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8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3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12篇 |
地球物理 | 72篇 |
地质学 | 821篇 |
海洋学 | 413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63篇 |
自然地理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贝类病害学研究进展:Ⅰ.贝类微生物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贝类各种微生物病的病原生物学、致病机制、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目前国内外贝类病害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36.
微生物岩储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塔中北坡微生物岩样品的岩芯以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发现研究区域的微生物岩储层以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对其进行全直径孔渗性检测发现,微生物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储集物性.通过对微生物岩的形成机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应力敏感实验和成像测井资料,总结出微生物岩储集空间发育的优势因素.原生白云石的生成可以促进方解石的溶解,而塔中北坡微生物岩发生早成岩岩溶作用,部分地区叠加晚期深成热液改造,提高了储集物性;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不仅可以在埋藏成岩阶段生成有机酸造成溶蚀,还能够降低微生物岩的极限强度从而容易在构造作用下发生断裂形成裂缝,因此塔中北坡微生物岩储集空间主要以次生作用为主.通过岩石压缩系数的测定,得出微生物岩的抗压实能力一般,但藻屑骨架对藻孔的保护有利,抗压实能力最强的是受到热液作用而硅化的微生物岩,其次是白云石化微生物岩.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水产无脊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论述其来克丁物质的功能;来克丁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作用中有关来克丁、微生物种类,作用部位和作用物质等。从来克丁在水产无脊椎动物识别外来物质,包括抵御病原体的作用看,健康发展的水产业之一项关键任务便是认识和掌握来克丁在御防病害活动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38.
39.
微生物对生命元素如碳、氮、硫、氧和金属离子的代谢作用能显著的改变微生物周边的外部环境和其内部环境。在一系列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了矿产的沉积(生物成矿)或参与了矿石和岩石的溶解(生物风化)。生物成矿作用有两个途径:一个叫生物诱导成矿,通过这个过程,微生物分泌出代谢产物导致了之后的矿物颗粒的沉积;另一个叫生物控制成矿,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在控制矿物成核和生长上起到了显著作用。微生物成因的矿物总体来说颗粒都很小和/或有着独特的同位素特征。最普遍的生物成因矿物有碳酸盐、硫化物和铁的氧化物。细胞表面和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的结构可以为离子的浓缩、聚合和矿化提供模板,并起到重要作用。地球材料的仿生合成帮助我们了解了在人工条件下的生物成矿机制。此外,在地质环境中生物成因的矿物还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信号,用来重建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40.
广西隆安县都结乡发育的微生物岩产于下石炭统都安组中—上部地层,分布广、厚度大,是中国南方早石炭世报道较少的碳酸盐岩建造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该微生物岩以颗粒灰岩和粘结岩为主,生物含量丰富,包括微生物、有孔虫、棘皮类、钙球、腕足等。通过岩相分析,可识别出以下8种微相类型:MF1含亮晶胶结物的泥晶包壳生屑灰岩、MF2含腕足似球粒灰岩、MF3无纹层似球粒颗粒灰岩、MF4集合颗粒灰岩、MF5细密纹层状粘结岩、MF6内碎屑鲕粒灰岩、MF7鲕粒灰岩、MF8白云质鲕粒灰岩。伴随海平面升降变化,都结微生物岩沉积环境先后经历了FZ1台地边缘浅滩相、FZ2开阔台地相与FZ3局限台地相这三种沉积相带之间往复变化的沉积相模式。结合前人基础地质资料,该沉积相模式表明该微生物岩发育于低纬度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浅水环境,并经历了初期、主体时期和消亡期3个发育阶段,海平面虽伴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微生物岩发育于晚古生代冰期与谢尔普霍夫生物灭绝事件前夕,该时期南盘江盆地微生物岩的富集与后生动物礁的缺失相耦合,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微生物岩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冰川作用对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