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历史上的首尔 有“汉江畔明珠”美称的首尔是座历史悠久且拥有众多称谓的城市。经考古专家对汉江两岸出土的大批石器和陶器的考证,在新石器时代,首尔周边地区就有人居住。朝鲜半岛三国鼎立时代,即公元前18年百济王朝在此建都,始称慰礼城,意为“我们的城”。公元392年和475年,来自北方的高句丽占领此城,475年改称南平壤,因位于平壤以南而得名。高句丽王朝在行政管理上于474年曾在此设置北汉山郡。而后统一的新罗时代,即相当于我国唐朝年间,新罗真兴王16年,称为汉山州;景德王时即公元757年改称汉州。公元904年又改称杨山。  相似文献   
52.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搜集的泥炭、贝壳砂堤、埋藏古树的测年数据,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点的测年资料以及海拔高程等的分析表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生态环境变迁有密切关系,表现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适应。马家浜时期气候潮湿,地面水域扩大,房屋大多以干栏式为主,而且遗址大多分布在山坡和湖汊岸边稍高的岗地、土墩上;崧泽文化期湖泊沼泽比较多,遗址多建于河湖间高爽处;良渚文化时期泥炭埋藏点的分布较马家浜与崧泽文化时期少,而且距离湖泊较远,表明当时地理环境有所好转,适宜人类生活的空间变得更为宽广,遗址的分布开始分散。对古遗址高程以及埋藏古树、泥炭^14C年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高程与地面水域扩张和缩小状况相一致。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影响人们居住地高低的因素较多,先人们的“择高而居”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部分地防止海水倒灌及台风和洪水灾害的侵害而采取的一种解决手段,而不是全部,如良渚文化时期部分高遗址点是出于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53.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人类遗址,记载着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人类的体质及文化特征的演化历史。对1983年在此遗址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进行了研究,该头骨是迄今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惟一较为完整的新石器人类遗骸,为探索早期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研究显示,小孤山人类遗骸为3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新石器时代及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小孤山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形态特点,大部分特征与现代人相同,少数特征如颅长和颅容量,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的上限,而与更新世晚期人类接近。小孤山人非常低矮的上面部和鼻部,使其具有独特的头骨形态特点而差异于其他全新世头骨。15组头骨样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非常大,难以将小孤山人的体质类型归入南方或北方类型,提示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分型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赏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承德载道,天人合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其自身的和谐多姿,向世人展示着自然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观赏石文化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在石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应该说是观赏石文化的萌芽时期,随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兴起时期,唐宋的繁荣时期,明清的鼎盛时期。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涉及观赏石的著作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55.
湖北省大冶市蟹子地遗址地处长江以南鄂东南丘陵地带的山间小盆地,其文化堆积大致可分为新石器时期和西周早期,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又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相当于石家河文化时期(4500~4200aB.P.),二期相当于后石家河文化时期(4200~3900aB.P.),西周遗存的年代主要是西周早期(3000~2900aB.P.),其整体面貌与鄂东南地区西周时期典型的土著遗存风格非常一致。2009年5月至9月,在发掘遗址的同时进行了土样的采集和浮选,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末期和西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此次浮选共计采集样品22份,共发现了14611粒炭化植物遗存,包括大量的稻米(Oryza sativa)、少量的粟(Setaria italica)和极少量的杂草(weeds),此外还有少量的炭化稻谷基盘(rice spikelet base)。浮选结果显示,蟹子地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和西周时期均以稻作农业经济为主,西周时期有对粟进行利用。另外,该遗址新石器时代二期一处房址(T1831F1)集中出土了一批形态偏小的炭化稻米,这可能属于另外一个稻种。蟹子地遗址是鄂东地区,以及湖北长江以南地区首个进行浮选并进行植物遗存研究的遗址,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植物利用历史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56.
赵东月  王铭  张燕  刘化石 《第四纪研究》2022,42(4):1094-1107

作为一种仪式现象,有意识拔除健康牙齿以表达某些信息的拔牙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近现代。根据以往研究,我国境内拔牙风俗有自己的源流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居民中,并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山东-苏北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向南、西南方向传播,但西南地区的拔牙风俗出现较晚,多集中在历史时期。猴子洞遗址是四川会理县的一处最早距今约5000~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区出土的人骨标本上发现了比例很高的拔牙现象,弥补了过去西南地区拔牙风俗在史前资料上的不足。对猴子洞遗址先民拔牙现象的观察和拔牙模式分析表明,该遗址拔牙出现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但拔牙行为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是成年的标志。通过与中国境内和东南亚地区拔牙遗址的对比分析,西南地区的拔牙风俗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流行,其模式符合中国拔牙风俗的主流传统,但与东南亚地区也有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57.
中国北方沙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关键地区,但该区域的相关研究欠缺。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气候资料的全面分析,尝试探讨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9~4ka 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了中国北方沙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开始和发展。4~2ka较为严酷的气候条件,严重影响了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人类活动; 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的史前人类,通过生业模式的调整以及活动范围的改变,适应了气候变化,文化得以延续,人类活动总体没有减弱。2ka以来,人类适应能力增强,各沙地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均大幅扩张。通过区域对比发现,沙漠化程度较高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地处高纬度寒冷环境的呼伦贝尔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弱; 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条件相对优越,且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强度较大,文化谱系相对完整。研究区各时期人类遗址沿水系分布特征明显,反映了水源作为沙地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8.
本文采用"遗址内"(on-site)的资源域分析方法,通过对小黄山遗址出土石制品岩性的鉴定和统计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小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先民石制品的资源域,进而讨论其石料资源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先民采取就近取材的资源获取方式,绝大部分石料都可以被地表径流作用搬运至遗址附近,原地开采或交换贸易的可能性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就近取材,石料的获取也并非随意的、单一来源的,据此推测玄武岩石料主要拾取于崇仁江,而角闪变粒岩、泥质板岩、花岗岩等石料只能通过长乐江获得,其余石料的获取指向性不明显,可能选择从较近的河流中获取。石料来源的不同,表明先民于距今9000~8000年前在该遗址获取石料已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石制品器形和岩性之间较强的对应关系,也反映出古人对各类石料物理性质的认识水平和对石料选择的偏向,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尤其是被用来制作石磨盘和磨石的气孔状玄武岩,有别于其他遗址多为砂岩质石磨盘的情况,这可能与玄武岩质石磨盘的加工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59.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ttlement sites of six periods from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northern Shandong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rcGIS progra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proxy records of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contained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ree sections at the Shuangwangcheng site and the previous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mate was warm and humid and the sea level was relatively high during the period of 8000-5000 a BP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ancient people lived in the relatively flat (slope of 〈2°) areas at high elevation (20-300 m above sea level), such as diluvial tableland and alluvial plain. On the other hand, few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low-lying plain in the west of the study area indicate that few people lived there during that period. Thi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frequent flooding in the area. After 5000 years ago, the scope of human activity extended to the area close to the sea because the relatively colder and drier climate results in sea-level fall, meanwhile the low-lying plain in the west was occupied by the ancient people. The study area of this perio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ehistoric culture, the intensifie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early city-states. However, around 4000 a BP, the abrupt change in climate and the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floods severely disrupted human activities, and eventually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Yueshi culture.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gradually stabilized in a mild-dry state, which promoted the redevelopment and flourish of the Bronze Culture. The previous situation, which was characteristic of sparse human settlements due to freshwater shortage and unfitted conditions for sedentary agriculture, changed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northern coastal wetlands.Local residents effectively adapted themselves to the toug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y producing sea-salt, which led to the rapid growth of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60.
内蒙古多伦史前人类遗存的发现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多伦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南部,10处史前人类遗存点的发现填补了该地区史前人类研究的空白。对发掘出的2892件石器进行了较系统的统计与分析,探讨了石器的组合特点及其演化序列,确定其文化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距今约10-6ka,认为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经济方式早期为采集和狩猎方式,晚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并进一步讨论了史前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出生态环境对史前人类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原始农业等生产性经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