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从宏观(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微观(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副矿物)对比出发,按国际地层指将深成岩体”属于地层学和地层划分的范畴“的思路,将管店岩体划分成石马凹单元、南封单元、小寺王单元和祝刘单元四个单元,合并成管店超单元。并对岩浆受构造应力驱使由南向北挤侵就位证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黄泥岭岩体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大瞻  曲森 《吉林地质》1994,13(4):41-49,7
黄泥岭岩体出露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自老至新(剔出中生代侵入岩后)可划为七个单元,归并为两个序列,两个独立单元。其中菜子序列和黄泥岭序列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演化规律:由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式由较平缓型向右倾型演化;结构由细粒—中粒—似斑状。岩体经历了同碰撞期—造山晚期演化阶段(Pt_3—∈_3)。呈两侧对称的北西向带状展布,老的在两侧,新的处中间。岩体的就位机制经历了热点—扩张—扩充三个阶段,颇具大洋中脊基性岩墙群依次向外扩张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具四期以上侵入活动的复式深成杂岩体。  相似文献   
23.
周遗军  肖力 《黄金地质》1998,4(2):74-76
从地质工作具有双重性(自然科学属性和经济属性)入手,提出地质科研同样具有双重属性;剖析了我国地质科研往往只注重其自然科学属性而偏废其经济属性所造成的地质科研严重不适应我国经济改革的现状;根据江泽民同志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经济建设思想,结合地质科研的现实,阐述了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科研的定位、准位与就位及相关经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24.
位于石棉县草科地区的花岗岩体,普遍发育渗透性叶理。经对其按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法解体,并重点对叶理、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变形变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该岩体为典型的强力就位花岗岩体热轻气球膨胀模式,渗透性叶理为强力就位机制所造就。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接触关系、围岩构造、形成时代等的详细研究,按构造-岩浆演化期次的划分原则,将新疆阿拉山口西侧侵入岩解体重新归纳为石炭纪混源序列,划分成8个侵入序次,各个侵入序次间为脉动接触关系.克孜勒扎依劳大岩基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之间形成的拉分应力场中被动就位的,从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围岩的变形和变质特征来看,克孜...  相似文献   
26.
伊春地区上游新村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体成因及就位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春-延寿花岗岩带上的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体是一套呈结构演化系列的岩石,岩石类型按结构可划分出一期结构、二期结构、末期结构的完整系列.岩石中普遍发育同源闪长岩包体,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方面表现出明显I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类产出动力学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其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造山后伸展体制是这期花岗岩形成的重要原因,岩浆就位机制呈现出被动侵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金顶铅锌矿床是一个以沉积岩(灰岩与砂岩)为寄主岩石的超大型铅锌矿床。本文在对矿区构造和矿床基本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砂岩型和灰岩型)的构造类型、矿石显微构造及矿石组构的特点。本文研究表明,极其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是兰坪盆地地质构造发育的基本特点,在盆地边缘、盆地内部普遍发育了具有薄皮式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组合特点的成矿前断裂,它们造成矿区内大规模地层倒转与堆叠现象;盆地中发育了由构造角砾岩与透镜体带构成、宽度达近3km的NE-NNE向成矿期中轴断裂,它控制着矿体或矿床的发育与分布;近SN方向的成矿后地堑构造对于矿床具有破坏作用,并使之剥露于地表。金顶铅锌矿床主要有两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即板状或层状砂岩型矿床和角砾状灰岩型矿床,它们分别位于白垩系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与三叠系沥青质灰岩构成的两个逆冲席体内。以凤凰山矿区为典型,金顶铅锌矿床具有3层结构:上部的三叠系白云质灰岩岩盖,中部的砂岩型矿体和下部的灰岩型矿体,三者之间被两条作为圈闭存在的重要逆冲断层带间隔。砂岩型矿体与灰岩型矿体之间由几个角砾岩筒连接,作为成矿时期的矿液运移通道存在。破裂与微破裂构造、块状构造、对生脉状构造及假晶构造等是最常见的显微构造型式,它们的存在揭示出破裂与碎裂、充填和交代作用过程在铅锌矿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就位,直接受构造作用控制。成矿前的逆冲推覆作用为高压成矿流体的形成以及成矿圈闭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成矿期中轴断裂的活动性促使成矿流体向上运移,而灰岩与砂岩的物理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力学属性)则制约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的出现。致密的灰岩渗透率较低,含矿流体加热了灰岩并使之软化,同时高流体压力使得围岩易碎,形成由早期到晚期的细角砾岩、粗角砾岩和破裂,成矿物质同时沉淀结晶,胶结围岩角砾形成角砾型灰岩矿体。高压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低孔隙度的砂岩后,便迅速弥散于其中,沿着颗粒边界或裂隙充填,并交代岩石中的钾长石碎屑及方解石胶结物,形成块状的砂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28.
根据在赣东北1∶5 万葛源幅蛇绿混杂岩区区调的实践体会,提出在区调填图中进行非史密斯地层研究的一般步骤:(1) 利用野外踏勘和前人资料,划分区内地层类型;(2) 区分岩块和基质;(3) 选择一定靶区对岩块进行成分、古生物、同位素等的细致研究,以获得年代和构造背景等信息;(4) 识别岩块、基质及与史密斯地层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并探索其构造就位时间;(5) 重建地层序列,探讨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夏甸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矿石微量元素测定,得出含金流体为幔源-岩浆和变质复合成因.依据容矿断裂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含金流体就位过程及容矿断裂形成环境的探讨,提出复合含金流体主动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月球就位光谱和雷达探测的科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表巡视探测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光谱探测包括月表物质组成、光度特性、太空风化信息和热辐射特征等方面.雷达探测包括月表浅层结构探测、月表之下空洞/熔岩管道的探测和月壤介电特性参数反演.最后对月球就位光谱和雷达探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