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15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甘肃地质》1985,(Z1):139-157
正确的地层划分是进行地层对比的基础。地层对比的目的在于查清沉积物的时空关系,重塑古地理环境。为普查找矿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关于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目前应用最广的主要方法是古生物学方法、地质学方法和同位素方法。古生物学方法对于前寒武纪地层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同学者对于叠层石和微古植物的生物地层潜力存在不同认识。从我们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利用叠层石和微古植物进行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是可行的。地质学方法是进行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常用的主要方法。对前寒武系巨大地层单位的划  相似文献   
922.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以"戏剧之乡"、"南北方言荟萃地"而著称。 历史上,该地的区划、地名多变。据《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历史上曾有上洛、商州等称谓。西周和春秋属晋,战国为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北部属内史,南部属汉中郡。  相似文献   
923.
基于GIS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的发生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灾减灾,从而实现冬小麦高产稳产,本文选取冬小麦晚霜冻有害积寒和频度(危险性)、冬小麦种植面积(暴露性)、灌耕比和单位提灌面积机井数(脆弱性)等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模型。基于1984~2013年气候数据对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价模型,应用Arc GIS进行栅格计算,得到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商丘东部、周口、漯河、驻马店大部、信阳和南阳局部晚霜冻风险指数高,在0.289~0.483之间,为晚霜冻高风险区;而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以及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地区大部晚霜冻风险指数较低,在0.123以下,为晚霜冻低风险区。最后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计算的晚霜冻指数和本文研究结果对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图的提取值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78,表明本文所得到的河南省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区划结果和历史统计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24.
广西大明山地块寒武系碎屑锆石U 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和平  杜晓东  劳妙姬  丁汝鑫 《地质学报》2014,88(10):1800-1819
大明山地区位处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的西南段,对该区寒武系碎屑锆石开展U-Pb年龄谱研究可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构造属性的进一步确定和对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本次研究对该区2件寒武纪砂岩样品分选出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测定和分析。锆石的透射光及阴极发光图像、Th/U比值、稀土元素特征说明其主要为岩浆岩锆石。222个谐和年龄数据显示出5个主要年龄区间:550~560Ma、750~780 Ma、950~1020 Ma、1560~1740Ma和2390~2450Ma,其中以950~1020Ma区间表现为最突出的峰值。对比大明山与大瑶山地区的寒武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两者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最明显的年龄峰值(980Ma)揭示物源区曾是Grenville期造山带的一部分。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系进行比较,结合古水流及相关地质证据,认为所研究样品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华夏地块。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寒武纪时扬子—华夏之间可能没有大洋的分割,而是一陆间海(intercontinental sea)格局。本次研究还在大明山寒武系中测得8颗具有太古宙年龄的古老锆石(≥2500Ma,其中1颗≥3200Ma)。这些锆石具振荡环带结构,Th/U比值均≥0.4,稀土分布多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与Eu负异常,指示其来自岩浆岩,反映物源区在太古宙发生过岩浆作用。结合前人研究获得的华夏地块太古宙锆石年龄信息,认为华夏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地壳基底或接受过古老陆块的物源供给。  相似文献   
925.
通过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野外露头实测、踏勘、前人研究成果整理以及盆地腹地露头缺乏地区的钻井资料的分析,研究了中上扬子地区中寒武世的古地理背景。白云岩的成因、平面上以及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都受控于古地理。中寒武统整个台地区为局限台地,在台地发育咸化澙湖、潮坪、局限潮下、浅滩等次一级的古地理单元。中寒武统的膏岩与白云岩不同程度互层。向台地内部,滩相发育愈少,咸化澙湖、潮坪以及局限潮下越发育;越往台地的边缘,滩相越发育。研究区中寒武统白云岩按照晶体大小可以分为泥粉晶白云岩和砂糖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为潮坪准同生白云岩,机理为蒸发泵作用,白云化流体来自于澙湖浓缩的海水。砂糖状白云岩绝大多数为回流渗透白云化成因,白云化流体主要来自于蒸发泵机理富余的高镁钙比流体。回流渗透白云化过程缓慢,白云石结晶较好。寒武系岩性在垂向上有很好的叠置关系,反映古地貌随地质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926.
《探矿工程》2014,(6):62-62
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2014-06-17)日前,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湘西北部署的慈页1井工作区传来消息,技术人员在现场实验室对该井取出的第一筒页岩岩心解析气进行点火并获得成功,证实了湘西北地区页岩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927.
The Ni-Mo-PGE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shales locate in Zunyi, South China and contain abundant noble metals such as Ag, Au and PGE, and especially Ag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64×10-6. The occurrence modes of A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methods of selective chemical diss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occurrence modes of Ag are complex and diversiform. It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clay minerals, organic matter, sulfides and also occurred as native silver and sulfides with nanometer in size. Combined with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we suggest that the sulfides, clay minerals and organic matter which hosted in the Ni-Mo-PGE polymetallic ores of black shales can play the roles of important reduction and adsorption geochemical barriers for the enrich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silver. This study further implies that the selective chemical diss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ay pave the way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modes of other noble metals in black shales.  相似文献   
928.
冀北下寒武统馒头组底部有一套层位稳定的紫红色、灰黄色白云质砾岩和页岩。砾石具棱角状或次棱角状,粒度分选差,砾石成分与填隙物成分相同,主要为白云岩。根据对该层位岩石组成、沉积特征的分析,其成因与砾岩(碳酸盐岩)中盐类物质经次生变化形成溶塌角砾岩相关。由于该层位稳定,含盐类物质较高,因此在一定层位有可能找到石膏矿。  相似文献   
929.
首次在陕西省镇安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地层中发现了铌(钽)金红石矿化层,该层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第一岩段(C-s1)中的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片岩层中,严格受层位控制,延伸较稳定。  相似文献   
930.
采用加权有效裂缝面密度参数,可以反映研究层段有效裂缝的整体发育情况。基于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塔中和塔东等四个地区28口井的岩心观察,对寒武系上、中、下统的白云岩构造裂缝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方面,内幕型裂缝发育区(塔中地区和塔东地区)加权裂缝平均面密度明显大于潜山型裂缝发育区(牙哈地区和英买力地区);有效裂缝发育程度方面,塔中地区和牙哈地区上寒武统加权有效裂缝平均面密度较大,反映了裂缝对白云岩储层有较好的改造作用;英买力地区中寒武统有效裂缝相对发育;塔东地区各统有效裂缝基本不发育。有效裂缝发育程度的差异,与潜山区和内幕区构造活动强度、流体活动类型及裂缝充填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