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9篇
  免费   2603篇
  国内免费   4339篇
测绘学   792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2057篇
地质学   12631篇
海洋学   906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732篇
自然地理   431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636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498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395篇
  1991年   331篇
  1990年   281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0篇
  1954年   8篇
  1951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多孔岩石孔隙体积是随应力条件而变化的,由于实验室测定岩芯孔隙度时所用的压力条件与储层实际应力不心相同,故实际应用时需进行地层孔隙度校正。本文提出不同应力状态下孔隙度转换公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2.
饱油,饱水岩石电阻率的测试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油水饱和度下测试了砂岩和灰岩样品的电阻率值,测得了它们随和度变化的不同规律,饱水砂岩电阻率随饱和度均呈指数下降,而饱油砂岩、石灰岩电阻率则随饱和度呈对数下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和机理,且给出了较好的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953.
1 kHz—15 MHz岩石介电常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行板电容法是低频段测量介质介电常数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使用HP16451B低频段介电测量装置测量岩石介电特性的方法。给出岩石介电常数与岩性、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矿化度和频率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岩石低频段介电特性和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4.
955.
安徽月山地区闪长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徽月山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成岩-成在放区段。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和阐明了月山地区闪长岩类的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源区特征、岩浆形成与演化机理等。  相似文献   
956.
本文简短地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模拟孔隙岩石弹性性质的方法:网络模型方法。它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957.
试论胶东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条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胶东群、粉子山群和蓬莱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认为,胶东群是金的主要矿源层;粉子山群和煌斑岩脉也提供了部分金的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促使成矿物质转移。  相似文献   
958.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芳  张录易 《地质论评》1995,41(4):355-362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的空白,进一步表明发生于晚前寒武纪的该类具瓶状囊壳的微动物群,曾延入寒早期的事实,现有微化石化碳质保存,为探讨其囊壳原始物质组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59.
中国东北及邻区大陆边缘构造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克东  王莹 《地质学报》1995,69(1):16-30
中国东北及邻区大陆边缘包括两个构造带。内带由裂解的古陆碎块组成,其北部与古亚洲洋的演化有关,南部与古太平洋演化有关。外带由中生代地体组成。它们是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的洋壳碎块与晚中生代的深海沟堆积组成的混杂体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到现代太平洋板块活动前,即由泥盆纪到侏罗纪曾存在过另一个大洋-古太平洋,其洋底扩张活动形成了上述的构造带。晚侏罗世后本区发育左旋平移断裂系,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形成了大陆缘火山-  相似文献   
960.
大兴安岭中南段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包裹体特征、相变行为的系统观察与测定,以及对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内主要矿床成矿过程中成矿液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流体成分、流体的沸腾现象、成矿压力以及PH,Eh,Fo2,还原参数等成矿的物理化学参数,从而为划分矿化蚀变阶段,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和深化对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矿床属于不同的成矿系列,只要矿床类型相同,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