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2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63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350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3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测绘科学》2016,41(3):18-22,17
针对活动断层震间InSAR形变场提取中存在SAR观测数据不足、轨道误差难以合理去除的问题,该文进行了利用单幅InSAR图像提取震间形变场的模拟研究:考虑到InSAR图像中轨道误差和震间形变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一次多项式模型和深部滑动模型模拟了100组叠加的InSAR形变场;然后采用直接恢复震间形变场、先分离轨道误差再恢复震间形变场、一步法分离轨道误差与恢复震间形变场3种方法对模拟的震间形变场进行了恢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幅InSAR图像,利用一步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恢复震间形变场。  相似文献   
862.
应用雷达干涉技术的交通设施形变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测量手段耗时、费力,难以快速完成大型交通设施的形变监测的问题,该文开展了基于高空间分辨率SAR影像的PS-InSAR在大型交通设施形变监测方面的实验研究:选取2009—2010年间27景3m分辨率的TerraSAR-X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提取了天津市西部城郊结合区内主要交通设施及沿线区域的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SAR影像监测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时,可以提取高密度的PS监测点;提取形变信息与水准观测值相互吻合;研究区域存在几个较大的沉降中心,使得一些交通设施在部分路段沉降较大。  相似文献   
863.
南沙海槽南缘逆掩推复构造地区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南沙海槽南缘推复构造的运动和形变是一种周期性的弹塑性运动,周期约为14Ma.建立推复楔形体的动力学模型及两个约束条件,求解得推复楔形体的底部中点的推复方向的主应力和逆掩面动摩擦系数的解析式.建立推复楔形体前缘地层被推复剪断的力学模型、密度模型和内摩擦角模型,求得推复前缘地层被推复剪断时的有效主应力、静岩压应力、推复方向的主应力及其合力和推复构造应力的解析式,建立推复底部的有效塑性屈服模型,求得推复底部屈服时中点的有效主应力和推复方向的主应力的解析式.选择两个剖面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推复楔形体前缘的两个应力图、逆掩面的动摩擦系数及推复方向的主应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864.
华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新活动,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最新断层崖,基岩裂缝、黄土裂缝、山体崩(滑)塌体等众多的地震形变和破坏遗迹,华山山前断裂带应是1556年华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从本文提供的一个古地震剖面分析,华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四次大地震,其重复间隔约2000—2500年  相似文献   
865.
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水使用及矿床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地表的形变,特别是垂直(高程)方向影响更大。为了维持高程基准的现势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以InSAR地表形变监测和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地表形变区高程基准动态维持。并以黄河三角洲区域为例,对2种成果精度进行了对比验证,水准测量和InSAR监测结果基本相符,可实现2种技术手段融合以获取点、面综合的高程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866.
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自带的"Visual Basic "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然后以宏的形式连接在Excel界面上,实现了形变观测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867.
重庆台倾斜潮汐形变干扰异常与震兆异常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清理重庆台十多年来的水平摆倾斜仪的记录图纸、观测数据与原始手簿后,分析总结了温度、降雨、抽水、载荷改变等强干扰的形态特征、干扰机理、影响量级等,确定了其识别方法和轨迹运行规律及排除方法;并对发生于距台站北67 km的统景5.4级地震(1989-11-20)前4天台站水平摆倾斜潮汐形变记录出现的异常现象作出了确属震兆异常图像的识别.  相似文献   
868.
为了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铁矿区进行形变调查和监测,消除安全隐患,在时序CSInSAR(相干散射体InSAR)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48景Sentinel1数据的DSCSInSAR(融合分布式散射体和相干散射体InSAR)技术。该方法首先采用AD (Anderson Darling)检验对同质像素点进行识别,然后基于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算法对最优相位进行估计,最终通过时序形变解算得到铁矿区的地表形变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年平均形变速率范围为-34.50~24.50 mm/a;大部分矿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其中周台子村和路边附近矿区沉降量较大,窑岭沟矿区出现明显抬升现象,最大沉降量和最大抬升量分别达到了34.00和24.03 mm,其形变结果与当地4个GPS监测点结果一致。与CSInSAR技术相比,DS CSInSAR技术极大提高了目标点的密度和干涉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869.
近年来皖北平原地区地面沉降问题相对突出,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力的量化研究尚且匮乏。为深入研究沉降灾害的发育特征,文章以亳州市为例,基于62景Sentinel-1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亳州市地面沉降主要驱动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亳州市主体沉降速率为5~30 mm/a,平均沉降速率为5.7 mm/a。(2)最严重沉降区位于涡阳县公吉寺镇北侧,幅值为84.3 mm/a,沉降主要受煤矿开采所致;非采煤沉降区,最大沉降速率为25.8 mm/a,位于谯城区东北侧。(3)各驱动力因素对地面沉降的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深层水位变幅、中深层水位变幅、中深层地下水埋深、深层地下水埋深、单位面积GDP、松散层厚度、道路密度、人口密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70.
王志  王剑  付修根 《地质论评》2021,67(1):1-12
青藏高原东缘和扬子西缘的构造带是中国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构造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陆—陆碰撞、高原隆升、块体裂解或拼接挤压等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记录和保存了多期次的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痕迹。同时,该研究区域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地壳形变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浅表形变特征与深部构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和制约机制是目前国际地球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依据作者十多年来持续在该区域开展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通过深部地球物理多参数结构成像、沉积盆地分析、地壳形变和强震孕育机制等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下地壳存在低速和高泊松比异常带,该异常体与来自青藏高原上涌的软流圈热物质汇聚,导致从扬子西缘到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深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中、下地壳存在交叠相间的低速(高泊松比)和高速(低泊松比)区域,这些深部结构分布特征与地表形变及前陆盆地隆坳格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青藏高原东缘—扬子板块的深部接触模式及其相应的盆山耦合关系,阐明了板块碰撞—耦合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对剧烈地壳形变、盆地隆坳格局和强震诱发的制约关系。本研究成果将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高原急剧隆升、盆地基底结构与隆拗格局,以及强烈地壳形变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