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4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1558篇
测绘学   720篇
大气科学   1055篇
地球物理   1331篇
地质学   4140篇
海洋学   1530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690篇
自然地理   170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5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1954年   14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是一种能够以亚纳米分辨率提供定量的三维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的测试分析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低的检出限。虽然原子探针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和半导体领域,但随着近年来在矿床研究中应用的不断增加,正逐渐成为矿床研究的有用手段。与传统的地质分析技术相比,原子探针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测量体积<0.0007μm3的矿物的元素组成,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揭示矿物成分的复杂性,为理解地质演化过程提供全新的认识。本文在简述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样品的选择和处理以及针尖样品制备的基础上,重点从成矿元素赋存状态、纳米尺度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组成三个方面阐述了原子探针在矿床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成果。迄今为止,原子探针在矿床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成矿元素赋存状态的分析上,尤其是与金矿相关的黄铁矿或其他化学组成相对简单的矿物。而在纳米尺度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组成方面,原子探针应用成果虽不如前者丰富,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全新认识,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子探针在矿床学领域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复杂质谱峰的标定、三维重建失真等。尽管如此,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探针将逐渐成为矿床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3.
Research in branches of that require to 6 printed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and reviews on all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eviews are by invitation only. hnportant new results rapid publication can be submitted as a Letter (Letters must be restricted in length pages).  相似文献   
24.
<正>作者投稿件时若无专门说明,则表示作者和《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都共认:1.投稿稿件为原创作品、无一稿两投。稿件中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2.作者应保证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问题。凡涉密单位作者投的稿件,如作者单位为公安、军队等院校或科研单位,作者应提供稿件不涉密证明。3.稿件自确定发表之日起,除作者特别说明外,按惯例其专有出版权、汇编权、发行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作者拥有论文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25.
中国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而言,尚需推动基于此而又有民众与基层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治理模式。为发展这种模式积累经验,渭南市地震情景构建示范项目借助参与式行动研究范式,特别关注了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当前存在的以下2点广泛不足:一是社会民众与基层的自下而上办法薄弱,且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对策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促进不足;二是科学研究向实际减灾对策的转化不足,特别是针对自下而上办法的科学研究与应用转化不足。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基于广泛参与理念,通过"研究者"和"减灾实践者"、"相关者"、"当事人"2方面人员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诊断评估了渭南面临的主要地震灾害风险及隐患、共同提炼了针对性的减灾对策改进建议等,从而使情景构建所得的结果或认识更加可靠、所提对策建议更加符合当地实际需要;借助行动研究过程平台,尝试了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对策改进3大环节的无缝衔接与同步互动,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直接对接与就地转化。2)基于多尺度、多层面视角和同时为"政府"或"部门"与"基层"或"民众"两大类用户服务。在关注改进自上而下对策的同时,针对薄弱的自下...  相似文献   
26.
面向未来的海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以地质时期海面变化过程等理论性研究为主要方向的海面变化研究经过70年代在观念、方法和资料积累方面的突破,自80年代初期以来进入了以“面向未来”为基调的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关于未来海面变化幅度及其影响和对策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90年代初以来的几年间,世界海面研究的活跃领域是地质历史时期(例如LGM,5e等阶段)的海面实况、极地冰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海面控制原理、海面模型以及绝对海面的航天测量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预测热”之后的“冷思考”。中国海面变化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迅速发展,今后应注意引进先进技术方法,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发掘自身的优势,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7.
1933~2007年黄河上中游连续枯水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按照颜济奎分析黄河上中游连续枯水段的方法,根据潼关站1960~2007年实测年均径流量,依据龙门、华县、河津、状头四站多年年均径流量为基础,具体分析1960~2007年黄河上中游径流量丰枯的变化情况,获得1969~1982年和1985~2007年两个连续枯水段确实存在.从连续枯水长短和程度来看,1985~007年居黄河上中游538年中11个连续枯水段之首.得到黄河上中游水文周期平均在70~80年之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GIS Web Services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GIS作为网络技术和GIS技术的结合点,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WebService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在Web上进行软件设计的方法,也引起了WebGIS实现体系的变革。阐述了GIS Web Services的理论和体系以及利用Web Services技术提供地理服务的方式,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提出了具体的GIS Web Services应用模型。实践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周明达 《北京测绘》2004,(1):43-48,51
国家测绘局启动测绘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在测绘事业未来发展、测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思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测绘事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为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二次创业”深化改革指明了操作的方向。本文结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实际,研究探讨了本院发展战略的特点、业务发展框架结构、供应链管理以及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罗少聪 《测绘学报》2004,33(2):186-186
随着现代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日臻完善,目前重力场观测精度已达到10-9 m/s2量级,位移观测精度已达到cm量级,应变观测也已达到10-8量级,这些高精度观测手段在测定地球形态,研究内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少聪,男,1962年生,广东兴宁人,198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2003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球重力固体潮和大气负荷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