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现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感知哈希认证算法中特征提取精度和算法稳健性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运用ULBP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感知哈希完整性的认证算法。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格网划分,将影像划分为多个子块,运用ULBP算法提取子块的纹理特征;然后计算每个子块内纹理特征的直方图分布,将其结果与均值二值化后得到子块的感知哈希序列;最后串联所有子块的感知哈希序列生成整幅影像的感知哈希值。在影像认证时,首先计算原始影像与待检测影像的哈希序列,然后计算两者的感知哈希序列平均汉明距离,完成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内容的完整性认证与篡改定位。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识别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物较为平滑的区域,同时对JPEG压缩、高斯噪声添加、BMP格式转换等操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为高分辨遥感影像完整性认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2.
地震资料室内处理过程要求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越多越好,而地震数据远距离快速传输又要求野外地震数据量越少越好.为解决这一矛盾,将基于曲波变换与压缩感知的数据重建技术引入到地震资料处理中,对实际的野外不完整数据进行压缩重建.结果表明,曲波变换相对于傅里叶变换在数据压缩采样方法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资料中的面波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在一定曲波基元尺寸的情况下,考虑缺失道数量的影响.最终,得到的重建数据图像纹理清晰、连接自然,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空间态势感知是维护国家空间安全的基础,构建空间态势感知信息支持系统是有效利用空间态势感知信息的手段。阐述了空间态势信息支持系统所需要表达的数据类型,对其主要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系统的总体及各模块的设计思路,分析了系统构建中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和技术途径,给出了部分典型的实验结果,为空间态势信息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4.
供水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但由于管道腐蚀、老化和人为破坏等,管道泄漏问题日趋严重,事故频率持续上升。传统的单一管道测量技术由于受地下环境干扰、探测精度低等问题,无法精确定位泄漏位置,极易造成管道管理混乱、事故频发、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将韶关市已有手段、设备集成,实现一种多源感知融合的测量方法,可解决供水管道泄漏检测效率与精度问题,实现智慧水务供水管道的快速预警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45.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方向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简称《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内容众多、复杂艰巨的科技工程。本文根据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任务与要求,从调查监测信息过程的整体性特征和工程化业务实施的系统性特征出发,分析了《技术体系》构建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基于整体性的《技术体系》的总体架构;继而以协同化数据感知、自动化信息处理、精细化场景管理、智能化知识服务等为主线,论述了《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要求,分析了《技术体系》的数智化实现路径,提出了“空天地海网”一体化协同感知网络体系构建、信息自动处理平台研发、时空场景模型构建、自然资源时空知识服务系统研发、工程化技术重构等主要研发任务。为了切实地做好该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战略需求分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46.
天基信息网络海洋目标监视既要建立完善的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更要研究面向海洋目标监视的多源卫星观测信息融合技术,提升海洋目标监视的广域搜索、精细识别、持续监视和快速响应能力。分析了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中的海洋环境和海洋目标特点,在总结分析天基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的发展历程和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基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在平台网络、时空融合和信息融合等方面的技术突破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海岛环境场三维可视化过程中存在的计算速度慢、渲染效果差和人-机交互不流畅等问题,文章基于WebGL和GPU加速渲染技术,提出基于WebGL的海岛环境场三维可视化方法。对不同环境场进行数学建模,其中矢量场基于二阶欧拉积分算法构建粒子运动模型,标量场基于双线性插值生成网格并建立颜色映射模型;基于视角感知构建多尺度变换...  相似文献   
48.
视觉感受与Markov随机场相结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视觉感受对外界强大的感知与识别能力,模拟视觉神经感知的工作机制,并结合Markov随机场模型,提出一种影像分割方法。首先,分析视觉感知系统的工作机制,将其特性归纳为等级层次性、学习能力、特征检测能力和稀疏编码特性,继而利用小波变换、非监督聚类、特征分析和Laplace分布模拟视觉工作机制,然后结合Markov随机场模型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割。通过不同卫星的真实遥感影像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任务中有非常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9.
辛欣  游雄  卫伟  张君儒 《测绘工程》2010,19(5):24-28
基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于携带、方便使用并支持多人交互合作的平台,其中用户之间的协同感知必然是多用户进行协同工作的基础。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硬件和软件构成着手,从终端到体系构建多移动终端用户虚拟地理环境体系结构,总结便携式移动终端协同感知问题自身的特点,提出基于空间感知的协同模型。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