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760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系统阐述了潮水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动力学特征、盆地北缘目的层构造特征,综合分析了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指出早中侏罗世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找矿目的层,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抬升为渗入型自流水盆地形成提供必要条件,多期次构造运动使盆地北缘形成平缓的构造斜坡带,而断块构造运动既有利于层问氧化带的发育。又限制其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962.
为研究区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与断陷油气资源评价密切相关的11个重要评价指标,构建层次分析图,建立油气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研究区4个主要断陷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优先顺序为德惠断陷、梨树断陷、小合隆断陷和王府断陷。  相似文献   
963.
汤原断陷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非常发育,主要为NE、NEE、EW和NW四个方向。根据目前钻探结果分析,断陷油气主要分布在汤原断陷中轴线以东的中央凸起带和东部凹陷带,紧邻东兴和东发次凹。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预测可能还发育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油气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制约汤原断陷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是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油气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为:在层系上应首先优选古近系的达连河组、新安村组及乌云组;在平面上应优选东兴和东发次凹及其上倾方向。  相似文献   
964.
汤原断陷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汤原断陷的4条主干地震剖面的重新构造解释,对断陷的整体构造样式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总结出两种伸展构造样式、3种收缩构造样式、一种扭动构造样式以及一种反转构造样式.通过对不同构造样式的应力场分析,综合地震剖面特征,证明汤原断陷演化过程经历了5期的应力场变化。根据构造运动期次分析,发现局部构造与油气的生成时间具有较好的配置关系,断裂构造具有较好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965.
本文以沿山西断陷带所布设的GPS监测网的11期复测资料(1996—2006)为基础,在统一的参考基准和相同的模式下进行了计算处理。结果发现:①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时间界限,其地震前后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具体表现为震前较震后东或北东东向快;②震前运动的非线性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地震发生的前两年,震后运动的线性特性比较明显;③统计显示震前运动非线性度除个别点外均大于震后。这些现象与该地震的孕发过程与机理上所表现的运动形式相吻合,虽然计算结果中不排除诸如参考基准的框动影响,但完全归于这方面的扰动似乎也不客观,所以这可能预示着强震有时的影响范围会很大,同时也为认知某些强震发生前的远场场兆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966.
十屋断陷构造发育特征及油气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宏伟  康立功 《安徽地质》2004,14(3):180-184,191
十屋断陷为西断东超箕状断陷,经历多次构造运动改造,构造运动控制盆地的演化、油气的生成、构造圈闭的形成、原生油气藏的破坏及浅部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沉积环境控制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油气区域分布层位及原生油气藏的形成.断裂停止活动处于休眠期时,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但是能形成断鼻、断块圈闭聚集油气形成油气藏;断裂只有在嫩末活动时期,才能作为垂向运移通道,并在浅部形成断鼻、断块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967.
968.
大同盆地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同盆地内沉积地层的岩性、结构、厚度等地质特征及相应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进行研究,结合构造的演化及控制作用,认为大同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其构造演化可分划为白垩纪箕状断陷形成、新近纪典型箕状断陷发育和第四纪盆地定型3个阶段。该区充填历程复杂,包括3个构造层,分别为白垩纪初始沉降、新近纪快速断陷、第四纪盆地扩展坳陷;3期断裂发育期,分别为白垩纪早期、保德组沉积早期及泥河湾组沉积晚期;5个不整合面。大同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在燕山运动以前存在EW向褶皱构造,燕山运动后NW—SE向的挤压作用叠加在近EW向构造之上。此后尽管遭受了十分强烈的剥蚀作用,但是在近EW向和NE向两组褶皱向斜核部的叠加部位,仍残留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  相似文献   
969.
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区独特的"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岩溶地质地貌特征,导致水资源脆弱性问题逐步突出.当前水资源成为限制当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滇东断陷盆地中32区县为例,采用经典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指标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结合进行赋权,对滇东岩溶断陷盆地石漠化区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滇东岩溶断陷盆大部分区县水资源脆弱性为中度及重度脆弱,其中马龙县、华宁县、罗平县为轻度脆弱.禄劝县、开远市、个旧市和泸西县等县为重度脆弱区,耕地石漠化面积比、人均水资源量、供蓄水比、生态需水满足率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驱动该区域水资源脆弱的关键因素.通过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滇东岩溶断陷盆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对策,为有效缓解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0.
为精确划分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层序地层,限定断陷期沙河子组与营城组地层时代,进而研究断陷期盆地的演化,笔者利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获取的下白垩统地层岩芯资料,从岩芯尺度对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界面进行揭示,结合过松科2井地震剖面解释、松科2井及邻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和岩芯精细描述,总结出沙河子组顶界面在不同尺度的具体特征:(1)在地震剖面尺度,其表现为明显上超的特征;(2)在测井曲线上,界面附近表现为由下到上自然伽马曲线变化幅度增大,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由低值变为中高值的特征;(3)岩芯尺度上,表现为细粒沉积的砂泥岩突变为砾岩或火山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