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人工湿地填料的化学性质及其配比对净化效果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使用不同填料的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中的氮污染物、磷污染物和化学需氧量的净化效果,以矿质纤维、石英砂和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添加黄铁矿石粉末或锰砂粉末,利用硅酸盐水泥的黏合特性造粒,分别制成人工湿地的含锰填料和含铁填料。以1∶2、1∶1和2∶1的体积比,分别在人工湿地中添加含锰填料和含铁填料,对比不同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人工湿地中含锰填料与含铁填料的填充比例为1∶1时,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中的硝态氮和总氮的净化效果最好,装置运行期间硝态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6%和65.7%,出水中的硝态氮和总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34 mg/L和5.15 mg/L;当含锰填料与含铁填料的填充比例为2∶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只以矿质纤维、石英砂和硅酸盐水泥为填料的对照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最高;在实验前10 d,4组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中的总磷去除效果都很好,实验第11天至第45天,含锰填料与含铁填料的填充比例为2∶1的人工湿地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2.
水泥加固红土的击实、剪切、压缩和渗透等受力特性及其微结构特征受到水泥加入比例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加固红土存在最佳击实制样时间,水泥加入越多,最大干密度越大、最优含水率越小。其抗剪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随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加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增大的程度逐渐减慢,对粘聚力的影响大于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其压缩性和渗透性随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加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小,但减小的程度逐渐变缓;水泥加入比例的影响大于试样养护时间的影响。实质上,水泥的加入和试样的养护导致水泥加固红土呈现出包裹、填充和胶结的微结构特征,引起水泥加固红土的击实、剪切、压缩和渗透等力学特性的宏观变化。  相似文献   
143.
产流误差比例系数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以及修正的稳定性,在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流比例系数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将产流系列按照一定原则分成若干组,假定每组存在系统误差,通过引入一个比例系数来表示,应用系统响应理论,选择适当的参数率定方法确定最优比例系数,进而对时段产流量分组进行修正.将产流误差比例系数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应用于滩坑流域,并与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相比较,结果显示,对于流域的17场历史洪水,二者均能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但前者的修正效果更好,修正稳定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44.
小净距公路隧道支护时机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西部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受地形和施工场地的限制,小净距隧道已越来越多地在工程实际中使用。由于小净距隧道施工工艺复杂,围岩变形和破坏机理也较为复杂,隧道的施工和支护时机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结合正在施工的沪-蓉-西高速公路漆树槽分岔隧道小净距段的施工特点,开展隧道在不同荷载释放比例下不同支护时机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支护越早,衬砌和锚杆承担的荷载越大,围岩的塑性变形和塑性区范围越小。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可以显著控制岩柱部位的变形,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研究成果将对同类条件下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地震时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至地表,而地表各点接收到的地震波是经由不同路径、不同地形地质条件而到达的,因而反映到地表的震动必然存在差异.对于平面尺寸较小的建筑物(如通常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动空间变化对结构反应的影响不大,忽略空间变化变化能够满足此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6.
Using the observations from ICOADS datasets and contemporaneous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sets during 1960-2002, the study classifies the airflows in favor of sea fog over the Huanghai (Yellow) Sea in boreal spring (April-May) with the method of trajectory analysis,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proportions of warm and cold sea fogs along different paths of airflow. According to the heat balance equation,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rin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proportion of warm and cold sea fog along different airflow paths. The major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Sea fogs over the Huanghai Sea in spring are not only warm fog but also cold fog. The proportion of warm fog only accounts for 44% in April, while increases as high as 57% in May. (2) Four primary airflow paths leading to spring sea fog are identified. They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northwest, east, southeast and southwest of the Huanghai Sea, respectively. The occurrence ratios of the warm sea fog along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irflow paths are high of 55% and 70%, while these along the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airflow paths are merely 17.9% and 50%. (3) The key physical processes governing the warm/cold sea fog are heat advection transport, longwave radiation cooling at fog top, solar shortwave warming and latent heat flux between airsea interfaces.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 fog along the four airflow paths relate closely to the conditions of water vapor advection,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humidity.  相似文献   
147.
148.
将摄动方法应用于海洋平台非比例阻尼系统,使非比例阻尼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比例阻尼问题的迭加。然后,又对方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收敛条件。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9.
150.
刘建忠  卢良兆 《地质科学》1998,33(4):447-454
在充分研究贺兰山北段区域地质的基础上,选定该区孔兹岩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类岩石:变粒岩类及富铝片麻岩为实验对象,进行天然块状样品的脱水熔融实验研究。根据成分变异的特点,确定岩浆的临界熔体体积比为30%,其不仅影响变质作用p-T-t轨迹的演化路径,而且与原地、半原地及异地型花岗岩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