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CHAMP加速仪数据校验太阳活动峰年的大气模型精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宏波  赵长印 《天文学报》2008,49(2):168-178
介绍CHAMP星载加速仪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证实仪器的x轴存在故障.为了研究太阳活动峰年大气模型的精度,处理了2001至2002年的加速仪数据,利用切向非引力加速度反算大气密度.然后从统计的角度分析DTM94和MSIS90大气模型的误差,得到一些定量的结论,太阳活动峰年DTM94的误差为30%-35%,MSIS90的误差为25%-30%,MSIS90比DTM94误差小,模型间最大差异约10%.  相似文献   
82.
乔琪  魏涛 《贵州气象》2003,27(1):39-40
2002年6月17-19日我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持续性的暴雨天气过程。着重从大气不稳定能量方面分析这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3.

利用NCEP 0.5°×0.5°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多普勒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对西行登陆福建的秋季台风“菲特”(1323)、“鮎鱼”(1617)和“杜鹃”(1521)登陆后倒槽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和预报难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秋季台风倒槽特大暴雨均由中尺度对流的持续影响造成,特大暴雨出现在低空水汽通量辐合、θse大值区或锋区以及大尺度强迫抬升的重叠区域,另外在减弱的台风中心附近也出现了水汽辐合、θse大值区和强迫抬升的持续,倒槽区域较减弱的台风中心附近更为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是其出现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菲特”(1323)和“鮎鱼”(1617)的冷空气影响、不稳定能量和大气层结有差异,对流的特征和强度不同“。杜鹃”(1521)基本没有冷空气影响,但在强大暖湿气流北上过程中,急剧增长的不稳定能量在低空切变、地面中尺度辐合和海岸强迫的共同作用下释放,触发中尺度对流发生发展。在业务预报中,由于对倒槽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强度和持续时间认识不够,加上数值模式降水量预报偏小,导致预报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84.
由海面蒸发波导预报平流海雾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铁宝 《海洋预报》2004,21(4):40-47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雷达探测到海面存在蒸发波导现象时,该区域傍晚或次日出现平流海雾的概率很大,反之,当海面出现平流雾时,海面存在蒸发波导的概率也很大。本文试图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预报平流海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民勤“2010.4.24”黑风天气过程的稳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4月24日民勤出现黑风天气,给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利用民勤黑风发生前后2010年4月24日08时~25日08时的探空观测资料,对大气不稳定能量、热力参数“V—3θ”和动力参数“相对风暴水平螺旋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黑风发生时,民勤近地面存在正不稳定能量,促使黑风在近地面层爆发性发展,使沙尘粒子在正不稳定能量区聚积,形成黑风墙。民勤黑风爆发前和爆发时大气温湿结构呈现出上湿下干的分布特征,低层湿度较小不利于降水产生,为沙尘扬起提供了较好的垂直方向的环境场条件;黑风爆发前大气层结500 hPa以下风场的垂直分布形成顺时针滚流,为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气层有利于黑风生成和发展;黑风过境后,风场的垂直分布顺时针滚流下降至700 hPa以下,说明大气层结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变薄、减弱,700~500 hPa存在逆时针滚流,抑制上升运动,预示黑风将减弱。黑风爆发期间在河西走廊中部存在一个相对风暴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中心值达到-870 m2 /s2,远小于强沙尘暴发生的临界值-600 m2 /s2,沙尘暴的强度与相对风暴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民勤测站的相对风暴水平螺旋度<0,其上游存在≤-600 m2 /s2的最小中心时,民勤测站将出现强沙尘暴;当民勤测站的螺旋度<0,其上游存在正值中心时,下游存在负值中心时,民勤测站的沙尘暴结束,能见度好转。  相似文献   
86.
87.
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地球轨道的变化有关。科学家经过对各种现象的研究后提出,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的太阳辐射,这样就使地球的大气层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与冰期变化因一方面是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以及地轴的位置改变所致,另外地球椭率的变化,即地球旋转所造成的自身变化也是促成冰期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8.
针对昆明地区近10年烤烟种植冰雹灾害事件,分析了 5~9月209个中度以上冰雹灾害事件的时空分布,用历史高空探测秒级数据,分析0℃层、-6~-8℃层、-20℃层高度和0~-20℃层负温区厚度的变化特征,从环境条件及层结特征的角度出发,对其产生的大气层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昆明地区冰雹灾害事件分布极不均匀,7...  相似文献   
89.
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层结和混合层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在加密观测期间所得到的1天4次的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层结和混合层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南海北部季风爆发的日期是5月17日,而南海南部季风爆发的日期是5月21~22日左右,季风爆发在南海北部表现出与南部明显不同的特征,其突然的爆发性更为显著。(2)南海季风爆发前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在南海南部与南海北部有明显的不同。在季风爆发前,都存在着明显的混合层,但其厚度不同。南海南部混合层的高度变化在930~970hPa范围内,而南海北部偏高,约为900~980hPa。随着季风的爆发,混合层厚度减小,甚至消失。(3)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对流层中低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层结结构。季风爆发前,空气比湿较小,大气稳定,混合层顶高度较高,在对流层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干层。随着季风的爆发,干层逐渐减弱,或趋于消失。这主要是由于季风爆发后,西南季风把大量暖湿空气输送到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增强,大气呈现不稳定层结并伴有降水发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6):8-11
太空Space过去的火星和现在的地球科学家通过对发生在火星上一次古老火山爆发事件的研究后发现,这颗红色星球在数十亿年前拥有充沛的地表流水以及相对较厚的大气层,和地球的环境非常相似。研究工作是受到了一块在大约35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中被抛射进入大气层的岩块的启发。这颗岩石碎块最终落回了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