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黑碳观测仪于2007年10月-2008年1月对长春市黑碳气溶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长春市秋冬季每小时平均黑碳浓度达16.042 μg·m-3, 最大值可达181.014 μg·m-3, 说明长春市的黑碳污染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 冬季黑碳浓度高于秋季; 黑碳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一天有两个峰值, 分别在08:00~09:00和17:00~20:00; 近地层大气垂直温度梯度与黑碳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机动车尾气排放、 冬季采暖和工业用煤等造成了空气中较高的黑碳浓度; 经常出现的低层大气层结逆温更使得低层大气中的较高含量的黑碳不易扩散是冬季黑碳浓度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是近年来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数字化高空探测仪器,其功能是与GFE(1)型二次测风雷达(L波段雷达)相配合,利用氢气球携带仪器升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综合观测地面至高空30kin范围内不同高度上大气层温、压、湿、风向、风速、空间定位等气象要素。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感应速度快等优点。整体性能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高空探测仪器。  相似文献   
103.

利用NCEP 0.5°×0.5°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多普勒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对西行登陆福建的秋季台风“菲特”(1323)、“鮎鱼”(1617)和“杜鹃”(1521)登陆后倒槽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和预报难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秋季台风倒槽特大暴雨均由中尺度对流的持续影响造成,特大暴雨出现在低空水汽通量辐合、θse大值区或锋区以及大尺度强迫抬升的重叠区域,另外在减弱的台风中心附近也出现了水汽辐合、θse大值区和强迫抬升的持续,倒槽区域较减弱的台风中心附近更为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是其出现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菲特”(1323)和“鮎鱼”(1617)的冷空气影响、不稳定能量和大气层结有差异,对流的特征和强度不同“。杜鹃”(1521)基本没有冷空气影响,但在强大暖湿气流北上过程中,急剧增长的不稳定能量在低空切变、地面中尺度辐合和海岸强迫的共同作用下释放,触发中尺度对流发生发展。在业务预报中,由于对倒槽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强度和持续时间认识不够,加上数值模式降水量预报偏小,导致预报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04.
受静止锋北侧一条强对流云团的影响,深圳市2001年4月9日下午出现了少见的强对流天气,16年来首次记录到冰雹,市气象台发布了2001年第一个暴雨信号。红色暴雨信号。由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深圳地区上空的大气层结比较稳定,而强对流过程又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特征(降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和中尺度天气现象(降水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本文通过对该强对流过程的中尺度分析,找出这场暴雨的触发机制—重力内波,探讨以后预报局地暴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卫星、雷达和NCEP1°×1°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13年6月27~28日齐齐哈尔市稳定性中雨和龙江县对流性暴雨天气成因,结果表明:龙江短时强降雨出现在850hPa切变线同500hPa槽线或850hPa干线位置近于重合时,层结不稳定,上升运动强;齐齐哈尔降雨发生在低层切变线附近,层结趋于稳定,上升运动弱。地形迎风坡作用有利于龙江降雨强于齐齐哈尔。 单站风、相对湿度和垂直速度时空变化差异以及对流有效位能、大气可降水量和SI指数等物理量可以反映两地上升运动、水汽、层结不稳定条件差异。较好的水汽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只是对流性短时强降水的必要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小尺度对流云回波产生龙江短时强降雨,齐齐哈尔稳定性较大降雨由层状云产生。  相似文献   
106.
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层结和混合层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在加密观测期间所得到的1天4次的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层结和混合层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南海北部季风爆发的日期是5月17日,而南海南部季风爆发的日期是5月21~22日左右,季风爆发在南海北部表现出与南部明显不同的特征,其突然的爆发性更为显著。(2)南海季风爆发前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在南海南部与南海北部有明显的不同。在季风爆发前,都存在着明显的混合层,但其厚度不同。南海南部混合层的高度变化在930~970hPa范围内,而南海北部偏高,约为900~980hPa。随着季风的爆发,混合层厚度减小,甚至消失。(3)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对流层中低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层结结构。季风爆发前,空气比湿较小,大气稳定,混合层顶高度较高,在对流层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干层。随着季风的爆发,干层逐渐减弱,或趋于消失。这主要是由于季风爆发后,西南季风把大量暖湿空气输送到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增强,大气呈现不稳定层结并伴有降水发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正UFO真的存在吗?这一世纪难题一直让人心存疑惑。而在2月15日发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陨石撞击事件更是让人浮想联翩。陨石撞击事件已造成1200多人受伤,近3000座建筑物受损。在这一事件中,youtube视频中击穿陨石的不明飞行物,尤其引人关注。俄《共青团真理报》称,有人认为是外星人拯救了车里雅宾斯克这座城市。但多数人认为,陨石是被处于自动工作状态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8.
陨石     
《西部资源》2013,(2):57-57
"不久前,降落于俄罗斯境内的陨石引起了世界极大的关注。这颗陨石进入大气层之前重约10吨,进入大气层后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坠落,并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公里处分解。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1908年也曾遭陨石撞击,造成2000多平方公里面积被严重破坏。本期将对陨石的相关知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9.
周之栩 《浙江气象》2012,33(3):18-20
通过对2010年12月15日湖州市暴雪过程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发现,可以清楚地展示暴雪过程风场变化特点,通过分析高低层冷暖平流的分布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暴雪过程的大气层结结构;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垂直速度、折射率结构常数及探测高度等指标的变化能反映降雪的开始、结束以及降雪的强度,为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 FNL资料对“狮子山”(1006)和“天兔”(1319)两个台风造成山东半岛秋季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两次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2)两个台风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以及强度差别均很大,大暴雨发生在台风登陆后从广东移到广西的过程中,高空北支冷槽、台风倒槽和850 hPa切变线是造成山东半岛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3)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之间850 hPa偏强东南气流将东海、黄海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山东半岛并在此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均利于大暴雨的发生;大暴雨发生前大气处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台风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两层或三层锋区的斜压性特殊结构及高空急流的增强是山东半岛秋季台风远距离大暴雨的重要特征。4)两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特征、锋区斜压性结构特征、不稳定大气层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