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古恒宇  李薇  刘晔  武荣伟 《热带地理》2023,(6):1123-1133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2类典型流动原因(异地养老、家属随迁)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异地养老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家属随迁对居留意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异地养老流动老人的居留意愿比家属随迁群体更高;2)流动群体内部因素和流入城市外部特征共同影响流动老人的居留意愿;3)不同流动原因的流动老人居留意愿选择呈现差异化的机制,家属随迁流动老人的居留选择以家庭为核心,城市自然舒适度等外部环境对其产生一定补偿效应;4)异地养老流动老人的居留选择以个人养老目的为核心,依赖于城市群的政策利好及便利养老设施等外部条件,且受流入地社会网络联系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82.
屈野  何韶瑶  彭奕妍  陈翚  张晓琳 《热带地理》2023,(11):2102-2118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以古丈县为案例地,通过融合个体空间路径分析该地区老年农户可持续生计机制。研究发现,面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年轻劳动力外流和空心化,大量该地区乡村老年农户在养老多元福利供给不足、医养服务设施供应短缺和代际关系转型的现实背景下,面临乡村养老结构制约与老人农业理性选择的生计异质性困境。基于脱贫地区乡村社会网络优势在“健康”“参与”“保障”3个积极老龄化维度下,根据老年农户不同生命周期的主体行为需求差异,提出多层次年龄结构与多元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下的老年农户可持续生计路径:1)在农户个体层面,根据老年农户的个体生计行为和生计资本随生命周期变化,动态调整相应的福利来源和生计方式;2)在场域空间层面,通过第六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要素介入,建立应对老龄化的乡村市场产业配套;3)在地域空间层面,根据乡村老年农户社会圈层结构,重构生产、生活、生态适老化生计圈。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养老机构可达性研究尺度过大影响区域可达性评价问题,该文以成都市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成都市2020年常住人口格网化,运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成都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级测算,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养老机构供需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市养老机构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圈层差异明显。中心圈层可达高,边缘圈层农村山地区域可达性较差;可达性与老年人口Moran’s指数为0.331,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养老机构基础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84.
吉宇琴  姜会明 《地理科学》2022,42(5):851-862
运用核密度估计、耦合协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中国老龄化、养老资源配置、养老资源配置与老龄化适配度的演化格局进行了探讨,并揭示空间适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且呈现“东高西低”空间特征;② 中国养老资源配置整体水平提高,空间分布上离散程度上升,各省(区、市)之间的绝对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扩大态势;③ 各省(区、市)养老资源与老龄化的空间适配度明显改善,适配度呈现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的发展格局,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④ 养老投资、政策关注度、养老相关志愿者、老年人抚养比均推动本地养老资源与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适配,养老相关志愿者、老年人抚养比还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而老年人协会则抑制周边地区养老资源空间适配。  相似文献   
85.
韦鑫  尹珂 《热带地理》2022,42(12):2020-2030
基于县域尺度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利用泰尔指数、空间错位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从匹配性角度探讨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协调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2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人口老龄化系数与老年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现从中心城区到主城新区由内至外增加的圈层结构特征;2)202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形成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评价高地,主城新区形成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评价低值环;3)202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存在空间错位现象,中心城区资源过剩与主城新区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4)政府政策、居民收入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对养老服务资源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未能有效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6.
正青人社厅发[2014]21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为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青政办[2012]336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关于土地征收时缴纳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青政办[2013]23号),进一步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被征地农民是各级政府实施征收土地、推进城镇  相似文献   
87.
发展养老服务业,是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现实、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黑龙江省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14年制定了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举办了招商引资推介会。实行“候鸟式”养老,吸引外地老年人夏季来黑龙江省养老,并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是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8.
基于Arc 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可以解决设施(供给)与人口(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两者可跨越区界的潜在相互作用。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常住居家低龄老年人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获取各服务设施到人口聚居点的可达性数值并利用Map Info绘制成图,得出89个社区供需间潜在的空间可达性呈现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种结果,为大连沙河口区针对低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也展现了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针对乡村休闲养老项目选址决策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组建专家小组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4层次、2维度、5要素、12个指标”的乡村休闲养老项目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制定了12个指标的赋值评分规则。按照构建的选址评价体系,结合GIS软件工具,对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典型乡村——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进行实证评价,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该评价体系可用于指导其他类似乡村的休闲养老项目选址实践,确保乡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乡村休闲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0.
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特征,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导致养老、医疗等服务设施的社会需求量急剧增加,中国现有的养老产业发展水平难以适应需求。养老机构是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的研究对于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道路交通网络为基础,利用Arc GIS网络分析法和最短距离模型对武汉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以期为养老机构的合理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