信息的热带气旋频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汛期影响海南热带气旋频数的异常与同期大尺度环流变化密切相关,且CFSv2模式对其环流影响关键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技巧,包括南海到热带太平洋的海平面气压、500 h Pa位势高度场、低层风及热带太平洋纬向风切变。据此,利用逐步回归构建热带气旋频数预测模型,其26 a交叉检验中实况与预测相关为0.88,距平同号率达88%;6 a预测试验仅2 a预测与观测反号,可见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技巧,可为汛期热带气旋频数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基于一个水平分辨率为50 k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version 4.0)的模拟与预估结果,对我国汛期江淮暴雨低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统计特征与合成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对两种温室排放情景下未来中国汛期的江淮暴雨低涡特征进行预估。结果表明:RegCM4模式对环境要素及低涡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低涡的伸展高度、生命期及暴雨位置模拟结果与观测较为接近,但模拟的低涡个数、最大暖区高度以及温、湿要素分布均比实际略偏低,而风速和低涡的强度模拟则偏强;在未来两种温室排放情景预估方面, RCP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简称RCP)典型浓度排放情景下,暴雨低涡数量比例减少,强度减弱,但低涡发展高度仍以850 hPa为主,生命期多为2 d以内,低涡雨区分布及最大暖区高度均与历史时段相近;RCP8.5情景下,暴雨低涡比例明显大于RCP4.5情景,低涡发展高度以700 hPa为主,生命期达3 d的增多,强度增强,最大暖区厚度范围显著伸展。两种情景下均有低涡中温度锋区减弱,而湿度锋区增强,但RCP8.5情景减弱与增强更显著,显示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未来出现更强的暴雨低涡,造成伴随暴雨的低涡灾害性天气的增加,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对低涡暴雨灾害性天气发展趋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5.
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天气季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汛期逐日降水量场的EOF分析,探讨了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天气季节特征。河南省主汛期出现在江淮梅汛之后,称暑汛较合适。暑汛期降水出现明显的南北与东西方向上的反相振荡;尤其是从小暑到大暑,季风雨带从沙河以南,北跃到黄河沿岸及其以北地区,是东亚季风重要的气候特征,表明梅雨结束后,中国东部的主要雨带不是一跃而至黄河以北,而是阶段性地逐次向北跳跃的。对暑汛降水气候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东亚季风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6.
广西前汛期大涝年预报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恒强 《气象》1999,25(11):29-33
通过对高原地面气温,热带海表面温度和南半球气旋资料的普查分析,经验性地挑选并提出1月份拉萨地面气温距平4月份赤道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梯度,4月份赤道印度洋海表升温幅度,1月份南半球低纬气旋数等4种能提前1-2个月比较准确地预警广西前汛期大涝的因子,指出高原热状况,热带海洋行为,南半球低纬大气的斜压性是影响广西前汛期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7.
制作汛期降水集成预报的分区权重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该文提出一种不受历史预报档案资料多少限制的集成预报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各种不同预报的历史评分资料为基础,确定各个预报方法的权重。根据若干原则设计了16种预报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这个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行性,可以用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全球环流模式进行我国汛期短期气候预测的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OSU/NCC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耦合全球混合层海洋与海冰模式,采用集合预报的方法,对中国汛期降水进行了1982~1995年共14年的跨季度综合性回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对部分地区(江淮至华东沿海、东北部分地区等)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9.
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前汛期严重旱涝诊断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利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区域18个站45年(1951~1995年)4~6月降水资料计算了Z指数,确定出该区域严重涝年(1954、1962、1968、1973、1975年)和严重旱年(1958、1963、1967、1985、1991年)。分析了严重旱涝的频数分布和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整个赤道地区的SSTA、OLR距平场的分布。结果表明旱涝年SSTA、OLR距平场均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0.
马振锋 《四川气象》1999,9(3):51-55
对1998年汛期(6-8月)旱涝趋势预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并结合1998年汛期旱涝成因对方法中考虑的物理因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