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篇大文章,这个问题很复杂,不仅对中国如此,在全球也是一个大的复杂问题。我们曾做过一个分析,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在进行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其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有几十万人从农民变为市民,而在美国和日本,其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有几百万人由农民变为市民,但在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42.
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子与社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颜秉秋  高晓路 《地理研究》2013,32(7):1269-1279
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滞后、设施及服务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基于北京市区内6 类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包含老年人居住环境因子在内的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模型;并引入社会学及心理学常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SEM Multiple-Group Analysis) 方法,以分析不同社区内各个老年特征群体的不同养老需求。分析结果表明:①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度(指来自家庭、朋友、邻里和社会的各种支援) 构成居家养老满意度的首要影响因子;②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程度对居家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广泛而显著;③ 按照不同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型及其影响路径特征,可将城市居住社区划分为居住环境影响型社区、基本因子影响型社区、社会环境影响型社区、社会环境+居住环境影响型社区等4 种类型,不同类型社区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需求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揭示了提升对老人的社会支持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3.
《浙江国土资源》2012,(10):24-24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规定对新征土地实行“先保后征”,政府补贴资金不提前到位的,不得批准用地。按照山东省2011年1月1日施行的《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被征收土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由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政府出资部分原则上不低于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30%,  相似文献   
44.
颜秉秋  高晓路  季珏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2):1586-1597
养老设施规划配置的关键应着眼于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多主体模拟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前期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养老机构配置问题中需要考虑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等主体的时间变异和空间差异特征、其行为规则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多主体微观模拟模型,对2010-2030年间养老机构需求与供给态势进行了预测,并讨论了养老设施布局的评估指标,通过设施利用率、百人床位数和空间匹配度等指标,对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政策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多智能体模拟技术对把握人口动向及养老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特征而言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研究工具,能够很好地体现各种要素的空间属性。对于北京市的“9064”养老服务规划和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对养老模式的分担比例和百人床位数进行控制,而忽视对空间布局的管控,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有可能出现继续上升的趋势,为此,必须制定城市中心区养老机构的比例,同时对养老机构的定价、选址和服务质量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45.
在有关养老的老年学和地理学研究中,“就地养老”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并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老龄人口养老需求的有效政策手段。迄今为止,关于就地养老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很多能够让老年人健康就地(或在家)养老的物质方面的因素,比如住房条件或家庭照护。有些老年学研究者们认识到,就地养老受到居住环境中实体环境和社会、情感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我们认为,在养老体验研究中,要更加深入地审视“人”和“地方”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我们主张就地养老成功的因素是地方具有维持良好关系的潜力。提到“地方(place)”一词的时候,人们过分局限于关注老年人身体上接近的地理空间,或是具有实体边界的地方,例如房子或社区。而我们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发现,对许多选择就地养老的人来说,更具有意义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所建立起来的多元的、网络化的社会和非社会关系。基于这个新的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年人与地方的多层次的联系,以及从不同尺度和不同类型的人与地方的关系来考察就地养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发达国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正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照护身体衰弱的老年群体,以应对人均寿命延长给社会经济与福利带来的影响。当然寿命延长本身是人类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功。然而,预期寿命的增加也引发了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老人数量的增长,这些高龄老人面临疾病高发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IADLs)下降的情况,而这种能力对保持他们晚年生活的独立和尊严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政策和实践的重心已经从机构养老转为“就地养老”,即支持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地住在自己家里。从概念上讲,这意味着之前由机构提供的服务和照护(care)将改为由家庭来提供,这样脆弱的老年人也可以得到来自家人、朋友和邻居的非正式照护。一方面,这意味着许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由家庭照护所带来的亲密感、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变化,社区的衰落,以及经济紧缩时期保障和福利的大幅削减,造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要面对孤独、孤立及风险。于是,老年人的照护者、照护地点和照护方式,及老年人对这些因素的差异化体验,将成为对健康和老龄化研究感兴趣的地理学家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地理老年学对非正式照护和家庭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该领域的工作对老年人口照护的多学科探讨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7.
北京市养老机构布局的时空演变及政策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席晶  程杨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9):1187-1194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家庭照料资源的减少,机构养老服务在北京市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市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的历程,探析了养老机构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北京市养老机构的发展分为萌芽期(1953-1959年)、停滞期(1960-1977年)、增长期(1978-1995年)和繁荣期(1996-2012年) 4个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②在区县尺度,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阶段和布局现状存在空间差异。延庆县、怀柔区、顺义区、密云县、平谷区、门头沟区养老机构的发展主要处于增长期,呈现出增长期的布局特征;而昌平区、房山区、大兴区和通州区养老机构的增长主要处于繁荣期,并呈现出这一时期的布局特征;③老年政策不仅影响了养老机构的总体规模,并且对各类所有制养老机构的发展历程与空间布局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8.
目前,菏泽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民办500张标准床位以上高档福利养老机构市区内尚属空白。如何进一步对民办福利养老机构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用地上能否尽可能降低门槛,政府管理部门一直存在一些争议和疑虑。  相似文献   
49.
世纪之交,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围绕我国加入WTO后同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为规范市场秩序,消除不正当竞争,国家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着手对科研、设计单位进行体制改革,其中心内容是:科研、设计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由事业单位改为科技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  相似文献   
50.
目的:调查长沙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现状和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需求,为中医护理技术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开展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长沙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养老机构的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现状,利用问卷调查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需求。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长沙市6家养老机构,30个护理单元,共150名老年人。各项中医护理技术开展均未达到100%,其中中药离子导入、药熨从未开展;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需求排名前5 项为中药足浴、穴位按摩、中医食疗、灸法、穴位贴敷,需求最低的5 项是中药湿敷、中药熏洗、药熨、中药坐浴、中药保留灌肠;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机构医疗资源满意度、有无关注中医护理技术兴趣对中医护理技术需求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结合的方式调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护理技术需求和机构内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现状,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开展中医护理专业技术服务提供了指导,有利于改善现有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无法有效对接医疗护理资源而造成的老年健康安全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