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79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122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66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81.
用乙炔抑制法和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对黄海北部海域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及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夏季最大,范围在3.2~7.5μmol/(m^2·h)之间,平均值为4.85μmol/(m^2·h);而在春、秋季其范围分别为0.26~2.65μmol/(m^2·h)和1.21~4.12μmol/(m^2·h)。该研究海域3个季节反硝化细菌数量差别较大,春、夏、秋季分别在1.78×10^4~8.12×10^4,1.18×10^6~6.18×10^6和0.72×10^5~4.50×10^5个/g之间。春、秋两季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和0.750(P〈0.05)。本结果可为黄海北部海域氮循环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82.
783.
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青岛太平角岩石潮间带鼠尾藻附植动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逐月采样调查,并根据蜈蚣藻、角叉菜、扇形叉枝藻、海蒿子和叉节藻等海藻生长期的不同而在不同月份对其分别进行了采样,研究了附植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所有海藻样品共鉴定出附植动物16个类群。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606ind/gdwtalgae,优势类群为线虫和桡足类,其次是腹足类和多毛类。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平均丰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282×103μg/g dwt algae,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低值为2月。其他海藻附植动物的类群数、丰度、生物量均低于鼠尾藻。海藻附植动物的优势类群及其丰度和生物量在不同月份和不同海藻之间均显著不同。相对于海水理化因子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同海藻生长型形态的复杂性及同一种海藻随生长周期而发生的形态变化对附植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季节动态的影响可能占居更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84.
影响我国夏季汛期降水异常的因子繁多,不同因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制约我国夏季降水季节预测水平。目前动力模式对降水预测技巧水平较低,如何开发客观统计预报方法,提高我国夏季降水预报技巧依然存在挑战。该文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和交叉检验方法,提出一种搜索预测因子潜在预测技巧的方法(潜在技巧分布图),并基于该方法开发预测因子自动选择器,建立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自动统计预测模型。与传统线性相关分析相比,潜在技巧分布图不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可直观展现具有显著预测技巧的前兆信号,而预测因子自动选择器则能从潜在技巧分布图中自动筛选最优预测因子,获得逐年不同的预测因子,更符合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影响因子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在完全剔除预测当年信息的回报试验中,该预测模型对1999—2019年中国夏季汛期降水异常的历史回报技巧明显高于动力模式。通过方差订正,历史回报降水的PS评分从71.00分提高到82.10分,显示了该模型的潜在预报潜力。  相似文献   
785.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汀  琚建华 《气象学报》2013,71(3):492-504
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向外长波辐射和风场资料及日本气象厅的降水资料,用30-60d滤波后的夏季风指数在孟加拉湾和南海的区域平均值分别代表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对两支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季节内振荡和南海热带季风的季节内振荡在夏季风期间(5-10月)都有约3次半的波动.夏季风期间,在阿拉伯海-西太平洋纬带上,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有4次从阿拉伯海的东传和3次从西太平洋的西传,其中7月后东传可直达西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在夏季风期间都有4次季节内振荡的经向传播,但孟加拉湾在约15°N以南为季节内振荡从热带东印度洋的北传,在约15°N以北则为副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南传;而在南海则是4次季节内振荡从热带的北传.在以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和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分别划分的6个位相中,都存在1-3位相和4-6位相中低频对流、环流形势相反的特征,这是由热带东印度洋季节内振荡的东传和北传所致.热带印度洋季节内振荡沿西南-东北向经过约14d传到孟加拉湾,激发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的东传,经过约6d到达南海,激发了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北传,经过约25d到达华南,形成热带印度洋季节内振荡向华南的经纬向接力传播(45d).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所影响的降水主要是在20°N以南的热带雨带随低频对流的东移而东移;而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所影响的降水除了这种热带雨带随低频对流的东移外,还有在20°N以北的东亚副热带地区存在雨带随南海低频对流的北移而北移.  相似文献   
78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circulation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over the South China–East Asian coastal region(EACR)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PHR) events over South China during May–August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tensity threshold and duration criterion of the daily rainfall, a total of 63 May–June(MJ) and 59July–August(JA) PHR events are selected over South China from 1979 to 2011. The lower-level circulation anomalies on subseasonal timescale exhibit an anomalous cyclone over South China and an anomalous anticyclone shaped like a tongu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SCS) during the PHR events for MJ group.The anomalous cyclone over South China in MJ originates from low-value systems in the mid-high latitudes before the rainfall.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over the SCS is due to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 and the southea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from South China before the rainfall. For JA group, the lower-level anomalous circulation pattern is similar to that for MJ over the South China–EACR, but with di?erent features of propagation. The subseasonal anomalous anticyclone is also related to the westward stretch of the WPSH, while the anomalous cyclone is traced back to the weak anomalous cyclone over the Philippine Sea several days before the rainfall events.Positive SST anomaly(SSTA) is observed over the SCS and the Philippine Sea during the MJ PHR events on the subseasonal timescale. I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local anomalous anticyclone. In contrast, negative SSTA occupies the South China coastal region for the JA PHR events, and it is driven by the anomalous cyclone which propagates northwestward from the Philippine Sea. The subseasonal positive(negative) SSTAs are generated via the local processes of above(below)-normal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and below(above)-normal latent heat fluxes. The possible role of the subseasonal SSTA in the local convective instability is also analyz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787.
2013年夏,在天气的“舞台”上,高温成了最吸引眼球的“主角”,持续近两个月的高温热浪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饱受炙烤,多地旱情严峻,河道断流,水库干涸。当季节转换,南方高温逐渐退出公众视野之时,东北地区的汛情又让人捏了把汗。嫩江、松花江和黑龙江干流水位持续超警戒水位,堤防长期高水位挡水,多地险情频发,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极端天气频发,2013年夏季的天气气候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788.
宋金花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1,(8):24-28,37
很多地理事象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季节变化是地理试题中的重要信息,常考不衰。正确判读季节信息往往是解题的切入点,而有的同学恰好是因为季节现象混淆不清,才造成审题失误,所以有必要专题突破这一瓶颈。  相似文献   
789.
1INTRODUCTIONOneoftheeffectsofglobalwarmingisthatprecipita-tionhasincreasedoversomeareasintheworld,andthegaugedataofprecipitation (excludingAntarctica)showthatglobalprecipitationhasincreasedslightlybyabout9mmforthe20thcentury, whichwas verysmallcomparedwiththeinterannualandmul-ti-decadalvariability(NEWetal.,2001).Butregion-ally,thereexisted agreatdealofdifferences,suchasinmostpartsofAfrica, Amazon,westernSouthAmerica,theweatherhasbecomedrier,andinmostpartsofEuropeandCanada,thereexisted…  相似文献   
7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