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74篇 |
免费 | 2235篇 |
国内免费 | 27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09篇 |
大气科学 | 4488篇 |
地球物理 | 2472篇 |
地质学 | 3395篇 |
海洋学 | 2283篇 |
天文学 | 183篇 |
综合类 | 911篇 |
自然地理 | 27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475篇 |
2022年 | 596篇 |
2021年 | 647篇 |
2020年 | 529篇 |
2019年 | 577篇 |
2018年 | 463篇 |
2017年 | 489篇 |
2016年 | 496篇 |
2015年 | 529篇 |
2014年 | 868篇 |
2013年 | 696篇 |
2012年 | 747篇 |
2011年 | 733篇 |
2010年 | 698篇 |
2009年 | 819篇 |
2008年 | 798篇 |
2007年 | 755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632篇 |
2004年 | 501篇 |
2003年 | 554篇 |
2002年 | 513篇 |
2001年 | 429篇 |
2000年 | 332篇 |
1999年 | 335篇 |
1998年 | 373篇 |
1997年 | 400篇 |
1996年 | 317篇 |
1995年 | 261篇 |
1994年 | 281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234篇 |
1991年 | 213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0篇 |
1975年 | 10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这是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研判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对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2.
我国岩溶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问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中国岩溶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解决和应对岩溶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将推动岩溶科学的发展,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的岩溶研究应当落实地球系统科学在岩溶学中的应用,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探索我国岩溶关键带的特征和重要过程;加强岩溶作用应对全球变化、岩溶碳汇速率和稳定性的研究,建立应对极端气候的长效机制;考虑古纬度和古气候对古岩溶形成的影响;深入探索微生物对深部碳酸盐岩岩溶形成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思考从南北方岩溶分界线的角度开展岩溶自然遗产地的申报工作;将现代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岩溶资源环境、水文地质研究中,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研究,服务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33.
利用1952~2001年丹东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温度、降水求直线回归方程和5a滑动平均值方法,分析近50a丹东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四季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和四季降水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4.
干旱是影响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气象灾害.本研究基于多时间序列的SPEI和NDVI栅格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2000—2018年黑龙江省干旱和植被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从而揭示了干旱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1)干旱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季节特征,以及干湿变化的阶段性和趋势性,呈东—西干湿反向变化空间分布;2)植被分布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但年际特征不明显,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3)干旱对植被分布影响具有复杂性.研究结果可为干旱防灾减灾和影响评估以及区域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煤层成因是煤地质学的核心。煤层是一种沉积地层,它遵循沉积学、地层学、岩石学以及矿床学的基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其成因并不同于煤的成因。传统煤地质学的核心观点是煤层由泥炭沼泽演化而成,其本质就是成煤物质的垂向加积。通过对煤层垂向和侧向加积的分析对比以及大面积稳定展布的厚煤层低自然伽马多峰现象、层理与条带结构等沉积特征的研究,认为成煤物质是机械沉积的,煤层像大多数沉积岩层一样是侧向加积形成的。对于厚煤层而言,多期侧向加积产生了次生垂向加积,其形成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连续的、线性的垂向累加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不连续的、非线性的侧向叠合过程,成煤物质是不连续的、多期多源的,厚煤层中普遍存在的夹矸便是其不连续的证据,同时厚煤层是穿时的。煤层侧向加积与较深水或海相沉积共生,是一个有机连续的整体,符合瓦尔特相律和古生态学原理,符合煤层厚度、形态多变及下伏地层沉积体系多种多样,也符合成煤物质超巨量工业富集、含煤地层灰色灰黑色、煤矿床质量优良的事实。 相似文献
38.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冻胀量和融沉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防冻融、冻胀效果,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和土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在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中分别研究了土工袋和土冻胀量、融沉量之间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经历4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封闭系统中土工袋冻胀量、融沉量分别小于土的冻胀量、融沉量;开放系统中土的冻胀量为土工袋冻胀量的1.9倍,土的融沉量为土工袋融沉量的2.2倍,开放系统中地下水对土工袋的补给量远小于土的补给量,试验验证了土工袋可以有效防止渠道及建筑物基础冻融、冻胀破坏,可为渠道防冻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40.
该文以1999年及2009年岑溪市土地利用数据为来源,在GIS的支持下,分析了10年来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转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耕地垦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其中林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为研究区内变化面积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受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全市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