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奇煤共鉴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奇煤共鉴赏袁三畏(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涿州072750)1禄劝角质煤从标本观察,外表呈褐黑色,略显油指光泽,质轻,有韧性,微层理发育,叶片状结构,宛如纸片重叠压实而成的块状,其中的薄片可层层剥离,半透明,有弹性,薄如蝉翅,手感细腻,不染手,破碎后其状如云...  相似文献   
42.
43.
下面是湖北队我院同学和一些开煤矿的老师付接触在交谈时学到的,现把它写出来可能对工作有所帮助,同时希望同志们加以补充在今后和老师付交谈时更方便些,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1.阴山——开矿洞后的坑道,也表示地下的矿体。 2.阳山——在地表的露头。 3.正糟——矿层水平时开的矿洞。 4.斜糟——矿层倾斜时开的矿洞。 5.立槽——矿层直立时开的矿洞。  相似文献   
44.
论豫西北无烟煤的变质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豫西北无烟煤产地,煤系岩石大都强烈蚀变,这些蚀变现象是一定类型、一定温度的气、液载热流体(热液)作用的结果。以矿物包体测温和成因矿物学理论为根据,表明岩石大都遭受过200℃—300℃的中温热液作用。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和酸性构造岩浆的成因理论,豫西北的高变质无烟煤是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我国云南昭通发育早石炭世万寿山组无烟煤具有特低灰、低硫、低挥发分、高固定碳等特征,其煤质优良是国内外罕见的,因此形成了其较广阔的加工利用价值。笔者有幸对该煤进行了系统研究,就其煤岩煤质特征及利用价值作了初步探讨。在此报道以馈读者,目的在于引起有关方面关注,更好的使用和保护有限的国家资源。  相似文献   
46.
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途径,煤层含水性对以CO2吸附封存为主的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能力影响显著。以无烟煤为例,开展了45℃下干燥、平衡水、饱和水煤样高压CO2等温吸附实验,校正了饱和水煤样过剩吸附曲线,利用改进的D-R吸附模型拟合得到三者吸附能力与吸附热,对比了不同含水条件下CO2绝对吸附曲线,阐释了饱和水增强无烟煤吸附能力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干燥、平衡水、饱和水煤样CO2吸附能力分别为56.72、45.19和48.36 cm3/g,吸附热分别为29.42、26.23和27.24 kJ/mol。(2) CO2密度小于0.16 g/cm3(6.48 MPa)时,无烟煤CO2绝对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干燥煤样、饱和水煤样和平衡水煤样,而CO2进入超临界状态后,顺序变为饱和水煤样、干燥煤样和平衡水煤样。(3)水分子优先占据高能吸附位是平衡水煤样吸附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而煤?水体系与CO2相互作用强于CO2与H2O竞争吸附下的煤?CO2相互作用是饱和水煤样在CO2超临界阶段吸附能力高于干燥煤样的根本原因。(4)吸附封存是煤层CO2地质封存的主要形式,深部煤储层条件下,煤层饱和水对超临界CO2增储作用更为明显,高压注水是提高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潜力,改善煤储层渗透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7.
赵凌云 《地质与勘探》2023,59(5):974-984
成煤环境与煤质特征关系紧密,泥炭沼泽期陆源输入强度、海水进退以及氧化还原条件对煤中元素分布和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利用贵州织金县以那地区三个煤矿勘查区共46口钻孔主采煤层的煤质分析结果,分析了龙潭组自下而上煤质参数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硫分和灰成分指数对成煤环境的指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以那地区无烟煤全硫分含量较低,平均为2.19%,以无机硫为主,煤灰分中主量元素以SiO2为主,Al2O3和Fe2O3次之,其他含量较低;(2)各煤层全硫含量、有机/无机硫在全硫中占比、主量元素组合(Fe2O3+CaO+MgO和SiO2+Al2O3)含量呈现相互匹配的变化规律,煤灰成分指数变化规律不明显;(3)以那地区龙潭组自下而上经历了三期海水进退过程,发育潮坪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分流间湾和潮坪-瀉湖三种成煤环境,硫分与灰成分指数在成煤环境指示作用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8.
无烟煤(也称变质无烟煤)中广泛发育石墨微晶,为深入分析煤中石墨微晶产出特征及成因,以福建省永安煤田典型样品为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识别并分析煤中石墨微晶的光学性质、物质组成、晶体结构等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结果显示:石墨微晶主要产出于煤中微裂缝和空腔内,多数具有类似于石油焦的纤维状显微结构,可见气泡膜状结构;石墨微晶最大反射率为9.29%~10.83%,远远高于煤中原有显微组分;正交偏光加石膏试板观测条件下,石墨微晶呈现一级黄、二级蓝干涉色以及镶嵌状、区域状、纤维状等显微结构,局部定向性明显。扫描电镜加电子探针探测显示,石墨微晶多呈鳞片状并见流动状结构和气孔构造,同时显示出纯碳特点。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观测到石墨微晶晶格条纹呈平直定向排列,选区电子衍射呈现典型的石墨晶格环斑模式。初步分析认为,煤中石墨微晶的碳质来源于高度熔融的(变)壳质组和富氢(变)镜质体,热源为侵入煤田周边及盆地底部的燕山期花岗岩,熔融含碳物质在孔缝空间内汇聚流动并在高温下脱除杂质元素,然后在强大岩浆侵位压力下结晶形成秩理性显著的石墨微晶;同时,也不排除渗出沥青质体再次活化形成研究区煤中石墨微晶的可能性。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49.
近日,河南省地勘二院在登封郭沟查明一中型煤矿床,初步查明资源储量为8458万吨,为特低硫、低磷、低中灰、高热值的无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  相似文献   
50.
微波消解技术适用于处理大部分煤炭样品,但对于高有机质含量的无烟煤样品,因其煤化程度高,含有多种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应用现有的消解技术不能将其完全消解。本文对微波消解的实验条件包括消解试剂、消解温度及消解时间进行优化,确定了适合处理高有机质无烟煤的消解体系,评价了采用HG-AFS和ICP-MS测定其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硝酸-硫酸-氢氟酸(6∶4∶0.5)作为微波消解试剂,消解温度达205℃,保持30 min可将高有机质含量的无烟煤彻底分解,其中硫酸对无烟煤的消解起到了关键作用;ICP-MS与HG-AFS对汞的检测结果一致,回收率都达到98%以上,但由于砷的化学形态复杂,有机态砷不能全部转化无机态砷使得HG-AFS对砷的检测结果偏低。因此,对于有机质含量特别高(81%~90%)的煤炭样品,微波消解可将其彻底转化为溶液,用ICP-MS可以准确定量其中的汞和砷,而HG-AFS不能作为检测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