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4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251篇 |
地质学 | 818篇 |
海洋学 | 43篇 |
综合类 | 26篇 |
自然地理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54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海上风机在风、浪等水平往复循环荷载下大直径单桩基础的循环弱化特性,设计了稳定输出长期循环荷载的机械加载装置,开展了软黏土中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和传统长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根据API给出的骨干曲线和Masing二倍准则构建循环荷载下的p-y(荷载-位移)曲线,并借鉴前人工作,采用累积塑性应变描述软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弱化,提出了分析大周数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基础循环弱化的理论方法。该方法将循环荷载次数、幅值等外界条件与桩周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建立联系,以适应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的水平循环荷载形式。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认为,大直径单桩基础因刚度较大,在同样的水平力循环荷载条件下,其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长桩。在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的设计中采用基于黏土残余强度的循环后稳定水平承载力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2.
73.
74.
墙后塑性区的临界深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传统计算公式仅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视墙后填土为服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材料,假定塑性区的一族滑移线为直线即平面滑裂面,提出弹性覆盖层取代传统的张拉裂缝,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滑楔分析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在一般情况下的塑性临界压力、临界深度以及塑性区可能最大深度的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塑性临界深度的解析解与目前文献采用迭代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传统计算公式是该解析解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75.
动载作用下淤泥质软土流变模型与流变方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淤泥质软土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具有黏弹塑性流变力学特性。在理论分析和测试基础上,建立了黏弹塑性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了新的流变方程和动态黏弹性流变参数。研究结论对分析动态载荷作用下软土流变力学响应与稳定性,探索软土加速流变并导致岩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维护岩土工程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6.
软土具有流变性,因此,分析基坑开挖时需要考虑时间效应。逆作法施工时,由于出土条件和结构施工条件的限制,导致施工周期延长,因此,基坑施工的时间效应尤为显著。以上海中山医院工程为例,考虑软土流变效应,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逆作法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施工期间各工况的围护和土体的内力与变形性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土体流变的分析方法能较好的模拟逆作法施工的时间效应,并合理地反映基坑开挖过程对围护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逆作法基坑施工过程复杂,开挖周期相对较长,应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施工速度,以达到控制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上地幔橄榄岩流变性研究新进展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深部地幔流性研究进展综述文章之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地球物理学界在涉及橄榄岩上地幔流变性的下述三方面取得的进展:(1)化学环境因素对橄榄石高温塑性的影响;(2)高温高压下水在橄榄石晶体中的溶解度和赋存状态;(3)橄榄石多晶体的变形机制转变,并对由此得出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岩石的流变性质与断层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断层带的为形机制为主题,简要总结了与此相关的岩石流变性质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已有的几个断层带模型,并就进一步应开展的研究课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9.
二维热传导/对流数值模型显示,纯传导的固体岩石圈与纯对流的流体软流圈之间存在一过渡层,即流变边界层,其间传导与对流共同作用来传递热量.流变边界层厚度主要由软流圈黏性系数(η)控制,而受固体岩石圈厚度及热状态影响很小.随着η从1×1021Pa·s降低至1×1019Pa·s,流变边界层也随之减薄,流变边界层的厚度与lg(η)成正比.流变边界层的存在是造成热岩石圈与地震岩石圈厚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全球典型克拉通岩石圈的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岩石圈厚度普遍大于热岩石圈厚度,二者的差异多数在70~90km,很好地验证了流变边界层的存在.研究发现二者的差异在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逐渐减小:由西部鄂尔多斯的约80km减少至渤海湾盆地的约20km.反映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下部流变边界层厚度自西向东减薄,意味着软流圈黏性系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这可能与中生代太平洋俯冲脱水形成的低黏大地幔楔有关,从一侧面印证了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岩石圈塑性流动与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对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机制有两种不同认识,即“刚性”板块通过弹性实现应力远程传递和岩石圈通过下层塑性流动实现应力远程传递。通过对岩石圈各层变形属性和塑性流动的研究。认为通过处于塑性状态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塑性流动实现应力远程传递和控制板内构造变形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