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442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552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571篇
自然地理   12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丁光富 《海洋世界》2019,(10):48-51
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是沿黄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曲折蜿蜒282千米的蓝色海岸线,串起了西海岸新区的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在新区孕育兴起的琅那文化,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强化了新区人经略海洋、向海发展的意识。新区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海纳百川、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是现代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为新区青少年进行海洋文化教育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新区不断创新海洋教育评估、激励机制,2014年以来,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先后出台《海洋教育实验发展规划》《海洋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  相似文献   
852.
孙九霞 《地理研究》2019,38(6):1283-1289
近年来由西方主导的文化在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导致对西方化的全球化能否达到全球整合目标的质疑不断出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样文化并存的观点受到关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树立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来透视全球化格局的空间治理,回答中国文化的地方性如何传承、如何把握地方性知识的核心等命题。通过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国文化,提高空间治理、地方融合的有效性。因此,地理学关于空间治理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本土和“地方”文化。本专栏旨在系统探讨空间治理中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历史性、地方性、乡村性)因素对空间治理的影响,涉及地域文化信仰空间、传统城市空间、乡村社区空间、乡村性、地方文化、精英实践以及身体实践等多尺度、多领域的治理问题,主要围绕历史地理、乡村性以及地方性实践三个层面的空间治理展开,并对基于文化自信的空间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文化治理中的地理问题和空间治理中的地方文化研究应该予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53.
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精英个体的日常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九霞  苏静 《地理研究》2019,38(6):1343-1355
随着跨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开始从更加微观的日常生活视角关注“地方”文化保护问题,产生日常生活地理学这一研究方向。通过关注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精英个体的日常实践,尝试探讨在国家治理与居民日常生活的互动交织中,微观尺度的精英个体通过怎样的日常实践来塑造和凸显其在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性。研究发现:首先,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中,地方精英获得“文化身份”多体现为对接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体系或者下沉到地方民众日常生活实践,从而获得底层民众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的两种主要纵向路径,或者通过横向联系结合市场,通过商业实践建构地方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其次,由于文化精英具有一定的群体代表性,精英个体间的差异性是形成地方文化多样性实践的重要原因;文化精英个体通过凝结各种要素,融合了地方性、文化性、空间性和主体性,在执行构建文化自信的各项策略中,应给与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54.
卢衍衡  钱俊希 《地理研究》2019,38(7):1609-1624
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互动与文化实践的最重要载体之一。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正在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深刻转型。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广场舞休闲活动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城市空间公共性的理论内涵。利用基于Python的数据挖掘及文本内容分析技术,本研究获取了2011—2015年五年间中国社会有关广场舞的公共话语,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提取出关键的语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本文认为,社会群体通过广场舞这一空间实践来抵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试图恢复正在瓦解的集体归属感。广场舞是在“生人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一次微观尺度上的“再熟人化”实践,是对宏观社会变迁的响应和调适。另一方面,什么是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中国都市居民来说没有现成的模板,当代中国城市公共性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协商的过程。  相似文献   
855.
焦奇  陈萍 《地质论评》2020,66(6):1729-1733
经过对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成立、取得的成果研究,阐述我国土壤研究发端、在土壤研究室存世较短时间内取得卓著业绩以及探索学科交叉研究领域,这些经历和成绩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而且,所体现的精神已成为地质文化优秀基因,激励着地质人在新时代地质事业中服务国民经济和民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56.
为加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重庆古镇的地域和文化资源特征,从保护和利用两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重庆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历史悠久且能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和特色的29个古镇作为评价对象,评价重庆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评价结果显示磁器口古镇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最好,其次是龚滩古镇和安居镇。本研究为科学且量化评价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在古镇资源利用定量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57.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势头良好,却也存在不足。本文借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等方面分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症结。透过李子柒海外走红现象,初步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讲好中医药故事的新思路,即“民间主体+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载体+小亮点=好的中医药故事”。  相似文献   
858.
对中医院校核心课程《方剂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方案:一是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二是修订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大纲,匹配教学设计;三是强化自我教育,纳入分数考核;四是督导与评教结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五是将课内教育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拓展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改革,使学生在《方剂学》教学中全面接受医德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中医药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59.
林元城  杨忍  赖秋萍  王敏 《热带地理》2020,40(4):732-743
采用网络资料收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潮汕宗祠的地方意义、情感互动和内生效用展开分析,探讨了潮汕宗祠对地方感的塑造作用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潮汕宗祠作为同姓宗亲地域联系和情感连结的物质空间载体,通过其蕴含的地方文化、宣传展演和节庆活动等构建乡村地域的情感依恋与价值认同,进而形成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此外,潮汕宗祠通过建筑的形式扎根于地方,并作为乡村地域的异质性空间重构着乡村的地方性,并赋予乡村空间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塑造乡村主体的共同价值和情感认同。诚然,潮汕宗祠的地方意义是通过多主体的共同缔造来实现的,以历史文化、个体记忆和物质资本等塑造自身的地方、民族的地方和跨界的地方。研究基于地方感和乡村治理的视角,强调物质文化载体的社会建构作用,探索乡村文化空间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在实证层面回应了文化治理的积极意义。就现实意义而言,文章通过对潮汕宗祠地方性和根植性的讨论,旨在为乡村文化空间的营造、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乡村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0.
远航  曾宇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78-178
由林凤蕾编著的《体育地理学》一书是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资源供给产物,全书共包含8章25小节内容。其中,第一章为基础体育地理学的概述研究,分别针对研究对象、起源经过、学科属性、研究法则4个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各大高等院校体育地理学课程的弊端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