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3篇
  免费   1709篇
  国内免费   1672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751篇
地球物理   1658篇
地质学   5840篇
海洋学   553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围绕三门峡断陷盆地中的油气、地热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因机制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并利用高精度深反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MT)、重磁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三门峡盆地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三门峡盆地主要由东、西2个负花状构造构成,西花状构造体大于东花状构造体;盆地东部边缘以观音堂隆起与洛阳凹陷相邻,观音堂隆起发育有壳内透镜状低速体,其东、西两侧均发育有规模较大的隐伏逆断层。研究区内莫霍面为大约5 km厚度滑脱层,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蚯蚓状反射特征,指示滑脱层为西向运动。莫霍面滑脱层上部与下部新发现多条弧形断层。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表明,莫霍面滑脱层的解耦作用是三门峡断陷盆地花状构造形成的主因;在不同时空构造力系作用下,形成研究区新生代全地壳旋转花状构造盆地。  相似文献   
82.
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芯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矿物组合、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粒度累积概率图和砂地比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E23湖盆扩张期弱退积型浅水三角洲物源方向、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发育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 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南祁连山中酸性岩浆岩和中高级变质岩发育区,物源方向为近北东—南西向,稳定重矿物(磁铁矿、石榴子石、白钛矿和锆石)含量高(质量分数介于81. 0%~99. 9%)、不稳定重矿物(绿帘石和角闪石)含量低。② 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为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砂体的成分成熟度一般中等—较差、分选磨圆度中等—较差,粒度概率图以反映河流作用的一跳跃一悬浮式为主;沉积构造类型多样,主要发育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③ 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继承性发育3条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展布的砂体富集带(砂地比值介于35%~65%之间),早期到中期砂体发育程度增强,呈进积式;中期到晚期砂体发育程度有所减弱,呈弱退积式。④ 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持续发育3个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沉积朵叶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其次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早期到中期浅水三角洲前缘发育规模增大,中期到晚期发育规模减小。  相似文献   
83.
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对4种不同强度区域性凝冻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中高纬度的亚洲东部区域距平场呈现“+-”的分布或有切断低压分布,贝加尔湖至中国华北地区以经向环流为主;850 hPa风场上云南南部以南受偏南风和西南风控制,并且在江南至华南存在西南或西风急流,是4种不同强度凝冻过程中形势场共性特征。500 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地区呈两槽一脊或一槽一脊分布;风场上850 hPa东北风回流和700 hPa西南急流形成上暖下冷的形势场,同时850 hPa形成稳定低层切变线;温度场上存在冷-暖-冷的夹心结构,近地面层0 ℃线维持在900 hPa以下,均是较强等级以上的区域性凝冻过程中形势场共性特征。而对于一般性区域性凝冻过程,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呈多槽脊分布,风场上是否存在东北风回流和低层切变线,温度场上是否存在冷-暖-冷的夹心结构以及近地面层0 ℃线位置等特征均不统一。温度剖面图上,当近地面层0 ℃线位置最低时或出现冷-暖-冷的夹心结构时段与凝冻过程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时间段对应。  相似文献   
84.
20世纪70年代,有一些国内的冰川地质研究专家,曾在长沙白沙井以及浏阳河入湘江口处,发现过冰期砾石,并确定它们来自于湘江或者其支流,但找不到砾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85.
加利福尼亚流是北太平洋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及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对位于东北太平洋低纬区BajaCalifornia外海的PC14柱状样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过去14ka来这一地区百年尺度的海水表面温度及生产力变化,发现其存在明显的B/A(Bling-Aller)和YD(Younger Drays)事件,但B/A和YD事件温度变化幅度小于中纬度地区.与中纬度加利福尼亚流系早中全新世温度降低不同,PC14全新世温度无明显变化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了东太平洋低纬地区对高纬地区的气候响应以及沿岸上升流和ENSO现象对加利福尼亚流系中纬和低纬地区的影响不同.从冰消期到全新世,PC14生产力呈现阶段上升趋势,指示了由E1 Nino气候向La Nifia气候的转化以及沿岸上升流加强的总体趋势.在全新世中后期(6.5-3.8ka)生产力的降低,则可能是受ENSO加强的影响.在B/A暖期,PC14生产力增加不多,但氧最小层强度增加,这表明生产力变化不是东太平洋边缘海的氧最小层强化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6.
为了全面评价和考核湘江长沙段各洲滩近几年来采取的不同灭螺措施对洲滩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螺情的影响,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2003~2008年对湘江长沙段20个有螺洲滩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与2003年相比,活螺洲滩数、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和活螺率分别下降了40.00%,99.10%,99.74%,51.09%.经统计学处理,各洲滩有螺框出现率(Z=91.560 2,P<0.01)、活螺率(Z=65.133 2,P<0.01)不相同,但年度下降趋势明显.在20个有螺洲滩中,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5个,占有螺洲滩总数的25.00%;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逐年减少,感染性钉螺的平均密度和感染率逐年降低,2007~2008年所有洲滩无感染性钉螺分布.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中,药物与环改灭螺相结合的效果远好于单纯的药物灭螺.各种环改灭螺措施,又以抬洲降滩、翻耕垦种的灭螺效果更持久,更彻底.  相似文献   
87.
卫星遥感接收数据是遥感影像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对特殊格式的海量接收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成为卫星遥感应用的重要环节。采用多层存储模式对数据分类、分级存储,建立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基于ArcEngine开发技术建立卫星接收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空间数据的快速查询和属性数据的自动入库等高效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88.
随着产能建设及储层精细表征任务难度的加大,一些常规的分析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开发阶段的需要.大牛地气田小壕兔 大16井区H3段致密储层孔、渗相关性差,传统方法针对该类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效果不甚理想.为此,结合地学数据挖掘算法和建模技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靶区储层渗透率进行预测表征.表征过程依托测井及岩心分析资料,首先进行取心样点的水力单元识别,通过支持向量机确定未取心段的水力单元参数集,结合渗透率理论公式输出单井尺度上的高分辨率渗透率信息,并在相控环境的约束下构建靶区渗透率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致密气储层水动力特征的渗透率相控模拟体系能有效提高储层预测精度,为气藏描述及表征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89.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蒙自市老寨乡,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已探明储量的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基于3DMine数字矿山软件系统,建立了矿区白羊矿段钻探工程、地表DTM、断层以及矿体模型,实现了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为矿山地下开采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平台。在地质统计学原理和矿体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块段模型,使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法对白羊矿段矿体的储量进行了估算。并将估值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误差的原因,对估值方法进行了取舍。结果表明:使用普通克里格法对Pb与Zn元素进行估值更加接近真实值,但对于Ag与Sn这两种伴生且品位分布不均的元素并不适合,通过对比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认为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更为合理的估值结果。  相似文献   
90.
川西北地区金矿床的双源复合成矿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地区金成矿受构造-岩相和构造-岩浆双重控制。据该区金矿的产出特点和成矿特征,可将区内金矿(点)划分为层控型、岩控型和双控型。在进行区域成矿分析时应注重构造-岩相和构造-岩浆的致矿、控矿作用,任何片面怀的成矿分析都可能导致成矿认识的简单化和肤浅化。双源复合成矿概念的提出与应用,有助于对本区成矿认识的深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