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83篇 |
免费 | 1514篇 |
国内免费 | 10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0篇 |
大气科学 | 181篇 |
地球物理 | 3599篇 |
地质学 | 3612篇 |
海洋学 | 535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428篇 |
自然地理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279篇 |
2020年 | 238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188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319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316篇 |
2011年 | 277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308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43篇 |
2005年 | 246篇 |
2004年 | 251篇 |
2003年 | 234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30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216篇 |
1997年 | 218篇 |
1996年 | 262篇 |
1995年 | 265篇 |
1994年 | 230篇 |
1993年 | 201篇 |
1992年 | 180篇 |
1991年 | 150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87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7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5篇 |
194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992.
跨断层形变的慢时变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适应控制理论引入跨断层流动形变分析。利用甘肃及与宁夏、青海交界的监测区内石灰窑口、红柳峡、窝子滩、扁都口、南营5个场地典型观测曲线,构建慢时变前兆系统结构,研究其与6级左右及6级以上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可能关系。可显示震前中短期阶段最大特征根模1.0以上异常,异常识别较原始观测曲线分析减少了人为性与经验性,也反映出断层形变前兆系统结构的动态变化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3.
用丰富的高质量数字强震记录对台湾集集大地震及余震的长周期地震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动的强度随震级、距离及场地条件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近断层的长周期地震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集集大地震及余震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形状主要受场地条件和震级控制(D+E类场地的反应谱要比B+C类的宽,震级大的反应谱要比震级小的宽),而受距离影响并不显著;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明显受断层活动特性影响:上盘的长周期地震动比下盘的强,北部的比南部的强. 相似文献
994.
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制定煤层气开发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煤层气开发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褐煤煤层气资源量的缺陷,使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我国陆上煤层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m3,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区为1.40×1012m3,非褐煤地区为31.46×1012m3。利用已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目前的开发技术,对我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为13.90×1012m3,占原地资源量的42%。 相似文献
995.
在现有地震流体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地下水位的时空异常图象进行推测区域构造断裂活动的探索。通过对天津夺区1985至1994年地下水位异常的分析对本区的构造洗给出了以下推测;(1)1989年大同6.1级地震对地区构造活动显示出突出的调整性的变化。(2)沧东断裂带是本地区最活跃居主导活动地位的断裂。(3)沧东断裂带应力集中部位有同天津西南段向东北转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996.
竖向效应是近断层地震动的主要特点,竖向地震动对工程结构形成的P-Δ效应是造成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单自由度体系为研究对象,选取汶川地震的近断层强震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竖向地震动所产生P-Δ效应的放大作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中,相比于中远场区域,近断层区域内竖向地震动作用所产生的P-Δ效应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且近断层内这种放大作用具有普遍性;当自振周期一定时,不同台站获得地震动的放大系数离散性较小,主要分布于均值附近;其分析结果符合地震动的一般规律,分析结果合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均值为代表值的放大系数谱,可以与抗震设计反应谱结合使用,从而为活断层附近区域内的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根据30余个气样分析资料,结合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对百色第三系残留型盆地浅层生物气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其成因和形成机制。这些浅层气主要以烃类气体为主,一般占90%以上。甲烷和烷烃含量有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主要在50%~100%和0~50%之间,取决于热成因气混入生物气的比例。所研究浅层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碳同位素很轻,甲烷的δ13C值主要变化在55‰~-75‰范围。按照分子和碳同位素组成及轻烃参数,该盆地浅层气可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纯生物气、生物气-热成因气混合气和原油菌解气。它们在时空上呈规律性分布,与邻… 相似文献
998.
地裂缝的成因机理争论不断,笔者认为活动断层与全新世浅表层开裂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为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以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为例,通过详尽地面调查、资料分析总结,结合地球物理勘察、槽探揭露和钻探等多种技术方法,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依据全新世浅表层开裂形态特征,可将华北平原地裂缝划分为全新世节理裂隙型地裂缝和全新世活动断层型地裂缝。(2)节理裂隙型地裂缝开裂的外部条件是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疏干的松散含水层是地表水沿节理裂缝下渗后的储存场所,是产生渗透压力的原因;而活动断层是产生该类地裂缝的内部因素,两者缺一不可;活动断层型地裂缝实质是全新世活动断层。(3)节理裂隙型地裂缝主要特征是地表局部塌陷、间断性、地表无高差等;活动断层型地裂缝主要特征是连续性强,地表断距明显;地表断距是两种类型地裂缝的最主要区别特征。本文首次以构造活动断层与全新世浅表层开裂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为研究线索,阐述了构造活动断层在地裂缝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厘清了地下水位下降所扮演的“角色”,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已建立的几种有效测井找气方法,在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发现了许多气层.本文综述这几种有效的测井找气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