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8篇
  免费   2575篇
  国内免费   3700篇
测绘学   1041篇
大气科学   4783篇
地球物理   992篇
地质学   7431篇
海洋学   1656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009篇
自然地理   1809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38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558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762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49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黄河河口演变(Ⅰ) --(一)河口水文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完整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口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自50年代至90年代呈明显递减。对黄河口的水文特征:水情、沙情、断流、离子流量、滨海潮汐、潮流、余流、温、盐度分布、风暴潮、拦门沙与盐水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论述。对断流的危害、成因及缓解对策作出分析。河口淤积、延伸、改道对黄河下游的影响也作出时空上的定量分析。对1855年以来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作出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92.
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必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既包括创造机遇,也包括提出挑战。对此,应采取加快体制改革、留住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旅游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适时调整旅游业的产业对策,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抓住奥运旅游的机遇,创造中国旅游的新品牌等应对措施,使得中国旅游业步入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轨道。  相似文献   
93.
黄、渤海无机氮的收支模式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黄、渤海无机氮的收支状况,首次提出了黄、渤海无机氮的稳态收支模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沉降、陆源输入和海底输入的无机氮通量分别占黄、渤海无机氮浮游植物总需求量的3%、4%和12%。无机氮的外部输入约占总需求量的1/5,其他部分则由水柱中的内部再循环(再生)供给。  相似文献   
94.
平台在海上受风、浪、流、冰等水平载荷作用产生倾斜,而土壤粘接力、摩擦力和土抗力是平台的抗拔和抗倾力,桶基平台应满足抗拔、抗倾稳定的要求,以保证平台的整体稳定性。讨论了桶基平台受水平力作用时,桶形基础的破坏模式及其计算方法,阐述了抗倾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5.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6.
本文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小麦岛海洋站自动观测系统的构成、软件组成和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的简要汇集。  相似文献   
97.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是刚性的并且只在其边界变形。然而 ,赤道印度洋却有板块内变形的足够证据。变形例外地起因于由印度与欧亚板块正在进行的碰撞而引起的大洋岩石圈的高应力。这样的板块内变形通常是在大陆上观测到的而不是在大洋中 ,那里的变形一般局限在狭窄的板块边界处而不是散布于宽广地区。印度洋从而提供了一个研究大洋岩石圈板内变形的少有机会。印度洋内的变形是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MinsterJB等 ,1978) ,以便利用单一的刚性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来解决拟合全球板块运动中的难点。这个板块现在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动力学定律出发,推导了一个线性的、具有下垫面温度耦合的大气环流的统计—动力模式,并用该模式对500hPa高度场及1000hPa温度场作1~30天的平均预报试验。模式的预报结果大大优于惯性预报,但耦合与不耦合的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9.
C网格嵌套技术及其在海洋波动传播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粗细嵌套的ArakawaC网格模拟Klevin波和Rossby波沿赤道传播的过程,研究在粗细网格嵌套边界产生数值振荡和反射的原因及其消减方法,得到合理的并能用于复杂海洋模式的ArakawaC网格下的嵌套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波形在粗细网格边界产生数值振荡的原因是波形在不同分辨率下的形态有差异,在粗网格下波形趋向于平坦化,而细网格下趋向于锐化。采用双向嵌套和粗细网格交界处加松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减数值振荡和反射。  相似文献   
100.
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本文用一个两层模式,对黑潮在南海海盆中诱导出现的环流现象进行机制性的模拟.文章表明南海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约280d的周期性的气旋涡系统的盛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北部陆坡外的西(西南)向海流实际上是气旋涡南侧的循环海水再向北流动的再循环水,并指出该海流具有很强的斜压性;文章还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黑潮入流有可能向西侵入南海北部,从而形成反气旋式的套状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