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6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2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60篇 |
地质学 | 899篇 |
海洋学 | 18篇 |
综合类 | 140篇 |
自然地理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肥城煤田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开发历史悠久,为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开采导致塌陷范围广、深度大、积水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文总结了目前普及化程度较高的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分析研究、归纳得出适应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四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分别为:土地复垦治理模式、“渔业+农业”治理模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并对四种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今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治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采煤塌陷及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煤矿开采塌陷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了降低因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34.
岳阳金都金矿尾矿库左岸山体出现多处地面裂缝,对尾矿库的安全运行已构成潜在威胁,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势必形成较大的地面塌陷区,构成地质灾害.对该矿地面裂缝成因、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并建议对山体下老窿(采空)进行回填或灌浆处理. 相似文献
35.
徐州市区地面塌陷与岩溶水开采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水是徐州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由于对岩溶水的长期不合理开采,诱发了地面塌陷。论文概述了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采状况。较系统地分析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6.
37.
近年来,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影响和制约了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在武汉市以往岩溶塌陷事件调查及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总结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在空间上,武汉市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位于中心城区的长江一级阶地;在时间上,武汉市岩溶塌陷时间多发生于2005年之后,且多发生在4~9月份。另外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包括岩溶发育条件、上覆第四系土层结构、长江水位波动、降雨等自然因素和地下水开采、人类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本文旨在为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
唐山市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制与迭置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阐述唐山市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情况和产生塌陷的地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原因。指出超量开采岩溶地下水是唐山市岩溶塌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所在。地震不是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直接致塌原因,但是地震作用破坏了盖层土体的连续性而使其更易破坏。文中提出了分别用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进行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划分的原则和单因子图迭置分析的危险区划分方法,并研制了岩溶地面塌陷区划的软件系统KLC。以1990年地下水流场条件为基础,对唐山市岩溶地面塌陷进行了迭置分析和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39.
钟立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4):26-29
文章从北京郊区平原之下隐伏基岩的岩性、构造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出发,指出①京郊平原深部存在隐伏岩溶塌陷问题;②京郊平原开采深部基岩岩溶水与保护地质环境问题。文中不仅列举了国内外类似的实例作为佐证,还特别介绍了1995年5月5日发生在京郊平原的首例大型深层隐伏岩溶塌陷。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将来可能的发生趋势及其危险区。最后,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护好首都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40.
湖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地处浙江省浙西北山地滑坡、岩溶和采空区地面塌陷及杭嘉湖平原沉降防治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西北部及西南部为中、低山区,中、西部为丘陵地区,东部为水网平原区,地势总体上显示南高北低和西高东低的特征,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921%。呈现“五山一水四分田”特征。 相似文献