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390篇
测绘学   631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507篇
地质学   1142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小热泉子矿床是中-大型富铜、锌(硒)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电子探针较系统地分析了该矿床不同矿体中的不同容矿岩石的各种硫化物(241件)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硫化物明显富硒,硫化物中w(Se)平均为0.045%,S/Se比值平均为829。经初步计算,该矿床硒资源量为813吨,已达大型规模。首次发现硫化物中方铅矿含硒最高,w(Se)最高可达11%,为硒方铅矿;其他硫化物黄铜矿、闪锌矿、铜蓝、黄铁矿中平均w(Se)分别为0.048%、0.041%、0.034%、0.054%;S/Se平均值分别为717、803、955、976。毒砂含硒最低,w(Se)均小于0.001%。不同矿体、不同容矿岩中硫化物的含硒量也有明显差别。Ⅰ号矿床硫化物的硒含量明显高于Ⅲ号矿床,二者硒平均含量分别为0.076%与0.013%,S/Se平均值分别是495和2802。不同容矿岩中凝灰质碎屑岩、绿泥石岩、石英脉中的硫化物w(Se)平均分别是0.056%、0.047%、0.018%;S/Se平均值分别为635、495、2102。这些数据表明该矿床的硫化物形成于较高温度,具岩浆热液作用的特征;Ⅰ、Ⅲ号矿床具不同的成矿环境及成矿多期性的特点,它对该矿床的成因及硒的赋存状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X射线荧光光谱三十年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吉昂 《岩矿测试》2012,31(3):383-398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是一种成熟的分析方法,是实验室、现场分析主、次量和痕量元素的首选方法之一,在无损分析和原位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评述了三十年来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进展历程、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和现场与原位分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发展过程及显示的特色。介绍了在X射线的全反射和偏振性质基础上相继推出的偏振、微束、全反射等全新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回顾了基体校正发展历程和以Sherman方程为基础的基本参数法和理论影系数法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学术界有关基体校正的物理意义的争论、Sherman方程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提高基本参数法在常规定量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化学计量学与数据处理方法在XRF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指出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基本参数法相结合的算法,对于改善基体校正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方俊钦  聂凤军  张可  刘勇  徐备 《岩石学报》2012,28(2):372-378
本文对青城子矿田姚家沟钼矿床中的8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所获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值为166.1±2.3Ma~169.1±2.5Ma,等时线年龄为168.8±3.9Ma(MSWD=1.12),代表流体成矿年龄,结合姚家沟花岗岩体已有的年代学数据,我们推测姚家沟地区可能存在多期次岩浆侵入,姚家沟钼矿床与168.8±3.9Ma 的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我们推断早中侏罗纪时期,姚家沟钼矿床可能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4.
冀北单塔子群凤凰嘴杂岩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曲军峰  李锦轶  刘建峰 《岩石学报》2012,28(9):2879-2889
冀北地区基底的研究对理解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冀北地区单塔子群凤凰嘴杂岩的锆石年代学工作探讨早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北缘所经历的构造事件。单塔子群凤凰嘴杂岩主要由糜棱岩化的花岗质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变质的基性岩墙组成。其中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呈明显的核边结构,岩浆核的谐和年龄为2.45Ga,变质边的年龄为1.95Ga。变质岩墙中的锆石未见明显的核边结构,阴极发光照片显示为变质锆石的特征,得到的年龄为1.9Ga。此年龄与花岗质片麻岩锆石的变质年龄相似,说明二者共同经历了古元古代的造山事件。此外,尽管没有得到岩墙的确切形成时代,但单塔子群内普遍发育的大规模岩墙说明在2.54~1.9Ga之间,该区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伸展事件。  相似文献   
995.
近日,英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第335卷第6 076期)上发表了其有关地质测年研究的最新成果,校正了原有地质测年基准数据。  相似文献   
996.
山西黄土塬地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低降速带不稳、黄土厚度变化较大且高程变化剧烈,导致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通过对地震数据静校正处理,总结出了层析静校正和折射波剩余静校正的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区内不同波长的静校正问题。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在实际的生产中较好地改善了叠加剖面同相轴的连续性,提高了勘探精度以及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王科战  曲前中 《世界地质》2013,32(2):300-304
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利用岩芯物性分析数据,系统论述了十屋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该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为低孔--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因素控制。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造成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998.
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带之一,甘南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端,发现于1996年。近年来随着勘查程度的不断加大,矿区资源量有很大幅度的增加,目前提交资源量已达52.8t,本文通过单因素直方图统计、曲线拟合、分形统计等方法研究了矿区矿体资源量变化的规律与关系,通过不同函数拟合品位—吨位关系,幂函数分布的品位—吨位模式更好地反映了矿区品位—吨位关系,运用分形理论解释了矿体资源量与品位之间的关系,认为矿体资源量是各阶段矿体资源量的线性叠加。并对分维数D值的地质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9.
苦子干碱性杂岩体是塔什库尔干新生代碱性岩带的主要组成之一,主要由霓辉正长岩、石英霓辉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霓辉正长岩、石英霓辉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的SiO2含量差别较大,分别为50.26%~54.11%、59.74%~60.43oA、69.59%~72.13%;霓辉正长岩与石英霓辉正长岩的里特曼指数相近,分别为7.83~10.97、8.51~9.05,明显不同于碱性花岗岩(2.49~3.71)。这3种碱性岩石都表现出富集轻稀土,以及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其中异常高的Sr、Ba和∑REE含量暗示可能还有富集地幔物质的加入。利用原位锆石LA—ICP—MS同位素测试方法,获得石英霓辉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9±0.1Ma和11.9土0.4Ma,代表了岩石的结晶年龄;石英霓辉正长岩锆石εHf(t)值为-9.78~3.24,碱性花岗岩中锆石εHf(t)值为-13.54~5.78,均显示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依据这些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研究的综合分析,笔者初步提出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苦子干碱性杂岩体的形成是由于青藏高原在~25Ma期间主体拆沉作用发生后,造成软流圈物质向北逃逸,并受到北面塔里木克拉通岩石圈山根阻挡而上涌,进而发生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因此,该杂岩体是青藏高原大规模拆沉后浆活动的远程效应,且标志着研究区在~11Ma期间已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00.
准南霍玛吐构造带主力产层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油气藏油气相态多样,油气水关系复杂,差异性明显。油气勘探与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发育的复杂性是霍玛吐构造带除复杂构造变形特征与构造样式之外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通过研究霍玛吐构造带紫泥泉子组储层形成与演化特征,结合其油水分布规律,从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内部属性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储层发育与油气差异性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紫泥泉子组的储层空间结构类型为迷宫状,侧向相变剧烈,单砂体厚度较小,连续性中等偏差;侧向上,储层砂体的横向尖灭和物性变差常常成为油气水边界,垂向上,大套泥岩隔层可以分割上下油气水关系,形成上下不同的油水系统,造成垂向上油气水分布的复杂性。此外,综合分析对比霍玛吐构造带3个背斜的储层孔渗特征与油气充注强度差异性,认为储层物性特征与油气充注强度耦合关系是影响油气藏的油气相态与油气丰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