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7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7篇 |
地质学 | 12篇 |
海洋学 | 42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16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日前,我国首艘自行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造船厂建成下水。据悉,该船是具有综合导航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的远洋综合调查船,它的建造将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252.
253.
为研究S型铺管船铺管工况下的动力定位系统性能,进行了船体-托管架-管道的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定位模拟。采用广义弹性面接触法模拟托管架上托辊,莫里森杆构建托管架模型,集中质量法计算管道受力,并应用PID和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和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分配的推力系统,进行了全耦合S型铺管动力定位时域分析;研究了船体波频运动对于管道-托管架耦合作用力和动力定位系统的影响;比较分析了铺管工况和非铺管工况下的定位精度影响;同时应用API规范对管道应力进行校核,验证了该耦合模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垂荡和艏摇对于管道-托管架-船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力对动力定位系统影响很大,在动力定位系统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减小纵摇和迎浪铺管是使铺管作业和动力定位系统安全有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54.
祝侃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22,5(2):178-184
提出一种可快速布置、自动适应阵型、基于同步信标的高精度船载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采用柔性短基线四元阵,可布置在各型试验船或测量船,利用回波测距,自动计算出试验船上4个声基元布放点的坐标位置关系,再结合双天线卫星罗经的GPS高精度定位、定向数据,快速生成短基线阵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描述了该定位系统的系统原理、组成和工作过程,并完成了一套用于湖上试验场的定位系统,试验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55.
256.
北斗天线电气相位中心偏差检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北斗双星定位系统精密定位、定向的工程需要,提出一种北斗天线电气相位中心常值偏差3维检验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方法通过基线旋转、单天线旋转、交换天线,利用载波相位单差、基线长度、天线高差测量信息来估计天线电气相位中心偏差,并且在单天线旋转条件下对不同方向、不同天线间单差观测方程求差,以减少未知参数个数.最后,应用此模型检验一对北斗天线,检验结果表明,在单差均方差为0.005周,基线长度、天线间高差均方差为1 mm的条件下,天线间电气相位中心偏差水平分量的检验精度达0.3 mm.论文所述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野外对北斗天线进行电气相位中心偏差检验. 相似文献
257.
在分析与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动力定位系统的优缺点;介绍了半潜式石油平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结构以及一般定位精度要求和常见位置参考方式;着重对比分析了动力定位系统建模以及半潜式海洋平台动力定位控制方法,并针对目前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58.
高精度实时动态GPS差分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GTH)是一种高精度实时差分GPS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同时对两个以上活动目标的精密定位,自动跟踪引导,系统定位精度(实时,事后两种模式)小于5m,本文介绍GTH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论述了距测量算法设计,文章还提供了系统进场试验结果以及性能进一步改善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59.
260.
为客观评估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将闪电定位资料与广州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及高建筑物自然闪电观测试验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 2011年期间对真实闪电事件的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74%和40%,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660 m和1500 m;2012年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97%和90%,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950 m和470 m。2008 2011年期间闪电定位系统的回击电流幅值约为真实值的0.7倍,而2012年约为真实值的4倍。总体上,2012年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子站大幅度增加后,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均有明显提升,但对回击电流幅值的估算呈现系统性偏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