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47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厦门港小型浮游生物对可溶性活性磷的吸收和再生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2PO4^3-同位素稀释技术比较研究了厦门港3个站位4个季节表层浮游生物对可溶性活性磷吸收和再生通量。结果表明,SRP吸收和再生通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近河口的Ⅱ站SPR一最大且季节波动性大,位于港口外缘的1站SRP通量最小且季节波上;各站SRP通量变化的差异与其不同的理化环境有关。文中还研究探讨了浮游生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对SRP吸收和再生通量的变化特性及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12.
为了解潮间带沉积物中铁和硫的氧化还原过程以及上覆水缺氧等对磷再活化和释放的影响,选择厦门翔安海岸带,应用原位、高分辨采样技术,对沉积物、孔隙水以及上覆水进行为期1 a的连续采样和监测。结果表明:上覆海水缺氧和磷含量超标较为严重,二者在多数月份分别低于2 mg/L和高于0.06 mg/L;在垂向剖面上,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含量同溶解铁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有效态磷和有效态硫含量在局部硫高值区分布一致,表明磷的钝化和再活化主要受控于铁,局部受控于硫的氧化还原过程;在季度变化上,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同上覆水中溶解活性磷含量比较一致,归因于缺氧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溶解活性磷的跨界面交换,而多种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着溶解活性磷和膜扩散梯度技术有效态磷的时空变化;表层孔隙水中磷含量梯度不显著,即磷的释放风险不大,但环境因素的变化极易触发内源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713.
于1986-1990年,在大连凌水养殖四场采集海带,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海带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外界条件下活性的变化予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是海带体内唯一重要的催化CO2暗固定的酶;此酶活性由海带基部、中部至顶端逐渐减弱;酶活性在用正常水温预处理藻体时最高;正常盐度时酶的活性高于非正常盐度的酶活性;增加NH4+浓度可提高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14.
假雄牙鲆不同组织中溶菌酶比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溶菌酶(Lysozyme)是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Ingram1980年报道 ,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胞壁结构 ,增强由补体介导的溶菌作用 ,同时对真菌、寄生物以及病毒也具有破坏作用 ,因此 ,溶菌酶对于鱼类抵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溶菌酶在鱼体内的分布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鱼类抵抗各种疾病的机制。以往的实验对溶菌酶在鱼体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研究得较少 ,对于牙鲆体内不同组织中溶菌酶活力的比较则未见报道。本实验以1a龄假雄牙鲆为实验材料 ,研究溶菌酶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并初步比较其比活性的差…  相似文献   
715.
为研究微藻来源的β-葡聚糖生物活性以及是否存在种间差异,从6种海洋硅藻和定鞭藻(Haptophyte)中制备了β-葡聚糖,进行了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活性的分析和比较。6种微藻分别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柔弱角刺藻(Chaetoceros debil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颗石藻(Pleurochrysis sp.)。研究结果显示:1.微藻β-葡聚糖对Hela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浓度为50—100μg/mL时,假微型海链藻β-葡聚糖的活性最高;200μg/mL时,颗石藻的最高,但活性均未超过50%。2.以DPPH和DCFH-DA两种方法检测抗氧化活性发现,6种微藻β-葡聚糖均有浓度相关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相对较高;当β-葡聚糖浓度为400μg/mL时,其清除率可达72%—74%。3.对不同菌的作用有差异:有浓度相关的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浓度为400μg/mL时,抑菌率可达60%;有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其中,仅中肋骨条藻的β-葡聚糖有浓度相关的作用。结果表明,几种硅藻和定鞭藻的β-葡聚糖生物活性功能相同,都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抑菌或促菌作用,活性大小与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同浓度或作用时间下,其活性大小及活性饱和性具有微藻种间差异。这为研究和利用微藻及其天然产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16.
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K+-ATPase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 -K^ -ATPase的性质,并比较了各对鳃丝Na^ -K^ -ATPase的活性大小。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鳃上皮Na^ -K^ -ATPase的最适温度为40℃,温度高于45℃时酶活急剧下降;最适pH为8.0,并且其活力对pH的变化非常敏感,当pH小于7.5或大于8、25时酶活急剧下降;最适底物和Na^-,K^ ,Mg^2 浓度分别为1.5,75,15,6mmol/l;反应介质中乌本苷浓度达到2mmol/l时,Na^ -K^ -ATPase的活力完全被抑制;中华绒螯蟹后3对鳃丝Na^--K^ -ATPase的活力极显著高于前5对鳃丝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717.
中国经济海藻提取物生物活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分别采用MTT法、双碟法、酶标法、光度法和增重法测定了广西涠洲岛、广东硇洲岛、山东青岛和威海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海藻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菌、免疫、抗炎、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鸭毛藻、松节藻、小粘膜藻和点叶藻的甲醇提取物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酸藻水相、鸭毛藻的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金膜藻、网地藻、石莼和萱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三叉仙菜、龙须菜、海萝、绳藻和小粘膜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细枝软骨藻、粗枝软骨藻和绳藻的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炎活性;松节藻、肠浒苔和扁江蓠的脂溶性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褐藻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18.
红树林海洋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LM4)的发酵液对人喉癌细胞Hep-2、肝癌细胞BEL-7404和舌癌细胞TCA8123的生长抑制活性分别为63.6%、59.2%和61.5%。PLM4发酵液经乙醇沉淀和凝胶柱层析纯化可得到多糖纯品。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和纯度,硫酸-咔唑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氯化钡明胶比色法、茚三酮反应和气相色谱法等测定其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方法研究其结构。结果表明,该多糖分子量为116kd,由己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和丙酮酸组成,其摩尔比为31:19:6:1,不含硫酸、乙酸和蛋白质。平均每100个己糖基中含有约42个1→3糖苷键、42个1→6糖苷键和/或非还原末端基、13.5个1→2糖苷键和2.5个1→4糖苷键。  相似文献   
719.
盐度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以健康牙鲆成鱼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养于盐度为40,30(对照组),20的海水中,以牙鲆血清的凝血活性、溶菌酶含量以及补体因子C3含量为指标,研究盐度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增加或降低3d后血清凝血活性升高4倍,并一直保持至12d不变;溶菌酶含量先是升高,在第5天达到高峰后又逐渐降低,至第12天的含量反而略低于对照组;C3的含量在第一天取样时就比对照组有了很大的增长,随后逐渐下降,在第7天后恢复正常。盐度变化导致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变化,说明在养殖生产中维持稳定环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20.
采用光沉积法制备了光稳定二氧化钛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和光电流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TEM表明二氧化钛纳米管经光照后仍然保持良好的管状结构;XPS结果表明大部分Pd以零价形式存在.以甲基橙溶液作为模拟废液研究了催化剂在紫外光及模拟日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当Pd的负载量为0.3 wt%时,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并且优于P25的光催化活性.另外,通过在光降解过程中加入不同的捕获剂研究了不同氧化活性组分的作用.结果表明,光生空穴(hrb+)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