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47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81.
环境中放线菌及其抑藻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自然灾害,近年来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区域扩大,危害加剧.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相对较多的一类微生物,溶藻放线菌的发现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防治赤潮及新型杀藻剂的开发提供了可能.采用溶藻微生物进行赤潮和水华的防治已经被深入认识和充分肯定,成为当前赤潮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概述了溶藻放线菌发现及其活性物质分离筛选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防治的新方法,强调了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放线菌防治赤潮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并对溶藻放线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2.
Immunostimulants may improve disease resistance of aquaculture animals by promoting the nonspecific immunity response of the organisms. Five types of saccharides, including chitosan, yeast polysaccharide, burdock oligosaccharide, seaweed polysaccharide and lentinus edodes polysaccharide, were screened for potential use as immunostimulants by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The saccharides were injected into Apostichopus japonicus, a sea cucumber, and the lysozym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ies of the coelomic fluid and epidermal slime were monitored in six consecutive d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ysozyme activity of the animal's coelomic fluid wa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on day 2, day 4 and day 6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he saccharides (P<0.05). The effects of chitosan and yeast polysaccharide were the most notable. The lysozyme activity of the epidermal slim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chitosana, yeast polysaccharide, seaweed polysaccharide, and burdock oligosaccharide on day 1 and day 2 after the injection (P<0.05). The SOD activity of the coelomic fluid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the saccharides on day 2 and day 4 post-injection (P<0.05), while the SOD activity of the epidermal slime increased on day 2.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tosan and yeast polysaccharide are the most effective immunostimulants and potential healthy anti-disease feedstuff for A. japonicus.  相似文献   
783.
本研究以经济红藻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LMD)分离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紫菜叶状体细胞团.统计细胞团中成活细胞比例,测定成活率,并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法测定成活细胞光合活性,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细胞的激光显微切割流程....  相似文献   
784.
曼氏无针乌贼血细胞形态观察及吞噬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织学和免疫学方法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的血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和免疫活性研究。根据血细胞大小和美兰染色结果,将曼氏无针乌贼的血细胞分为2类:较小的血细胞圆形,直径7.65~8.28μm,细胞核卵圆形,核质比约0.66,约占细胞总数的45.3%;较大的血细胞圆形,直径9.58~10.42μm,细胞核肾形,核质比约0.40,有些细胞具双核,约占细胞总数的54.7%。饥饿乌贼血细胞数量较正常乌贼有明显下降(t-检验,P<0.05),较大血细胞的比例有所上升,可达70%。细菌吞噬试验结果表明,较小血细胞对细菌无吞噬能力,而较大血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菌吞噬能力。饥饿组曼氏无针乌贼血细胞吞噬活力稍低,但并无显著差别(t-检验,P>0.05)。对曼氏无针乌贼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研究,为探索曼氏无针乌贼免疫防御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85.
饥饿和再投喂对千年笛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分成6组,分别饥饿处理0(对照),2,4,6,9和11 d,然后在饱食的条件下恢复投喂10 d.分别测定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千年笛鲷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饥饿过程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下降明显,淀粉酶起伏较大;恢复投喂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与饥饿前相比都有所上升,但蛋白酶活力总体上仍低于同步取样对照组,脂肪酶活力总体上高于对照组水平,淀粉酶活力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并且基本上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786.
重金属在不同粒径PM10中的含量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YX 402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Tessler形态分类法研究了Cu、Pb、Zn、Cd、Cr、As重金属在不同粒径PM10中的质量浓度与形态分布。结果表明Cu、Pb、Cd、As质量浓度随粒径增加而减少,Zn、Cr质量浓度在1.1~2.0μm粒径范围内有一峰值,总体上仍表现为随粒径增加而减少。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反映了其环境活性的不同。颗粒越细,Cu的活性越大;Pb的活性在各粒级中变化不大;Zn的活性随粒径增加而变大;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且在小颗粒中活性较大;Cr以氧化物结合态和不溶物为主,在各粒级中含量较稳定,环境活性不大;As主要以前3种形态存在,在稳定环境下,其活性随粒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87.
作为重要的免疫基因, NK-lysin参与了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对抗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在之前的研究中, 我们已经发现重要经济鱼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体内存在2种类型的NK-lysin基因。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1种新型大黄鱼NK-lysin基因Lcnkl3, 并对基因序列、表达特征及其多肽片段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分析。Lcnkl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35 bp, 编码144个氨基酸残基, 其多肽序列Lcnkl3中包含Saposin B结构域及6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cnkl3与大黄鱼Lcnkl2最为相似, 与其他鱼类NK-lysin多肽则差异较大。Lcnkl3基因在未受感染的大黄鱼各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基础表达量, 表达水平最高的组织为心脏。在病原诱导的免疫应答过程中, Lcnkl3基因在各组织不同感染阶段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源于Lcnkl3成熟肽序列的多肽片段对不同细菌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Lcnkl3属于大黄鱼NK-lysin基因家族, 并参与了大黄鱼对抗病原感染的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788.
激发剂对天然硬石膏水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安徽省含山县天然硬石膏(Ⅱ型无水石膏)为主要原料,研究了5种化学激发剂(K2SO4、FeSO4.7H2O、CaO、Na2C2O4、煅烧明矾)对天然硬石膏水化作用的影响。采用重量法测定了不同掺量时硬石膏的水化率,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硬石膏水化产物组成及其微观结构,探讨了天然硬石膏水化活性的激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剂可以明显提高硬石膏的水化率,且水化硬化体的微观结构也有显著改善;掺加5.0%的煅烧明矾时,硬石膏的水化效果最好,28d后,水化率可达74.32%。  相似文献   
789.
采用大肠杆菌诱导法和滤纸诱导法对广西北部湾不同海洋生境采集的样品进行黏细菌的分离纯化,基于菌落形态特征结合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黏细菌纯培养物进行初步鉴定。从21份海洋生境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得到38株黏细菌,隶属于4属10种,其中黏球菌属和珊瑚球菌属分别占菌株总数的63.16%和26.32%,属于优势菌属。采用VY/2培养基进行固体培养发酵,利用丙酮提取浓缩获得提取物,进一步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对菌株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发现24株黏细菌提取物对9种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阳性率达63.16%,其中Myxococcus macrosporus (1H01)的提取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活性显著,优于阳性药(氨苄青霉素钠,1mg·mL-1)。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特殊海洋生境黏细菌多样性丰富,分离出的黏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新型抗生素应用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90.
大叶藻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叶藻是一种水生单子叶植物,是构成海草床的主要藻类之一.对大叶藻内生放线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是发现海洋微生物资源和新天然产物的有利途径.通过纯培养的方法,使用2216E等7种培养基,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天鹅湖采集的大叶藻样品中分离出62株内生放线菌,并利用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7种指示菌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