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0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86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本文选取由国际GPS服务中心(IGS)提供的北美中纬度地区GPS网TEC观测数据,通过多通道最大熵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2005年(太阳活动低年)地磁活动平静期间日出和日落时由于日夜交替线的移动而激发的中尺度电离层扰动(MSTID),并统计分析其季节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 日出或日落期间,在中纬度地区经常观测到由日夜交替线移动激发的中尺度电离层扰动.扰动主要沿日夜交替线运动方向传播,平均持续时间约2~3 h;振幅在0.2~0.8 TECU之间,水平波长,水平相速度和周期分别为300±150 km,150±80 m/s和25±15 min;(2) 由日夜交替线移动激发的中尺度电离层扰动在春秋分出现率较少;在夏季,扰动在黄昏时出现率达最大值,在日出后少量出现;而冬季则日出后的扰动效应更为明显.分析表明,在中纬地区,这种扰动出现率随季节的变化与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时刻太阳EUV辐射通量变化过程的快慢,以及电离层中离子损失过程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利用全波解方法研究了低纬哨声通过低电离层传播的过程。文中主要计算了哨声波的透射损失和反射系数随投射角与方位角的变化,并结合哨声多站同时观测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全波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透射损失随投射角的变化具有南北不对称性,当波矢沿磁力线方向时透射损失最小,且这种不对称性随磁倾角的减小而明显加剧。计算结果还表明,下行哨声的内反射系数基本上不随投射角而变化;但随波频率的升高而减小,并伴有数个相间的极大和极小值,这可能导致哨声回波频谱畸变。  相似文献   
963.
1 研究背景 地震过程并不只局限于岩石圈,也会透过电磁场效应作用于对流层、电离层乃至磁层,其中,电离层前兆异常的出现具有较为稳定的时间尺度,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具有较高价值(Pulinets et al,2021).但是,由于地震的等级与类型、震源机制与深浅、孕震区地质结构与位置、地震发生时间及空间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震...  相似文献   
964.
王友善 《地球物理学报》1986,29(04):319-328
本文采用国际地磁参考场(1980 IGRF,n=8)低纬磁力线经验公式和模式电离层,结合海南岛三亚(18.24°N,109.5°E;磁纬7.04°N)观测到的哨声资料,对磁纬10°N以下哨声的路径纬度和临界截止纬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65.
徐文耀 《地球物理学报》1984,27(04):323-337
用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对不同的电导率模型分别计算了磁静日和磁扰日期间不同月相的理论L电流体系。磁静日的L电流主要分布在纬度0°—60°之间的白天一侧,与平均太阴月的L电流相比,白天一侧的电流强度增大了1.2—1.7倍,而夜间减小到十分之一。磁扰日的L电流体系在高纬度区形成特征的电流分布(Lp)。磁扰日期间,极光带电导率的增大不仅影响极光带和高纬度地区的电流分布,而且使中低纬度的L电流增强了20—30%,使赤道电急流增强约20%,并使中低纬电流涡的焦点向高纬移动了4°左右。  相似文献   
966.
一般认为高频无线电波经电离层反射后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效应可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只与反射面的状态有关,这部分称为微分效应;另外一部分与电波所经过的路径上介质的状态有关,这部分称为积分效应。本文分析高频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反射过程,认为不存在微分效应,只存在积分效应,并用这结论分析了实验现象,讨论了用多普勒测量法研究电离层行进式扰动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7.
朱岗昆 《地球物理学报》1979,22(04):326-335
本文对三十年来我国地磁和高空物理学的进展,作了较系统的评述,分下列14个方面:(1)地磁台的建设,(2)地磁测量和中国地磁图,(3)地磁短期变化和磁暴预报,(4)岩石磁性、古地磁和考古地磁,(5)大地电磁勘探和有关的工作,(6)磁法勘探及推断方面的发展,(7)地磁地电仪器的研制,(8)震磁关系的探索和理论研究,(9)日地关系若干统计分析,(10)高层大气结构和臭氧层测定,(11)关于电离层的探测和分析研究,(12)磁层结构和扰动,(13)宇宙线强度变化的测定和研究,(14)简短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968.
何友文 《地球物理学报》1981,24(02):144-150
本文利用北京台(磁纬29°N)1975年12月到1978年8月期间的吱声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低电离层等效高度和高阶模出现率的初步结果,即:(1)等效高度,白天约为85公里,夜间约为100公里;(2)高阶模出现率,白天小于27%,夜间大于89%。并且还对地磁扰动的影响作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969.
黄天锡 《地球物理学报》1983,26(04):301-308
电离层电子总量水平梯度和相关系数是进行越境越障空间物理研究时的基本参量。本文分析了当同步信标卫星ATS-6停泊于东非地区上空时,在西欧观测到的太阳宁静年条件下电离层电子含量水平分布和空间相关性。指出纬向梯度、经向梯度、全梯度矢量的昼夜变化与季节特性。文中提出并论述中纬度TEC水平梯度矢量的指日效应:在北半球,冬季时梯度矢量指向的昼间进程是东南—南—西南,方位角变化小,幅值与幅值变化亦小;夏季时梯度矢量指向的昼间进程是东—南—西,方位角变化大,幅值与幅值变化亦大。梯度矢量箭头具有判然的指日性,即追随太阳方位角而变。梯度矢量幅值,在非低纬区条件下,随太阳仰角的增大而增大。文中还述及电子总量空间相关系数的表现规律并探讨了产生中纬度电离层这种时空行为的可能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