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4篇
  免费   1902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测绘学   780篇
大气科学   2360篇
地球物理   2200篇
地质学   1825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37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6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岩石层三维密度结构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的S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和2万多个实测重力点资料,将重力资料进行各种改正并网格化为30′×30′的布格重力异常.首先采用密度差与S波速度差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建立青藏地区岩石层密度的初始模型,再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青藏地区岩石层三维密度分布结果.反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岩石层密度分布不仅在纵向上不均匀,而且在横向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在深度10-70km范围内,高原整体呈低密度特性,在50-70km深度范围内低密度特征更加突出,与周缘地区存在0,1g/cm3的密度差.而在90-110km深度范围内,高原岩石层地幔显示密度高.(2)岩层密度分布与大地构造有明显相关的分区性,显示出青藏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塔里木块体和印度块体.  相似文献   
112.
李成才 《气象科技》1997,(3):22-28,21
文章说明了利用GPS接收机的布风观测结果来解算积水分叫量的简单方法,采用标准的空间测地方法了对流层大气(电中怀)的中性天顶延迟,通过地面气压的观测量来计算其中的静力延迟。从中性天顶延迟中减去静力延迟得到湿项延迟,用其来估算水汽一。通过将远距离的GPS全球跟踪观测站 GPS观测网来一同分析,解算出天顶中性延迟的绝对值。这一方法去了观测网内水汽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套“纯GPS”测水汽的G  相似文献   
113.
文章根据“夏季季风试验”国际计划期间所获得的高空观测资料,得出了中国和东南亚上空夏季季风及其各个阶段的大气水汽交换基本特征的时空规律。所得结果对于完成东南亚水份平衡计算和建立水份平衡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冯霞  程麟生 《气象》1997,23(3):8-14
1993年5月4—6日(“93.5”)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具破坏力的“黑风暴”。为了诊断这次黑风暴发展期的热量和水汽收支,使用了具有高分辨PBL参数化及40km细网络的MM4对该例控制模拟的输出资料和热量与水汽收支方程。对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的诊断结果指出,Q1的垂直积分在黑风暴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呈现一条显著的加热带和冷却带。在黑风暴区,Q1和Q2的区域平均垂直廓线揭示,黑风暴的Q1加热主要发生在对流层的上部,而其中部加热主要出现在发展初期;与Q1相应,Q2在低空和中空分别发生明显的增湿变冷和变干加热。这些结果不仅与因黑风暴过程而观测到的强剧强降温率一致,而且也为改进和发展用于模拟和预报黑风暴的中尺度数值模式提供了一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了采用相遇观测系统中全部走时分支曲线双向同时二维反演拟合法。对翁牛特东部地区的三条剖面基底折射资料二维反演,文中展示了各条剖面的理论走时对比图,射线追踪图,二维速度结构分布图,一维速度柱状图以及理论地震图。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采用解析方法,给出了感应测井中当介质可表示成v(x,y,z)=Σ↓k,fvk,j^x^ky^j时的反演公式,并讨论了径向浸入深度γ0的反演。  相似文献   
117.
遗传算法在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遗传算法基本原理的介绍,对该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采用WKBJ理论地震图作正演,遗传算法作反演,对用体波波形反演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WKBJ理论地震图的计算中,通过计算主要射线的平均吸收特征时间,考虑了衰减随距离的变化,通过对不同震源引入不同的虚拟界面,同时对多个地震的波形记录进行反演。探讨了观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理论记录的反演表明,用遗传算法研究上地幔速度结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8.
晴空时大气红外遥感及其反演问题 I. 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研究了晴空情况下大气温、湿廓线及表层温度等参数的同步反演问题。利用一阶变分原理,从红外辐射传输方程中得到了大气温度、水汽权重函数的解析形式,然后利用牛顿非线性迭代法求解大气温度廓线、大气水汽廓线和表层温度。并从“最佳信息层”的概念出发,指出水汽遥感反演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和东南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输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科技》1997,(3):61-64,F003,F004
文章根据“夏季季风试验”国际计划期间所获得的高空观测资料,得出了 东南亚上空夏季季风及其各个阶段的大气水汽交换基本特征的时空规律。所得结果对于完成东南亚水份平衡计算和建立水份平衡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本文讨论分析了1994年盛夏东亚季风区垂直积分的平均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场,揭示出该时期东亚季风区存在四个强水汽泊;西太平洋、东涨、苏禄海、安达曼海和三个水汽汇:华北、长江中游南岸、南海南部。山西位于华北汇区中,盛夏降水的水汽是由安达曼海和莎经取西南气流,东南气流输送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